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智化空了
郑智化转身离去,从从容容;而骂他的各路人等,未来恐怕倒真的是要“连滚带爬”了。
在骂郑智化的声音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他都能坐飞机到处去,升降车司机却得天天上班,都没坐过飞机,还要被客人说,你们说要同情弱者,升降车司机不更应该是弱者吗?
这种思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首先,让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和一个肢体残障人比惨,那我只能认为那个公众号写手是残障人士——脑残的残障。
其次,坐没坐过飞机,竟然也成了比谁更弱的指标?可见那人的眼界、认知是真的弱爆了。
在现代,飞机不过是和牛车、马车、共享单车,一样的一种交通工具,怎么就能依此判断出谁是弱者呢?这种思维无疑还停留在八抬大轿、天子驾六的时代。
![]()
天子驾六
第三,在工作中被客人说,很委屈,那更是弱者了,值得同情。这种说法非常幼稚,好像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顾客,不可能每位顾客都和蔼可亲,如果不能承受被顾客说,可以去找公司领导,要求公司通知顾客改进说话方式,或者更改服务规范、允许和顾客争吵,或者要求换岗,更可以辞职。做哪个工作,是自己的选择,这份工作不开心,干嘛不换一份工作呢?但如果想要求顾客都能合你的心愿,那恐怕是不可能的事。
我认为不论哪个行业的工作人员,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从业、职业、专业。
第一层此,从业,指仅仅满足该岗位的要求,按照工作规范做,领导让怎么干就怎么干,不出错就行,自己不一定喜欢,更没有主动性。这种员工,也就是公司里、工厂里人数众多的普工,是最容易被更换的岗位,因为没有竞争力,谁来都干得差不多。
例如,今天我去一家5天前爆改重张的超市买豆浆,发现都是出厂了15天的,而保质期是45天,我问服务员有没有日期近些的,服务员答这个还没到保质期呢。完全是答非所问,这种服务员就是从业层次的。
第二层次,职业,这种人对自己的工作轻车熟路,自有一套操作习惯和标准,且高于公司要求。
例如,见过一位保洁阿姨,一到工作现场,四处巡视一遍,立刻说:我先做这边,再做那边,然后做那里,安排得井井有条。各处卫生怎么做,用哪种工具、洗涤剂,清理几遍,一丝不苟。和她聊天提起这些,她说有次去别的客户公司时,她就按照自己认定的规律进行清理、整理,完事后那个公司经理告诉她:做得太好了,另外的阿姨来,总是问“这个怎么弄?那个怎么放?”经理说,我要是知道怎么整理,我不就自己弄了吗?
这位阿姨的客户都是长期客户,这就是职业层次的价值和竞争力。
第三层次,专业,这种层次的工作人员,不仅有自己的职业能力,还归纳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和规律,并上升到理论层面。
例如,在天津港五公司,见到过几位吊装工人,针对散货装运,琢磨出上百种专门的吊具,申请获得百多项专利,使得装卸效率翻了几番。他们还结合自己经验,编制出《吊具开发手册》,记录他们开发吊具的思路、尝试过程、改进步骤,收集了各种使用数据,他们说,有这本小书,以后年轻人再开发新吊具,就有规律可循,会容易得多。有吊具开发公司,联系他们要合作、要高价购买,他们不卖。这就是专业的力量。
各种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歌手、升降车司机,也没有高低强弱之分。
只有在各自的工作上,才可以划分为从业、职业、专业的三个层次。
![]()
强者-弱者
我不认同强者、弱者的说法,我认为这种说法饱含歧视、不文明,违背常识和逻辑。因为强、弱是因相互对比才存在的,并不是事物与生俱来的根本属性,所以,强者、弱者的语言模式,就是已经默认将人分为了三六九等,既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自己,而人的自尊,是尊重他人、获得他人尊重的基础。
自认为自己是弱者、理应得到他人照顾的人,是在放弃自尊以换取他人同情,但凡有些许自尊心的人,都不会如此行事。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