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房价还要跌多少才算真正到底?
先看看日本的惨状,泡沫破了之后,三线以下城市狠砸52%,二线直接砍60%,一线城市更狠,直接跌穿70%。时间上更离谱,一线跌了15年才喘口气,二线硬跌20年,三线至今还在往下掉,没个停。那我们的房价能逃得过?
别急着猜,后面我教你算到底价的精确方法,但现在先拆个更恶心的局,就是纯属扯犊子的“越救越崩”。你没发现吗?每年二三月份全是“楼市小阳春”的骗局,新闻铺天盖地忽悠你“再不买就没了”,结果呢?房价撑死俩月就歇菜,跟早泄似的,1到5月数据就打脸,接着阴跌,买房子全被套牢,这不就是明摆着请君入瓮,把你当傻子耍。
为啥政策时效这么短?你搞反了,政策救的从来不是你那套缩水的房子,是快断气的开发商和怕崩的银行,你不过是他们救命的垫脚石。
有关部门和银行最怕啥?怕你断供。一旦大面积断供,金融系统就炸了。你以为你咬牙还贷是为了房子,其实是你的心理防线在撑,只要房价比贷款本金高,你就愿意还;可要是跌到本金以下,谁还当冤大头。现在断供的越来越多,法拍房堆成山,就是因为大家醒了。
所以那些利好政策根本不是让你解套,是给房价踩刹车,让它贴着你的心理防线慢慢跌,你还一点贷款,它掉一点价,再时不时画个涨价的饼,温水煮青蛙,煮到你麻木,乖乖还贷,不闹事,银行才能睡安稳觉。
就开发商更直白,房价一直跌,谁还敢买?开发商等不起,再等就破产了,于是就搞集中放利好的把戏,让你以为这就是底,赶紧冲进去。本质上就是把全年的刚需硬塞进俩月耗光,帮开发商清库存、回现金流,好处全归他们:开发商有钱续命、少烂尾,银行能收回贷款、不暴雷,地方财政还能靠卖地回血。但甘蔗哪有两头甜,代价全甩给你,你买套天天贬值的房子,还傻等着涨价解套,醒醒吧。所谓救市,救的是房企和银行,从来不是你。
供需早反过来了,房价根本不可能涨回去,政策只求稳住,说白了就是让你接盘,把开发商和银行的大风险拆成无数小坑,让每个买房家庭填。房子在开发商手里暴雷是硬着陆,分散到你身上,就是让你一起背锅,这就是软着陆的真相。
别再问底在哪儿,先搞懂一个理:房价要稳,必须供需平衡,可现在供需早崩了。先看供给,国务院说,全国有6亿栋房子,是“栋”不是“套”,一栋里多少套自己算。再看挂牌量,2025年5月,仅100个城市的二手房就挂了271.8万套,还在以15%到20%的速度疯涨。
更糟的是,成交时间越来越长,一二线挂牌后卖掉的时间多了10%,成交价连跌36个月。现在的二手房市场就是越降价越想卖、越想卖越难卖的死循环,谁碰谁亏。
再看投资者,以前买房是赚差价,现在房价跌,这群人早跑了,剩下的只有想靠租金赚钱的。可他们什么时候才会进场?得租金回报率够高才行,这才是判断底价的核心,别被蒙了。
计算公式很简单:一年租金÷当前房价=租金回报率。比如100万的房子,年租金2.5万,回报率就是2.5%。但这数好不好?得看标准:一线城市核心区最低2.5%,偏远点的必须3%以上。为啥偏远房子不抗跌?租客还容易断租,风险大就得靠高回报补,就像银行给老赖放贷,利息得高才敢干,不然谁傻。二线城市得3%到3.5%,三四线3.5%到4%,四线4%到5.5%,小县城直接卡死5.5%以上。
别问为啥小城市要求高,大城市有人口接盘,以后还能变现;小县城呢?贝壳数据显示,60%的二手房挂半年都卖不掉,挂一年都正常,变现这么难,回报率不高,谁会当冤大头?
回到刚才的例子,100万的房子年租金2.5万,回报率2.5%。要是在三线核心区,标准是3.5%,明显不达标,真实底价得这么算:2.5万÷3.5%≈71万。还没完,房租还在跌,都跌回10年前了,所以得把租金打7折、8折,算出来的底价才靠谱。为啥房租跌?高位接盘的人套牢了,舍不得卖就出租回血,保障房又多,房东抢着找租客,房租能不跌?现在租房砍价都有底气,你要是租客赶紧去谈,说不定能省一大笔。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