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宫变,唐穆宗在血溅宫闱中登基
公元795年,唐穆宗李恒出生于长安大明宫,初名李宥,唐宪宗李纯第三子,初封建安郡王。
812年,太子李宁去世,储君之位在次子李恽和三子李宥之间展开角逐。
宪宗本钟意次子,但李宥的母亲郭贵妃是平定安史之乱、对唐室有再造功绩的郭子仪的孙女。
郭氏家族门生故吏遍布朝堂,势力十分强大,因此拥立李宥的呼声极高,而李恽的母亲地位低下,连名字都没留下,政治上十分孤立。
宪宗虽不喜李宥,但也无可奈何,只好立李宥为太子,改名为李恒,不过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宪宗没有把郭贵妃立为皇后,李宥的太子位置一直不稳。
宪宗的心腹宦官、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吐突承璀揣度上意,暗地里经营李恽,支持其为太子。
与此同时,郭贵妃在朝野内外广结党羽,包括宦官中的厉害角色右神策军护军中尉梁守谦以及内侍王守澄等人,他们和吐突承璀各为派系,明争暗斗。
![]()
当时的宪宗由于服食丹药过度,逐渐神智不清,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吐突承璀朝夕陪伴左右,眼见其时日不多,一边私下加快废立太子的准备,另一边向宪宗说郭贵妃坏话,劝谏废掉太子,重新立李浑为太子。
但吐突承璀没想到他的对手行动更快,公元820年初,王守澄暗中指示内侍宦官陈弘志暗杀宪宗。
随后太子集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行动,梁守谦先是发动禁军将李恒接进宫中,拥立其即位,而后火速派兵包围吐突承璀及其党羽官邸,将他们当场诛杀。
同时分兵前往李浑的住处,将他一并杀害,至此李恒在宫闱流血政变中登基,是为唐穆宗。
穆宗即位时年仅25岁,正值壮年,也是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且使人钦慕的年龄。
此时的大唐国内外形势也在向好的一面发展,国内而言,宪宗经过十余年削藩战争,使唐朝在形势上重新统一,各藩镇无不服从朝廷命令,社会自安史之乱以来再次实现稳定。
![]()
国外而言,吐蕃在过去唐王朝的几代帝王努力下,以及韦皋、李晟等边疆大将的打击下国力大损,已没有了攻打大唐的实力,虽偶有边患,但已构不成威胁。
北方草原的回鹘汗国与大唐保持和平稳定的关系,始终配合唐朝在西域牵制和消耗吐蕃。
眼下需要做的是持续巩固对藩镇的控制,发展生产,恢复经济,补充宪宗削藩战争中消耗的财力。
可穆宗没有仿效先父的励精图治,持续中兴局面,反而纵情享乐起来。
唐穆宗:目光短浅的享乐天子
朝廷尚在为宪宗治丧期间,穆宗就毫不掩饰自己对游乐的喜好,在即位的几个月里,他多次在宫中大摆宴席,饮酒嬉戏。
他高兴时毫不吝啬的赏赐周围亲信宦官,可谓挥金如土,穆宗喜欢观赏角抵、杂戏等表演,为此不惜在宫里大兴土木,修建宫殿。
有一次宫苑内修假山倒塌,有七位工人被压死,但穆宗丝毫不警醒,依然毫无节制,终日宴饮,奢靡享乐。
对于穆宗的“宴乐过多,畋游无度”,很多朝臣、谏官看不过去,纷纷上疏劝谏,御史大夫李绛、常侍崔元略甚至跪倒在延英殿门外。
![]()
穆宗对此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在歌舞酒宴上对身边的给事中丁公著说当今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甚是欣慰。
欢乐之余,穆宗才想起朝政,即位第一年就对藩镇实行销兵政策,即按照每年裁军8%的计划,达到裁军十万人的目的,裁下来的士兵回乡务农。
唐穆宗乐观的认为经过先帝十五年的削藩战争,天下业已太平,是彻底解决藩镇问题的最佳时机,所以在制定好计划后很快向各地藩镇下达命令,让各地藩镇开始裁撤兵员。
不过穆宗严重低估了藩镇尤其是河北藩镇的归附程度。河北藩镇是安禄山反叛集团的老巢,因为平定安史之乱的不彻底性,导致河北地区长期离心于长安朝廷。
而且河北藩镇节度使和地方豪强势力捆绑在一起,与长安关陇统治集团矛盾不断,导致河北藩镇兴起“否君臣之节,营自家社稷”的思想,而穆宗以为一纸诏令即可让藩镇自我了结。
![]()
除此之外,穆宗打破藩镇节度使职务由各藩镇牙将推选的惯例,强行安插与本藩镇有矛盾的节度使。
穆宗的种种行为激起了各藩镇的反抗,以至于即位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河北藩镇再次脱离朝廷,宪宗树立的中央权威重新瓦解,藩镇重新回归到割据分立的状态。
然而穆宗没有任何补救或振作,反而继续游乐,尤其是痴迷打马球,就是在马上持长杆击打镂空木球,这在当时是很风靡的运动。
822年十一月的一天,穆宗在和宦官们打马球时,有一位内官突然坠马,由于事发紧急,穆宗十分恐慌,竟直接中风,被救回后卧病不起,一连数日不能下床。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着急了,宰相李逢吉带着文武百官到延英门请求皇帝召见,遭到拒绝。
另一宰相裴度也多次上疏,请求皇帝赶紧册立太子、接见臣子,但是均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不久,穆宗身体稍稍恢复,但也只能被人抬到躺椅上在正殿接见群臣。
从823年起,穆宗和他的父皇一样迷恋上了金石之药,这些丹药大多以各种金石为材料,含有各种重金属,吃多了不但不能强身健体,反而会伤害身子。
仅仅过了一年,穆宗于824年初因丹药服用过多而毒发身亡,时年29岁。虽然穆宗在位仅仅四年,但却是极能折腾的主。
![]()
他不仅没能解决宪宗削藩战争引发的赤字问题,还把平藩成果毁于一旦,他的挥霍奢靡和贪婪无度极大地加剧了帝国的财政和社会危机。
不过相比于他的儿子,还是小巫见大巫。
唐敬宗,童昏皇帝“昏损”大唐
唐敬宗李湛即位时年仅十五岁,但论起玩乐相比他的父亲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敬宗最喜欢的游戏是马球和手搏,玩够了就大摆宴席,醉酒寻欢,穆宗虽然也贪图玩乐,但最起码还稍微关注朝政。
可敬宗完全把朝政丢在九霄云外,比如大臣们参加早朝,经常天不亮就起床准备,可等到所有大臣入朝,敬宗才姗姗来迟,后来发展为一个月也难得上朝两三次。
谏官们极力劝谏,叩头流血不止,但敬宗仍置若罔闻。
打马球需要在马上做出高难度的动作,很容易摔下马,挥动球杆时也难免会伤到人。手搏和摔跤很像,打起来没轻没重,容易打伤甚至死人。
不仅如此,敬宗对陪自己玩的宦官下人态度暴躁,稍不如意就大行鞭挞,很多下人敢怒不敢言。
![]()
敬宗近乎疯狂的游乐,时间一久在宫中引发了一系列的突发事件,比如染坊役夫张韶与卜者苏玄明联络数百染工杀入右银台门的严重事件,以及妖贼马文忠与品官季文德等近1400人图谋不轨事件。
虽然这些小规模叛乱被镇压,但敬宗却丝毫不加收敛,还变本加厉,他大兴土木,即位以后,从春天到寒冬,没有停息的时候,各级官员和匠役之人都怨声载道。
为了在宫中观龙舟竞渡,竟给盐铁使下诏,造竞渡船10艘,要求把木材运到京师修造。
另外,敬宗还喜欢打猎,平时白天玩不够,就深夜带人捕狐狸以取乐,宫中称之为“打夜狐”。
敬宗无治国之才,却随处可见在玩乐方面的本领,善手搏,观赏摔跤,专门豢养了一批力士,昼夜不离左右,不过敬宗丝毫没有把他们当人看待,打骂皆是家常便饭,搞得这些人满怀畏惧、心中怨愤。
很快敬宗这种肆无忌惮的游乐,就把自己送上了末路,宦官和力士们私下里联合设计除掉敬宗。
![]()
826年十二月的一个夜晚,敬宗“打夜狐”还宫,与宦官刘克明、田务澄、许文端打球,又与军将苏佐明、王嘉宪、石定宽等二十八人饮酒。
酒过三巡,敬宗浑身燥热,离席更衣,就在此时,大殿上的灯突然被吹灭,刘克明等人一起动手,在黑暗中杀掉敬宗。
敬宗在位仅两年,死时年仅十七岁,成为唐朝历史上享年最短的皇帝。
穆宗敬宗执政加在一起仅仅六年,但却把来之不易的中兴成果全部葬送,藩镇割据问题加重,朝政日益腐败,宦官专权日甚一日,废立皇帝如同儿戏,大唐帝国彻底走向衰落,再无回天之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