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晨六点半的生物钟比闹钟还准。
退役第七年,这个点醒来就像刻在骨子里的作息表。
今天要去城南新开的生鲜市场,妻子说那里的牦牛肉比城北便宜三块钱。
2
市场里有个有意思的现象。
卖蔬菜的老兵摊位总是排长队。
他姓刘,原是汽车连的司务长,现在把菜摊打理得像军营内务。
西红柿按大小分三级摆放,青椒全部柄朝右,蒜头成金字塔状堆叠。
我观察过,同样的青菜,他比别家每斤贵五毛,却总最先卖完。
"苏主任,今天有高原香菇!"他老改不了在部队的称呼,扬手扔来两个,"给你家丫头炖汤。"
3
牦牛肉摊主是四川嫁过来的藏族阿妹。
她砍价时像在练兵场喊口令:"四十一斤不少价!你看这肉质亚咕嘟(好)!"
我指着肉案旁的牛骨问价,她突然切换藏语嘟囔两句,又笑着改口:"骨头算你十块吧,当送战友。"
后来才知她丈夫是我带过的兵,现仍在山南服役。
![]()
4
买完菜绕去修鞋铺。
老师傅戴着老花镜缝补我的作训鞋,针脚密过当年部队发的新鞋。
"鞋底磨偏两毫米,"他头也不抬,"苏同志走路还像在查哨。"
我怔住,想起当指导员时查岗,战士说我脚步声特有节奏感。
现在这节奏被菜市场、学校接送和修鞋铺重新谱写了。
5
下午接女儿放学。
她举着手工课做的橡皮筋飞机掠过油菜花田,我下意识喊:"注意俯冲角度!"
孩子懵懂回头,我忽然笑自己。
哪有什么敌情,只有春风里旋转的童年。
6
今晚记账时发现,牦牛肉虽省三块,但买香菇多花五元。
女儿说橡皮筋飞机比遥控飞机飞得远。
就像我以为离开的是战场,其实每处都是新阵地。
(本文作者曾在西藏部队服役,2017年,副团职务选择自主择业方式退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