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孔嘉敏
通 讯 员 刘维佳
本报讯 昨天下午2点半,平湖市体育中心灯光璀璨、乐声悠扬。全省首届“浙里好乡音——我们的村歌村戏”展演在这里拉开帷幕。20位身着蓝色连衣裙、手捧西瓜灯的小朋友,与3位一袭白衣的领唱翩然登台,献上充满乡间童趣的开场节目《小小西瓜灯》,为整场演出拉开了清新灵动的序幕。
随后,舟山市定海区茅岭村的《舟山渔民号子》、温州永嘉县的昆剧《扈家庄》选段接连上演,一次次将演出推向高潮,赢得全场阵阵掌声。
“能带着家乡的声音站上省级舞台,我既紧张又激动,更觉得无比珍贵,同时还能借此传播传统文化,意义非凡。”在《扈家庄》中饰演扈三娘的叶珈绮今年16岁,来自温州永嘉昆剧团。从零基础入门到登上省级舞台,她用了5年时间。
整场展演共有9个村歌节目轮番登场,内容紧贴农村生活,语言诙谐,情感真挚。既有东海之滨渔民劳作时喊出的号子,也有浙西南大山深处畲族的山哈风情;既有嘉兴平湖派琵琶的丝弦清韵,也有金衢盆地田间地头伴随稻浪起伏的稻作鼓乐。主办方还特别邀请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节目前来助阵,共同编织“浙里好乡音”的动人乐章。
“我们唱的是自己的生活,演的是身边的故事,没想到能站在全省的舞台上,感觉特别自豪!”来自嘉善县的村民演员朱昊德感慨地说。他参演的节目《凝聚 浙BA》将浙江火热的本土赛事融入村歌创作,让体育激情与乡村文化交相辉映。
文化兴,乡村兴。一首首村歌,唱出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出出村戏,演出了乡村文明新气象。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的“初舞台”早在11月1日就已开启。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近50支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歌村戏代表队齐聚一堂,以原汁原味的乡土之声、质朴真挚的乡村之戏,展现了新时代浙江乡村百姓富、风尚美、文化兴的精神风貌,绘就了一幅“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乡村振兴生动画卷。
“近年来,平湖持续推动‘村歌村戏’群众化品牌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鼓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这也是全省首届‘浙里好乡音——我们的村歌村戏’展演落地平湖的重要原因。”平湖市委宣传部文明创建指导科科长马国强表示,接下来,平湖将以承办此次省级活动为新起点,打造文化搭台、群众唱戏、经济受益的新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