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朋友,咱们今天“复盘”一个“家族企业”。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叫朱温。
他最“出圈”的事,大概有两件:
一件,是病重时,把他所有儿媳妇叫到病床前,“轮岗”伺候。
另一件,是他被亲儿子朱友珪提刀闯进卧室,一刀捅死。
临死前,他指着儿子大骂:“我就知道你小子要反!”
他儿子冷笑:“你个老贼,干的事更脏!”
这哪是父子,这简直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这事儿,咱不能只当“八卦”看。
你得问啊:
朱友珪的“刀法”,是跟谁学的?
![]()
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朱友珪他爹朱温,小名朱三。
安徽砀山人,从小就是“刺儿头”。
爹妈死得早,在“大户人家”刘崇家当“拖油瓶”,没少挨鞭子。
他从小就明白一个“真理”:
在这世道,你当“好人”,就得准备挨打。
877年,黄巢的“泥石流”来了,朱三这种“滚刀肉”终于找到了“风口”。
他不是去“闹革命”的,他是去“上岗”的。
他打仗,比谁都狠,很快混成了黄... 巢的“金牌打手”。
几年后,882年,他被唐朝大将王重荣打得快“破产”了。
他给黄巢发“信息”:“老板,快‘充值’,顶不住了!”
结果,黄巢身边的“小人”孟楷,把他“拉黑”了。
朱三在前面流血,后方在给他“断供”。
![]()
他一下就“清醒”了。
“忠诚”?狗屁。
他反手宰了监军,拎着人头,跑对面“跳槽”了。
对面的“老板”唐僖宗,一看这“业绩”,乐坏了:
“赶紧的,给他'Offer'!年薪拉满!”
当场赐名:朱全忠。
“全忠”。
这是朱温上的第一课,也是他给朱友珪上的第一课:
“背叛”,是这个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筹码”。
二、“清库存”的艺术
朱温,这个“全忠”的臣子,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汴州。
他打这个、吞那个,地盘像滚雪球一样大。
此时的大唐,在他眼里,就是个“重症监护室”里的老头子,就差拔管了。
904年,他干脆逼着唐昭宗迁都洛阳。
![]()
同年八月,他嫌这个“掌上玩物”太碍事,派人冲进皇宫。
唐昭宗,这位皇帝,穿着睡衣,绕着柱子躲,最后还是被一刀放倒。
这还不够。
他立了昭宗十三岁的儿子李柷当“新玩具”,就是唐哀帝。
为了让这个“新玩具”坐得稳,905年,他干了件“大事”。
他请三十多个唐朝老臣,在滑州白马驿“喝茶”。
这帮人,都是裴枢、崔远这种“百年望族”出身。
他们是旧世界的“规矩”。
朱温要立“新规矩”,怎么办?
酒喝到一半,朱温一挥手,刀斧手进场。
三十多颗人头滚在地上,尸体全扔进了黄河。
朱温手下李振还说了句“名言”:“这帮‘清流’,就该变‘浊流’!”
朱温哈哈大笑。
他笑什么?
他笑这帮“老古董”,到死都不明白:
时代变了,规矩一文不值,“物理清除”才是最高效的“资产重组”。
三、一场变态的“忠诚盲盒”
907年,朱温把“新玩具”唐哀帝也给砸了,自己穿上了龙袍。
大唐,正式“打烊”。
他成了后梁太祖。
权力到了头,人性就没了底。
他老婆张氏(也是个狠人)活着时,他多少还装一装。
张氏一死,他彻底“放飞自我”。
他公开下令,让所有儿子的老婆,轮流进宫“伺候”。
亲儿子朱友珪的媳妇张氏,养子朱友文的媳妇王氏,一个不落。
更骚的操作是,他儿子们为了“业绩”,还主动把老婆往老爹床上推。
这是“好色”吗?
朋友,你又把这老家伙想简单了。
扒开“伦理”的外衣,这事的本质,是一场变态的“忠诚盲盒”。
朱温晚年,谁都不信,尤其不信这帮和他一样狠的儿子。
![]()
他怎么知道谁“最可靠”呢?
他就用了这个最侮辱人的法子。
他不是在看哪个儿媳妇漂亮,他是在“验货”。
他要看的,是哪个儿子,在老婆被亲爹“睡”了之后,还能面不改色地磕头谢恩。
谁能把“脸皮”和“人性”一起扔了,谁就是最“孝顺”的接班人。
谁最没底线,谁就最有资格,继承他这个“没底线”的江山。
四、言传身教的“好家风”
可惜,朱温的“家族企业内训”,出了点岔子。
他“验货”的结果,是养子朱友文最“合格”。
为啥?
因为朱友文的老婆王氏,最“懂事”,把他伺候得最舒服。
912年,朱温病重,他打算立朱友文当太子。
![]()
这消息,被朱友珪的老婆张氏(对,就是那个也“伺候”过的)听见了。
张氏吓坏了,赶紧给朱友珪送信:
“你爹要把家产给外人了!咱俩都得完蛋!”
朱友珪,是朱温的亲儿子,但他妈出身不好(军妓)。
他从小就活在老爹的鄙视里。
他太懂他爹了:翻脸比翻书快,心黑手狠。
他知道,一旦朱友文上位,自己就是第一个被“优化”的。
怎么办?
他爹当年“背刺”黄巢的“好家风”,这一刻,灵魂附体。
912年6月,深夜,朱友珪带着五百人,冲进了皇宫。
朱温正躺在床上,一见儿子提着刀,破口大骂:
“我就知道你小子靠不住!”
朱友珪冷冷回了一句:
“你个老贼,干的事更脏!”
他手下冯廷谔一刀下去,朱温,这个六十一岁的“枭雄”,当场“下线”。
朱友珪用破毡子裹了他爹的尸体,埋在寝殿地下,然后假传“圣旨”,自己当了皇帝。
这,就是朱温的结局。
他用一辈子,给儿子们“言传身教”,什么是“背叛”,什么是“残忍”。
最后,他最“出息”的儿子朱友珪,用他教的“本事”,给他办了“毕业典礼”。
结语
朱温的一生,就是“丛林法则”的完美闭环。
他靠“打破规矩”上位,最后,死在了自己定的“没规矩”上。
他宰了两个皇帝,最后被自己儿子当猪一样宰了。
这不是“报应”,这是“逻辑”。
你用什么样的手段爬上去,就一定会有更狠的人,用同样的手段,把你拽下来。
所以,朋友,你觉得:
朱温在病床上,如果没选朱友文,而是选了朱友珪,他能多活几天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瞎聊”。
参考文献: [五代] 薛居正 等. 《旧五代史》.中华书局. [北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 [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