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按:本文编译自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硕士哈里·卡奇亚尼斯于2025年11月3日发布在《国家安全期刊》网站上的题为《中国新型的歼-35A和歼-20相比美国空军有一项重大优势》的文章,部分内容有删改。 此文中有大量情况与事实不符的地方,请各位读者自行甄别。编译此文,只为参考,同时向大家提供外媒的看法,并不代表译者同意或者证实其观点与消息。 由于译者水平不足,文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请各位读者多加指正。
当分析人士将中国的歼-20与美国的F-22或F-35进行比较时,讨论通常会陷入雷达反射截面积估算、发动机推力或导弹的精确射程等话题。这些比较固然有用,但并不全面。在地区战争中,决定性的优势可能远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中国部署了大量战机,几乎可以将所有战机集中部署在战区前沿。而美国则出于战略考虑,将高端战机分散部署在全球履行条约义务的地区,任何在太平洋地区的增援行动都必须飞行数千英里,并且始终处于中国导弹的威胁之下。
![]()
歼-35A战斗机。
这种不对称性并非无关紧要,而是基本条件。
主场作战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物理问题
中国无需将歼-20战机分散运往欧洲或中东。如果危机发生在台湾或南海,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所有能起飞的战机都可以扑向战区,从遍布大陆的密集基地网络起飞。更短的航程意味着每天可以执行更多架次的飞行任务,减少对加油机的需求,并且如果战机勉强返航,也能更快地修复战斗损伤。他们的补给线以卡车运输时间计算,而不是以海运周计算。
相比之下,美国的隐形战机中队部署位置非常遥远。为了投入战斗,它们要么必须在中国导弹射程内的岛屿集结,要么必须从更远的地点起飞,并依靠本身就是高价值目标的空中加油机补充燃料。这种距离的限制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燃料和作战选择。
在大规模作战中,数量加上“足够好”的质量胜过完美
没人会说歼-20是F-22的克隆版,也没人会说首批歼-35A就能立刻匹敌成熟的F-35C。关键在于:隐身性能加上现代化的传感器和远程导弹,配合数量上的增加,能够改变交战格局。如果你能在同一片空域部署更多火力点,并由本国强大的预警系统和地面雷达引导,你就能:
-保持战斗空中巡逻力量持续充足;
-承受战斗损耗而不失去空域控制窗口;
-轮换飞行员和维护人员,但不必降低每日出动架次。
![]()
歼-20战斗机。
战争很少会奖励那些宣传册上最精美的飞机。它奖励的是那些能够更频繁地出击、拥有足够的优势,能够打出第一枚能够击杀敌机的导弹的飞机,以及具备持续作战能力的部队。
生产曲线也是一种武器
战斗机作为一种机械,其产量的爬坡并非仅仅是数字,它们更像是一台学习机器。歼-20的每一次模块升级都提高了公差、简化了零部件并提升了可靠性。歼-35A(陆基或舰载型)的供应链中每增加一家工厂,都会积累工业经验:更集中的线束、更平滑的复合材料铺层、更简洁的软件加载。生产速度越快,其生产线的学习速度也越快:每架歼-35A的尾翼成本就越低,维护成本也越低。
这在实战中至关重要,因为战备状态决定一切。300架战机70%的作战能力远胜于150架战机60%的作战能力,尤其是在你的战机部署在己方防空导弹系统覆盖范围内,且备件通过铁路而非滚装船运输的情况下。
杀伤链主要发生在地面
另一个主场优势:无需亲自动手,即可使用传感器和武器系统。中国的空中预警机、地面远程雷达、电子战节点和地空导弹系统都能向歼-20和歼-35A战斗机提供目标数据。
如果隐形战斗机能够更频繁地关闭自身雷达,并依靠网络信息进行射击,那么它就更难被探测和干扰。即使是不完善的网络也能提高首次精确射击的概率,尤其对于专门用于威胁加油机、巡逻机和敌方战斗机的远程空空导弹而言更是如此。
![]()
在航母上弹射起飞的歼-35战斗机。
对于美国而言,大部分感知网络单位必须进入战区:由油轮、预警机替代品和舰船运送。这么做的后果,是每个运输单位都有其自身的脆弱性,和需要相应的后勤保障。
专注创造时间,时间创造经验
数量优势还体现在飞行员经验的积累上。如果危机持续数月,能够在某一战区快速部署更多战机的一方,就能让更多机组人员轮换参与实战拦截、压力下加油和动态目标锁定等训练。国内进行的高强度训练固然重要,但在实际交战空域的实战经验更是无可替代。如果北京能够保持高密度的隐形战斗机参战,就能培养出更多在关键空域“见识过实战”的飞行员。
那就像一座经验宝库,而且它会不断积累。
美国并未停滞不前,但它却在打一场客场比赛
这一切都无法抹杀美国的优势。美国的隐形战机在传感器融合和电子战领域仍然保持着全球领先地位。美国飞行员在复杂的多域战术方面进行着不懈的训练,并拥有在严酷环境下作战的经验。美国海军和空军正在重新学习分散作战,加固太平洋地区的机场,并将燃料、弹药和备件以更小、更难被攻击的方式向前推进。“ 忠诚僚机 ”无人机、远程导弹和更先进的空中诱饵系统正在陆续装备部队,以扩大作战范围并增加中国目标定位的难度。
![]()
F-35战斗机。
但对美国而言,客场作战的现实依然存在。从嘉手纳空军基地、安德森空军基地或航母甲板起飞,每多飞一英里,就意味着一次额外的加油、一次额外的风险,以及飞机多一小时无法执行任务。当你必须一边保卫欧洲和中东,一边向太平洋快速推进时,你不可避免地会对飞行联队和飞行员的任务进行分类,以便优先处理对应任务。而中国则无需这样做。
一支大规模的歼-20/歼-35A战斗机部队可能会尝试做什么
在台海或南海危机中,要做好应对简单而残酷计划的准备:
用配备隐形武器的战斗空中巡逻分队,辅以空中预警机和地面雷达, 覆盖战区上空,形成一道移动的警戒线,猎杀加油机、巡逻机和暴露的战斗机。
依靠内部生产线来缩短轮换周期,加快换班速度,并同步进行维护。
利用数字来制造对手的错误,接受并非每次拦截都会干净利落的任务现实,因为会有足够多的拦截机会,尤其是在行动的早期,以便于为其他单位打击机场和港口进行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齐射创造机会。
在基地安全的情况下使用远程武器,同时派遣精选的隐形战机分队向前推进,以消灭敌方受伤的目标并挫败美国的反击。
如果足够多的歼-20性能优良、性能相近且稳定,那么并不需要每一架歼-20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喷气式战斗机。
反驳观点,以及为什么它无法消除风险
合理的反对意见值得被提出:
发动机和航空电子设备的成熟度。加快生产速度可能会暴露可靠性方面的不足,从而影响战备水平。
飞行员素质。缺乏精英训练的大量新手飞行员在复杂的战斗中容易犯战术错误。
网络遭受攻击。数据链路和传感器可能遭到干扰或欺骗;隐形战机可能被迫发射超出其预期数量的导弹。
歼-35A发展历程。陆基型的歼-35A是较新的型号;早期批次会存在一些初期问题。
![]()
歼-35A战斗机。
这些说法都属实,也都可加以利用。但这些都无法消除数量优势加上近距离作战所带来的核心风险。即便某些新型战机性能欠佳,但总体而言,面对更多战机、更接近战场、并有地面传感器和导弹支援的对手,仍然十分危险。美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技术可以凌驾于数量之上。数量优势加上足够先进的技术,足以扭转战局。
在惨痛教训到来之前, 华盛顿现在应该做什么
如果威胁在于集中火力,那么应对之策就是韧性和覆盖范围:
加快战机量产速度。保持F-35的生产线处于健康状态;加快其软件升级和电子战升级的速度和频率,提高任务执行率和杀伤力,而无需等待新的机身。
加强防御并分散部署。投资购买跑道维修工具包、伪装材料、诱饵和远征燃料/弹药包,以免被对手的一次导弹齐射就瘫痪整个枢纽。
保护加油机。加油机是太平洋地区空军的作战必需单位,为现有机队部署远程、更隐蔽的加油机和更好的防御系统。
储备合适的武器。空空导弹的采购数量应与日常实际消耗量相匹配,而不是与和平时期的训练计划相符。
部署可消耗的僚机。携带传感器或额外导弹的“ 忠诚僚机 ”无人机可以让每架F-22或F-35战斗机控制更大的空域,而无需让其飞行员暴露在危险之中。
练习难点部分。演练前72小时:基地分散、炮火下修复战斗损伤、长途油轮拖曳以及舰艇躲避导弹时的后勤保障。
数量优势只能通过我们自身的规模优势来抵消:不一定是更多的战斗机,而是每天更多的有效作战效果,并且持续时间要比对手预期的更长。
生产线上的无声警告
北京之所以投入大量资源研发隐形战斗机,并非因为它想要举办航展。
![]()
歼-20战斗机。
工厂的生产节奏是一种政策信号。它表明领导层希望在本土传感器和导弹的保护下,拥有更大规模、更稳定的高生存能力战机生产。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一信号。中国无需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拥有同等规模的隐形战机,只需在计划作战的地区拥有超过美国的数量即可。
如果我们继续根据个别规格对歼-20和歼-35A进行评级,而忽略有多少架飞机将停放在距离战场200英里的整洁停机坪上,我们将错失重点,并危及战争演习。
关于歼-20和歼-35A的最终结论
在区域性战争中,数量和近距离作战是提升战力的关键因素。中国加速研发歼-20战机并不断完善歼-35A战机,旨在打造一支高密度、本土部署的隐形战机群,使其能够日复一日地在关键目标附近保持空中作战。
美国在训练、软件和联合作战方面仍然具有优势。但如果我们忽视了正面交锋时兵力优势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技术层面上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在结果层面上却犯下错误。
数字并非一切。在地形狭小、补给线短、基地位于内陆的地区,数量就非常重要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