我是一位很喜欢中华古典文化的女生。对中国历史、文化习俗、诗词、文物、名胜古迹,甚至古建、彩塑壁画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时也喜欢穿汉服。对诸子百家也都有一些涉猎,就是唯独对孔子所代表的那派儒家提不起兴趣。(不反对孟子的部分思想)
首先要确认是否了解儒家以及了解的程度。
不能确定问题当中“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是不是相对于叔孙通、董仲舒所代表的儒家?是不是相对于二程、朱熹所代表的儒家?是不是相对于孔子之外其他古代学者所代表的儒家?
如果是,那就表明题主对儒家不仅了解、且了解已经不是停留在表面上了、已经不是一概而论的了,已经意识到儒家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儒家已经经历了巨大的、互相否定性的变化。形象而言,孔子如果穿越到西汉,叔孙通可能不会被接受为孔子的学生、甚至会号召七十二贤人鸣鼓而攻之;董仲舒或许还能和孔子聊两句。孔子如果穿越到南宋能够遇见朱熹,最大的可能是将他视为少正卯,毫不客气,毫不迟疑。
在如此了解的基础上提出这个问题,那就意味着是您特别讨厌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是在明白孔子和后世叔孙通至朱熹的诸多儒家代表人物都不同的基础上,是真的讨厌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
如此就有必要弄明白,你“特别讨厌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讨厌的是什么?
孔子所在的时代突出特征是“天子式微”、“诸侯争霸”。这意味着原本就并非乾纲独断、一言九鼎的周天子说了话更加不算话了、没有人听了。但是,诸侯当中并没有人能代替周天子的位置,包括齐桓公姜小白和晋文公姬重耳也不行,其他人就更不行了。亦即,孔子所在的时代是个没有人能说了算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依靠一己之力将孔子从一介破落贵族、从多能鄙事的仓库保管员擢拔成为社会公认的、在各诸侯国之间有相当“国际”影响的学界领袖。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这个能力,也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阶层有这个能力,甚至某一个诸侯国也不行。
这样一来,孔子的地位如何而来的呢?这只能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共同认可的结果,且不仅是鲁国社会各阶层,也包括各诸侯国社会各阶层。因为,当时没有任何人有这种影响力,更没有这种控制力。
当时社会各阶层为何共同认可孔子呢?只能是因为孔子的主张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
孔子在讲学过程中是以——《春秋》——鲁国的历史档案为基本教材的,讲课的内容就是讲评、褒贬鲁国以及相关国家的政务。这在过去是周天子的工作。孔子不是周天子,人们能够接受他的观点只能是因为同意、赞成,不会有其他影响。换而言之,就是孔子的是非观念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这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
此外,孔子主张“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谁赞成?主张“学而优则仕”,谁赞成?褒扬仁政而谴责苛政,谁赞成?
点到为止,不能展开了。
大致而言,这就是你特别讨厌的内容。
还有一点,你特别讨厌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还有一个前提——很喜欢中华古典文化。题主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和中华古典文化是什么关系?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