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今年九九重阳节到来,部分商家“围猎”老年人问题被集中曝光。
据报道,名为科治好的门店,存在天价“高压电疗仪”销售乱象——夸大疗效引流,制造焦虑推销。起底“保险+旅游”敛财显示,由保险业务员组织的一趟千元跨国旅行,让老人实花15万元。另外,北京市公安局最新通报,虚假网络投资理财,中老年人受骗最多。
上述报道中,部分老年人均沦为“唐僧肉”,受到相关商家或其业务人员的“围猎”。至于“围猎”方式,各有各的花招。比如科治好门店通过免费体验引流,以虚假宣传、制造焦虑诱导老人为“天价”医疗器械买单,其行为侵害了老人合法权益,涉嫌违反行业监管法规,还有安全隐患。
在店员或明或暗的推销术中,这种“高压电疗仪”变成了“包治百病”的神器,无论是慢性病还是疑难杂症,使用后都“有效果”。但其医疗器械注册证只写道“用于缓解头痛、肩酸背痛、失眠和慢性便秘症状”。由此可见,店员推销中夸大了该医疗器械的疗效,就会对老年人形成误导。
更重要的是,该“高压电疗仪”是第三类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器械分类管理中的最高风险级别,应在医疗机构中使用。但涉事门店却在使用这种医疗器械,并且店员声称老人独自在家也能操作,无疑埋下安全隐患,操作不当会造成头晕、昏厥,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这要引起有关各方重视。
而在“保险+旅游”敛财中,一些保险公司或其业务人员,以低价、高品质的行程吸引老年消费者参团,然后通过精心设计的话术与流程,诱导老人购买高价劣质商品。如:3条手串9.8万多元,玉石4万多元、药材上万元,让标价1380元的“VIP之旅”,变成老人花费15万元的昂贵之旅。
据悉,相关保险业务员以“VIP客户回馈”为名,利用老年人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和对“实惠”的追求,对老年人实施“围猎”,操作手法较隐蔽,例如不签订正规旅游合同,或者使用假合同、冒牌旅行社等。其真实目的,既挖掘保险需求、推动客户加保,又能从旅行社获得“人头返点”。
显然,参团老人沦为“案板上的鱼肉”,即便事后想维权,保险公司往往“甩锅”给业务员,让维权变得艰难。另外,检索相关新闻会看到,网上网下“围猎”老年人的现象越来越多,这既是因为中国进入中度老龄社会,老年人口增多,也是因为部分商家缺德又违法,监管环节也未能跟上。
笔者以为,对于所有“围猎”老人的黑手,都要戴上“法治镣铐”——即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体系,通过明察暗访、鼓励举报,并借助一切技术手段,去发现问题线索,然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让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商家及其责任人受到法律严惩,轻则顶格行政处罚,重则要追究刑责。
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最近公布了七起典型案例。不久前,还部署重拳出击“私域围猎老年人”乱象。这表明监管部门高度重视老年人权益保障。但从相关报道来看,老年人被“围猎”呈现点多面广、手段隐蔽等特点,这需要监管升级。
对于媒体点名报道的案例,相关地方应当顺藤摸瓜“一窝端”,依法严肃处理。而尚未被曝光的违法侵权乱象,需要监管环节探索付出更多努力,力争为老年人群打造安全消费环境。当然,普法工作不可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