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PC用户,对装机技巧、定期维护这类事,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可哪怕心里清楚该怎么做才对,我们却总爱随心所欲打破规则。其中就包括一些在外人看来荒唐透顶,在电脑用户眼里却习以为常的顽固习惯。要是你发现自己也有其中一种或几种无意义的操作,别担心,你绝不是唯一一个。
拿“灰电平衡”当借口,拖好几年不清洁
我承认自己就干过这事——三年没给电脑做深度清洁。不过我也有说辞:当时电脑不算脏,性能和温度几乎没受影响。而且我总会擦一擦机箱外面,连带着清理下容易积灰的风扇口,偶尔维护下,好像就没必要特意做深度清洁了。
![]()
可不少电脑用户比我还极端:不要说给CPU更换硅脂了,就连通风口、风扇被灰尘堵得严实严实,也照样好几年不管电脑。就算电脑都快喘不上气,像没装散热器的CPU那样疯狂过热,他们也对这事儿视而不见。
![]()
网上到处都是脏到离谱的电脑图,久而久之,甚至还衍生出“灰电平衡”这种近乎玄学的说法。但不管你信不信,定期清洁电脑是最重要的维护工作之一,至少每半年得做一次,尤其电脑已经肉眼能看到积灰时。
![]()
这么做不仅能让电脑冷静又安静地跑,还能让它发挥最大性能;更能延长硬件寿命,毕竟过热的风险会大大降低。要是生活环境几乎没有灰尘,或许有人能好几年不做深度清洁,但绝大多数人,都得认真对待电脑清洁这件事。
沉迷性能数据,忘了电脑本是拿来使用的
“无知是福”这句话,放在这事儿上太贴切了。你对CPU温度、超频、降压、风扇转速、跑分测试了解得越多,就越容易被这些数字缠住,反倒忘了买电脑的初衷本就是用它。
我不是说对基础知识一无所知更好,而是发烧友可比普通用户操心多了,后者通常设好一切就不管不顾。
![]()
每次微调下设置,就花几小时跑分;或是一个月里第五次给硬件超频/降压后,盯着HWINFO软件看个没完……这些操作,很容易把用电脑的乐趣给磨没了。
沉迷性能数据会破坏使用体验,可我们很多人还是忍不住。组装新电脑的头几天、头几周,这么做或许还新鲜,但之后就成了分心的累赘。玩游戏时盯着帧率计数器看,其实根本没必要,可好多人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
一旦确认电脑性能够使,就别为了多1%的提升拼命优化了,实在得不偿失。要是你发现花在拉满性能、减少瓶颈上的时间,比实际用电脑的时间还多,不如退一步,试着放下多年的执念。
明知游戏级外设坑,还是忍不住多花钱
谁都知道,市面上多数游戏级外设,都是靠花里胡哨的营销包装出来的劣质货。论性能、功能,它们往往还不如普通的高品质外设。
不少人会买游戏品牌的高价耳机、键盘,要么是被铺天盖地的营销洗脑,要么是觉得花更多钱,就能有更多功能、更耐用。可事实恰恰相反:你通常能买到更划算的非游戏类替代品。比如就算选了雷蛇鼠标,也别为了所谓的“品牌统一”,硬凑配套的狼蛛键盘、北海巨妖耳机,这本身就不是雷蛇这个品牌的强项,而且100%是代工产品,本质上比买罗技的智能家居设备还离谱——分开购买专业耳麦和键盘,总价说不定比大牌游戏套装还便宜。
![]()
多数号称游戏耳机的产品,就算卖上千元,麦克风效果也差得离谱,声场表现糟糕,耐用性也没谱;热门品牌的游戏键盘,在功能、性能、性价比上,其实压根比不上不少更专业的品牌;就连那些堆满按键、能调配重还带RGB灯效的游戏鼠标,也不如尺寸合适、重量轻巧的普通鼠标好用。
![]()
多数时候,你花的钱就只买了颜值和品牌,甚至很多原厂配套软件,本质上就是臃肿的垃圾软件。
或许我们之所以这么选,是因为买热门游戏外设更省事,没必要花时间研究替代品。可实际上,买高品质入耳式耳机(IEM)玩游戏,而非劣质头戴;选小众品牌键盘,而非那些被吹上天的型号,虽然要多花点时间和精力,但既能省钱,还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囤着旧配件,幻想以后改造用
就算心里清楚永远不会再用,我们还是舍不得扔旧CPU、旧显卡、旧硬盘。大多数人会把旧硬件囤好几年,可从头到尾没琢磨过怎么用它们。
![]()
要是硬件还能用,你可能会骗自己:总有一天要做个DIY NAS(网络附加存储),或是用旧电脑改造成客厅主机;要是CPU、显卡已经坏了,又会觉得卖不掉也没法送亲友,于是就让它们在抽屉或架子上一直放着。
有些电脑用户还会给自己画饼:以后要搞CPU开盖的爱好,得留着旧处理器,或是旧硬盘能用来扩游戏库,还能测试Linux系统。但咱们得说清楚:确实有人能把这些计划落地,可大多数人,不过是在自欺欺人。
![]()
我心里清楚:自己再也不会碰旧硬盘和那颗Ryzen5 1600处理器了;旧风冷散热器、B350主板就更别提了,根本没机会再用。我本来就不是动手党,要是你跟我一样,是时候承认这点,快把那些破烂处理掉。
囤旧配件包装盒、线缆,总觉得以后能用
我敢说,每个读到这儿的人,八成在屋里某个角落囤着一堆USB线、HDMI线、网线和电源线——这事大家基本逃不掉。可能在抽屉里、透明塑料袋里,也可能在旧主板包装盒里,但这些线肯定都在。
说到旧包装盒,我打赌你还留着10年前的显卡盒、机箱盒,里面甚至还塞着内存条、固态硬盘的盒子,这些东西早就没用了。我也坦白:2017年的B350主板盒、2019年的GTX 1660Ti显卡盒,我都没扔;就连Ryzen5 1600处理器的盒子,也跟那两个盒一起,在抽屉里落灰。
![]()
你可能会骗自己:总有一天会用到这些Micro USB线、SATA线或Cat5e网线,可要是过去五年里,你压根没想起过它们,那基本能确定:你永远不会用了。
我知道囤旧线缆、旧盒子,感觉像是为突发情况做准备,可实际上,你不过是在给家里添乱。就为了万分之一可能用到某根USB线、某个机箱盒的概率,你却在家里堆了一堆没用的东西。时间久了,这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抽屉里可能全是废品。下次打扫卫生时,不如把旧线缆、旧盒子扔掉或回收了。你大概率会觉得轻松不少。
用电脑的年头越久,荒唐习惯越多
或许用电脑的年头越久,大多数用户就越忍不住囤没用的包装盒、线缆和配件,这好像是种自然结果。你可能明知不该买两千元的游戏耳机、一千元的游戏键盘,却还是因为喜欢而剁手;拖着想给电脑深度清洁,可能就是因为懒;纠结性能数据,或许算是PC玩家圈的正常症状。
话虽这么说,但也该改掉这些没意义的电脑习惯了。希望2026年就是改变的一年,但这事大概率还是不了了之,咱们心里其实都门儿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