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2025年的结婚仪式还能怎么整活,上海这次是真让全国人都“开了眼”!
![]()
怎么回事?
前不久,上海黄浦区民政局居然和一家叫“INS新乐园”的夜店合作,推出所谓的“夜间结婚颁证体验”活动——新人可以在夜店灯光闪烁的舞池边、电子音乐的节奏下,领取象征性的“结婚证体验卡”,甚至还有专属“结婚庆祝卡座”,仪式感拉满。
官方解释也很正经:活动从11月14日到22日的每个周五、周六举行,旨在“拓展婚姻登记服务的时间与空间”“打造夜间经济新场景”,并且特别强调了“状态确认环节”,确保新人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表达结婚意愿。简单说,就是怕你喝嗨了冲动领证。
![]()
![]()
听起来挺有创意,但一传上网,这事立马就炸锅了。
有人调侃:“看来上海是真的没人敢结婚了,民政局都得下夜店拉人。”
还有人更狠:“领鸡蛋还得排队呢,现在结婚都能随手在夜店领证,这事儿靠谱吗?”
网友的吐槽并不只是嘴贫,而是道出了公众的真实担忧——当婚姻这种原本严肃的仪式,被包装成夜店活动、变成“潮流打卡点”,是不是有点太拼了?
![]()
![]()
![]()
![]()
![]()
不过我们得先把事实摆清楚。
根据黄浦区民政局和官方媒体的回应(来源:中国新闻网、凤凰新闻、大象新闻等),夜店现场其实不能直接办理婚姻登记,所有法定登记流程依然必须在黄浦区婚姻登记中心完成。
所谓“夜店领证”,其实是个“颁证体验”——就是你在民政局领完证后,可以去夜店再体验一次仪式,拍照、打卡、发朋友圈。现场还会有工作人员确认双方的状态,确保没人是在“微醺”状态下做人生大事。
![]()
![]()
上海为什么这么拼?
看看数据就能理解现在上海的形势有多严峻了。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结婚率只有4.3‰。这听起来可能没什么概念,但放在上海的语境下就特别扎心——上海2024年的结婚登记只有9万对,比2023年的10.4万对足足下降了13%。要知道,上海初婚的平均年龄已经到了30.1岁,其中女性29.5岁,男性30.8岁。
这要是按照上个世纪的说法,这就是妥妥的“大龄剩男娶不到,大龄剩女嫁不出去啊”,现在"奔三还没结婚"居然成为了常态年代。
![]()
![]()
![]()
但问题是,公众反感的点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动机”。
一边是上海年轻人的结婚率持续走低,根据2023年上海市民政局公布的数据,结婚登记数已连续十年下降(2023年仅约9.7万对,比十年前腰斩);另一边,是政府在用各种“新场景”挽救婚姻登记率。从“七夕领证日”“520夜间专场”,到现在的“夜店颁证体验”,民政局已经从“窗口服务”卷到了“灯光舞美”。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不难理解:年轻人不结婚,政府急;夜经济发展慢,夜店也急。于是,一场“官民共创”的跨界合作就这样诞生了。听起来双赢,实际却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因为年轻人不结婚,根本不是时间不方便、仪式不够酷,而是现实太难。
![]()
![]()
如今的年轻人结婚要面对什么?
高房价、高彩礼、高压力;买不起房、不敢生娃、工作不稳,婚姻成本像个无底洞。再有仪式感的夜店灯光,也照不亮现实的账本。婚姻不是“体验项目”,也不是“社交活动”;当婚姻登记被娱乐化、市场化,反而削弱了它应有的庄重与约束感。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类活动的宣传方式也越来越像一场营销。新闻稿里的词汇——“创新”“夜间经济”“年轻人喜好”“沉浸式体验”——怎么看都像是文旅局写的文案。婚姻登记本是法律行为,现在却变成了消费体验的一部分。一个代表终身承诺的证书,被放进了“打卡”“体验”“潮流”的语境里,这样的仪式,究竟是在“拉近年轻人”,还是在“稀释婚姻的意义”?
有网友说得一针见血:“想结婚的,领证再远也会去;不想结婚的,夜店门口摆红毯也没用。”这句话虽然刺耳,但很现实。用形式去“刺激”结婚率,就像在咖啡里加糖:能让人短暂提神,却改变不了苦味的本质。
![]()
![]()
说到底,上海这次的“夜店合作”并不是笑话,而是一种时代的缩影。
它折射出地方政府在面对年轻人婚姻观转变时的焦虑,也反映出政策层面那种“能做点啥就先做点啥”的无奈。结婚率下降是结构性问题,不是靠搞气氛能解决的。
想让年轻人结婚,不是让婚礼更炫,而是让生活更稳;不是让证更好领,而是让婚后能活得更安心。换句话说,年轻人不是嫌领证麻烦,而是怕领了以后麻烦更多。
夜店的灯光可以很亮,但再亮的霓虹,也照不出婚姻该有的安全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