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有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接连经历了三次癌症的考验。2015年,丈夫被确诊右肺鳞癌;2024年,妻子和女儿又在同一个月内双双被查出甲状腺癌,先后走上手术台。然而,这个家庭没有被疾病击垮,如今他们依然坚强地生活在一起。
![]()
【丈夫的抗癌之路,结下中医缘】
故事要从2015年说起。那一年,李叔叔被确诊为右肺鳞癌伴淋巴结转移。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后,刚回到家就突发高烧,当晚又被紧急送回医院。随后的化疗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他吃不下饭、喝不了水,肠胃翻江倒海,浑身瘫软无力。
就在家人忧心忡忡时,一位病友向他们推荐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老中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叔叔开始接受中医药调理。令人欣慰的是,他的饭量逐渐增加,体力也慢慢恢复。多次复查显示病情稳定后,李叔叔成了袁老的“老病号”,坚持服药调理至今。如今的他恢复如常,每天出门散步、钓鱼,生活重回正轨。
在2024年参加希福中医第六届抗癌明星南阳站活动时,面色红润的李叔叔与大家分享道:“以前我胡吃海喝得的病,现在都改了!注重养生,我对中医是非常认可的!”这份亲身经历的认可,在后来家人患病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
【妻子确诊,夫妻携手再求医】
其实,李叔叔的妻子王阿姨早在2018年体检时就发现了双侧甲状腺占位,TI-BADS分级为3级。多年来一直定期复查,情况相对稳定。然而,2024年4月的彩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右侧叶实性结节,4b型。病理结果确诊为:甲状腺髓样癌。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咨询了几家大医院后,医生都建议手术。2024年7月4日,王阿姨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全甲状腺切除术”。术后病理还发现,她的左侧甲状腺同时存在乳头状癌。
刚从医院出来的王阿姨身心俱疲,连说话的力气都像被抽走了。令人感动的是,出院没几天,刚刚康复的丈夫李叔叔二话不说,拉着她就直奔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这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
2024年7月15日,李叔叔带着术后虚弱、神情低落、声音低沉、吃不下睡不好的妻子,再次坐到了袁希福老中医的面前。袁老仔细为王阿姨把脉,观察她的舌苔,诊断为“舌质暗红,苔白略厚,脉极沉细、迟、无力……”根据王阿姨当时极度虚弱的状态,袁老细心斟酌,开出了调理方剂。
【女儿也确诊,母女同心抗病魔】
就在王阿姨开始中药调理后不久,这个家庭又迎来了第三次打击。在照顾母亲期间,女儿自己也去做了个体检。彩超结果显示:右侧甲状腺占位,分类5类。2024年8月2日,她就在母亲手术的同一家医院接受了手术,术后病理同样是: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
短短一个月内,母女俩接连被推上手术台。命运的考验一重接着一重,但这个家庭没有屈服。
女儿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体重偏胖,还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一直不调。袁希福老中医在为她开方时,特意把这个情况也考虑了进去,进行综合调理。
![]()
从此,这对母女有了新的“同病相怜”——一起熬中药,一起喝药,互相打气,结伴去袁老那里复诊。这段共同抗癌的经历,让她们的母女关系更加紧密。
【风雨过后,一家三口依然同行】
转眼到了2025年7月24日清晨,母女俩又一次相伴来到袁希福老中医的门诊。距离她们各自确诊、手术,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年。
诊室里,王阿姨换了利落的新发型,气色平和;女儿陪在身旁,状态也很好。王阿姨表示,现在吃饭香了,觉也睡得安稳了,复查情况稳定。女儿的身体状况同样不错,更让她欣喜的是,困扰多年的月经不调,竟然也慢慢正常了。
如今,这个经历了三次癌症考验的家庭,依然坚强地站在一起。他们手拉着手,共同迈过了生命中的一道道坎。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现代医学应对癌症的多种可能,也印证了家庭支持在抗癌路上的重要价值,更体现了中医药在肿瘤患者康复过程中可能发挥的独特作用。
这个特殊的家庭用他们的经历告诉人们:即使面对癌症这样的重大疾病,只要有科学的治疗、家人的支持和积极的心态,生活依然可以继续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