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和荣格分别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人们的“心理困境” 进行了核心洞察,从不同维度揭示了 “抗拒” 与 “被困” 的深层关联。得出了一个相似的结论:抗拒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我们成为问题本身,从而被牢牢困住。
克里希那穆提强调,觉察即自由,否定所有的分裂和抗拒才是最高的道德。
自我分裂不仅是人们所有心理痛苦的根源,也是人们觉醒的最大阻碍,而“抗拒”正是制造和维持自我分裂的关键机制、并让你无法客观地看待事实,觉察根源。
例如,当你抗拒或逃避 “自己的失败” 时,你就无法觉察到失败的根源,并做出真正有效的改进,只能反复地陷入不断失败的循环。
![]()
深刻的变革源于了解,而非抗拒的行动。
人生的首要任务是认识自己,唯有直面和接纳,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发现并打破自己身上的各种枷锁,从而不断超越自我。
对此,荣格也强调,对于任何事物,要改变它就要先接受它。人们永远都无法修复一个自己不愿意面对的问题。
![]()
同时,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抗拒强化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二元对立,当你抗拒某件事(如失败、痛苦、恐惧)时,就把“我”(观察者)和“对抗”(被观察者)分开了。
但观察者即是被观察者,抗拒本质上就是用“理想中的自我”去抗拒“现实中的自我”,是自我分裂和对抗的主要根源。
只要抗拒存在,冲突和痛苦就必然会持续存在。你越抗拒,自我分裂和对抗就越被强化,你就越被困在它的牢笼里。
荣格则认为,你所抗拒的,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在潜意识里越长越深,最终以更隐蔽的方式控制你。
脆弱、失败和恐惧等自己不愿意面对的阴影是人性的一部分,压抑或否认它只会导致精神分裂,导致焦虑或抑郁等负面情绪。抗拒阻碍了自性化进程,不接纳阴影,就永远无法获得完整的能量。
![]()
克里希那穆提和荣格共同认为,对抗本身就是冲突的燃料,制造焦虑和内耗。唯有全然接纳,才能让它们因被完全接纳和照亮而失去了能量,自然消解。而不是以更隐蔽、更具有破坏性的方式表现出来。
例如,抗拒或恐惧失败,将会严重制约你的信心、勇气、执行力、创造力和潜能,使你陷入越抗拒,越失败、越不自信、越失败的恶性循环。
梵高在精神病院创作的《向日葵》,以浓烈色彩表达对生命的渴望。他曾写信给弟弟:“我越是痛苦,越要创造美。” 这种将痛苦转化为艺术表达的方式,体验了克里希那穆提和荣格“所说的“接纳即转化” —— 当人不再抗拒痛苦时,痛苦便会升华为独特的成长和创作体验。
诸神惩罚西西弗斯将巨石推上山巅,每次临近顶端时巨石又滚落。这个看似荒诞的循环充满了虚无。但当西西弗斯接纳自己的命运后,反而在推石的过程中找到了意义——"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石头轨迹的每个起伏都成为他生命力的证言。
这种对命运的接纳和重构,使西西弗斯从被动的受罚者转变为主动赋予意义的存在者。
![]()
在心灵成长方面,分裂与抗拒不仅是生活层面的痛苦之源,更是阻断人回归本然心性的 “迷障”。
而对这种 “迷障” 的觉察与消解,既是生活的智慧,也是最直接的修行。
心性本自圆满,但被思想所制造的分裂和抗拒、所引发的妄念所遮蔽。
唯有超越二元,自然而然地放下分别和执着,全然接纳一切,才能让分裂和抗拒所遮蔽的、本自圆满的觉性自然显现。
在克里希那穆提眼中, “觉醒” 不是遥不可及的神秘体验,也并非是未来的成就。而是对 “心性本自圆满” 的重新发现。
而这个过程,就藏在对 “思想制造的分裂与抗拒” 的清醒觉察和观照中。
![]()
正如三祖僧璨所强调的:领悟大道或真理并不困难,只是由于人们拣择产生爱憎分别,才难以领悟。如果人们能够不生爱憎、平等看待一切、接纳一切,那么大道就会清晰明白地呈现在眼前。
《道德经》强调,水是最近于道的事物。
水善于适应环境且包容一切,可方可圆,能够无我地融入任何的情境,无所住。没有抵抗,只有接纳,无论把水倒进何种形状的容器,水便改为容器的形状,而永不抱怨空间的改变。
对此,荣格强调,我必须接受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并将它们视为通往智慧的道路。找出一个人最害怕什么,这就是他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如果你试图跳过黑暗,你将会失去黄金。
![]()
一个人最害怕、最想抗拒的事物,往往与他内心深处未解决的问题、未满足的需求或未发展的潜能相关。
当我们察觉到自己内心的抗拒时,也就从中发现了自己的瓶颈、找到了突破和提升的方向。接纳阴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打破瓶颈、超越自我的过程。
对此,荣格表示,就像面对一个来访者,如果他一直否认和抗拒谈论某个话题,那么治疗师就知道,问题的核心恰恰就在那里。
因此,你对抗什么,什么就会持续存在。你越抗拒,就越被困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