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开陕西高铁网络图,西安“米” 字型中的银西、大西、西成、郑西等既有线路构成的骨架早已成型,而填补“米” 字型最后缺口的三条新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推进。可以说西安“米”字高铁2026年成型已进入倒计时,年底就将通延安、明年还将连武汉!
一、米字成型进行时:三条新线的冲刺
西延高铁作为陕北首条高铁,全长29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目前已进入运营前最后调试,CRH380AJ 型检测列车跑出了385公里的试验时速,全线11座车站主体也已完工。年底通车后西安至延安将从2.5小时压缩至1小时,洛川苹果40分钟即可到达西安市场。
![]()
西安米字型高铁
而连接武汉的西十高铁陕西段也已在10月底完成铺轨,全线计划2026年6月通车,到时候西安至武汉也将只要2个半小时。
西安往安康的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也已贯通, “四电工程” 也正加速推进,也是计划2026年6月通车,到时候西安至安康将进入 “1小时通勤圈”。
“这三条高铁的通车,西安米字主骨架就真正闭环了。”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的工作人员指出,南北向通道贯通陕北、关中、陕南,东南向直连武汉。
二、速度提升,资源流动加速
高铁带来的不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资源流动的加速。西延高铁将陕北纳入西安1小时经济圈,西康高铁改善陕南山区交通,待2029年延榆、康渝高铁通车后,安康至榆林只要3小时,陕西 “市市通高铁” 目标将全面实现。
黄帝陵、壶口瀑布等景区将形成 “1小时旅游圈”,西延高铁沿线旅游收入每年预计可增长25%;秦巴山区农产品借助西十高铁可更快对接长三角市场;西康高铁通过串联成渝,可形成西部南北大通道。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测算,三条线路全部运营后,将直接带动沿线GDP增长超300亿元。
![]()
西十、西康高铁
西安将形成 “1小时都市圈、2小时关中城市群、3小时全国主要城市” 的格局,与郑州、武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三、米字枢纽的 “速度竞赛”
在西安米字型高铁加速形成的同时,其他城市的米字型高铁也在发力:
郑州:作为首个成型的米字枢纽,正推进 “米字加环线” 建设,巩固中原优势,但西部辐射能力较弱;武汉:沿江高铁武宜段即将通车,规划中的武杭高铁将补全东南缺口,瞄准 “九省通衢” 升级版;重庆:米字型雏形也已初步形成,但北向通道仍显薄弱。
“西安的优势在于填补了西部高铁网络的空白。” 铁路专家指出,随着延榆、康渝高铁推进,西安将成为连接京津冀、长三角、成渝、蒙西的唯一枢纽节点。
![]()
西延高铁
四、续建 “米字外延线”
即便米字主骨架即将成型,陕西的高铁建设仍未减速,目前仍有多条高铁在建,将续建 “米字外延线”。
其中延榆高铁正加速推进,2029年通车后将衔接呼包鄂榆城市群与京津冀;康渝高铁建成后西安至重庆仅需2.5小时;西安东站这座13台27线的特大型枢纽正加紧建设,2026年将与西十、西康高铁同步投用,年发送旅客达3650万人次,成为西部第二大铁路枢纽。
除此之外,陕西还有一批规划中的高铁,包括西韩城际铁路,将连接西安与韩城工业基地;汉中至巴中高铁正争取纳入我国“十五五”铁路规划;太绥高铁正推进可研前期工作,银川至绥德高铁、榆林至忻州高铁、兰汉十高铁都在规划中。
西安米字型高铁成型并不是终点,陕西高铁未来不少高铁线路有望落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