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解放台湾有多难?毛主席作过精准预言!当时机到来时,必果断出手

0
分享至



对于所有中华儿女而言,台湾主权问题一直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话题,从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之后,蒋介石带领剩余的残兵败将败退台湾,我们便开始了漫长的和台湾当局的磋商和谈。

对于有些激进的爱国主义人士来说,他们会觉得解放台湾只是时间问题,只要解放军整装待发一起攻向台湾,那么解放台湾地区指日可待。

这种想法不能说是绝对错误,但在如今看来多少有些太过天真,从金门战役的惨烈到毛主席私下多次和蒋介石商议两岸统一再到如今台湾局势的瞬息万变,妥善顺利的解决好台湾问题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尤其是在早年间经历过战争和鲜血的我们更不应该再让中华儿女陷入战争和流血之中。

早在70年前,毛主席就曾对如何解放台湾、什么时候解放台湾作出过精准预言,那么伟人又是如何说的呢?

解放战争的结束



从淮海战役和辽沈战役结束之后,蒋介石就在为自己找退路,大陆是肯定不能待了,不管是云贵川还是西藏,蒋介石知道自己的部队根本打不过陆地作战优势的解放军,所以台湾也就成为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隔海相望易守难攻的天然地理位置让蒋介石十分看重台湾地域,尤其当时我军的海军和空军发展几乎为零,蒋介石正是吃准了这一点,所以知道我军一时半会打不过去,这才放心在台湾地区驻扎,再寻找合适的机会反攻大陆。



蒋介石为了在台湾东山再起可是没少花心思,据不完全统计,他个人就筹措了400多万两黄金运往台湾,按照当时的估价都在数亿美元,更不用说随着时间的流逝,黄金价格水涨船高,其他的古玩字画,还有民国时期那些专家学者,蒋介石更是网罗的一应俱全。

除了国民党内部的运转,蒋介石还积极寻求美国人的帮助,他知道解放战争的失败已经证明自己的部队面对解放军毫无还手之力,所以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

不过美国人显然不愿意白给蒋介石打零工,世代以扩张为本质的他们希望蒋介石能够宣布台湾独立,杜鲁门从中也能分得一杯羹。

然而蒋介石这个人在民族大义上倒还是能站得住脚,一直顶着杜鲁门搞“台独”的压力。



面对蒋介石的春秋大梦,毛主席等人也没闲着,1949年初,米高扬秘密到西柏坡和毛主席商谈大陆解放事宜,毛主席谈到西藏和台湾地区问题时十分头疼:“台湾问题要比西藏问题更严重,解放面临的困难更多。”

同年3月,中央军委首先提出要武力收复台湾,一直到10月,随着福建地区的顺利解放,解放台湾也被正式提上日程,粟裕率领解放军战士展开了金门战役,和在陆地上捷报频传不同,金门战役从开始到结束更像是一场消磨部队自信心的失败。

9000多名解放军战士的牺牲让“战神”粟裕痛定思痛,看着解放军被大海吹的四处漏水的船支,再看看对方的固若金汤,粟裕知道光靠着一腔热血根本达不到顺利解放台湾的目的。

不能以牺牲战士们生命为代价换取两岸统一,他向中央发去电报:“解放台湾还需从长计议,目前还存在三大难点,海空力量缺乏,后期保障欠缺,国际局势不稳。”这第一次武力解放台湾就此告一段落。

毛主席精确预言



粟裕当时的建议让中央军委内部也产生了质疑声,有人提出应该趁着这次金门战役失败的教训尽快总结经验,短时间内再度发起总攻。

但是粟裕拿出了很详细的军事对比,粟裕提出:“如果要想解放台湾,我们必须保障50万解放军上岛,物资供应不能少于14万吨。”

人和物资倒是能挤出来,但是运送人员上岛的舰艇可不是一时半会能造出来的,更不用说台湾地区和祖国大陆已经分开了50多年,岛上可没有信仰共产主义的老百姓,盲目出兵只会得不偿失。

情况如果不好很有可能其他国家趁着我们军队在外趁虚而入,这样的代价我们是承担不起的。



正在党内军内对是否出兵台湾争论时,一江之隔的朝鲜战火再起,为了避免美国人把战火再度引到我国,毛主席迅速作出指示,任命彭德怀元帅率领志愿军出兵朝鲜。

同时也正是这段中美交战的关键时期,美国海军在台湾海峡部署舰队兵力,意图把台湾据为己有,蒋介石倒是没有趁人之危,但也是朝鲜战争的结束让蒋介石不得不正视现如今国民党队伍和解放军的差距。

连不可一世的美国人都愿意投降求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更潜移默化影响着两岸关系的发展。

美国人在朝鲜战场的失利只能让他们把更多的期待放到台湾地区,只有把台湾地区扶植成自己的傀儡政权,美国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继续占据主动地位。



1954年美国和台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这让大陆通过武力手段强行解放台湾的困难又增加了不少。

1956年印尼苏家诺到访中国,他和毛主席又再度谈起台湾问题,毛主席根据新形势再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台湾最后一定会走向大陆和美国中的一个,我们和美国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不会放弃台湾,而美国人会根据形势考虑。”

很多人对毛主席的这一看法不太理解,直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国际格局,当时著名的“小球转动大球”也是中美坚冰突破的第一步。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交往,美国总统在谈起台湾问题也并不像之前那么强势,这更加证明台湾不过是美国针对我国的一个棋子罢了。

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变化



1960年开始,毛主席也向台湾地区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一国两制”,只要台湾能够回归,那么对于制度体制的问题,两党可以进行磋商。

台湾地区可以暂时走资本主义道路,甚至毛主席还提出蒋介石可以行使台湾地区的三军指挥权,对于我党给出的诚意,蒋介石十分慎重。

晚年的蒋介石对于故土的思念到达了顶峰,在1975年的除夕,万家灯火团圆的日子中,已经病重的蒋介石叫儿子到病床前:“经国,你通过香港的秘密渠道,和大陆联系一下,告诉毛泽东我想再谈一谈统一的事情。”

或许蒋介石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晚年的他更希望祖国两岸统一,避免成为中国历史造成主权分裂的罪人。



收到蒋介石消息的毛主席十分重视,但当时他已经病痛缠身,尤其国内局势尚不稳定,他给蒋介石的回信中点名由邓小平代替他全权处理。

为了确保这次谈判的顺利进行,邓小平做了万全准备,同时还承诺支付台湾地区军资费用等条款,这一看大陆也是诚意满满,可正当邓小平一行人计划5月起程时,蒋介石在当年4月离世,紧接着次年毛主席去世,大陆和台湾的统一问题最终走到哪里就彻底画上了一个问号。

对于蒋介石的离世,党内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台湾要想回归必须要在蒋家统治之后,可毛主席却说:“收复台湾一定要在蒋介石期间,否则会越来越困难。”



其实说到底蒋介石盘踞台湾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卷土重来打回大陆,更多的是他和毛主席之间政见不统一的矛盾,但他是不会支持国家民族分裂的。

可要在蒋介石死后,这些不同政党争权夺利,背后如果有美国人或其他资本国家的扶助让他们走上掌控台湾的位置,他们很有可能为了一己私利将台湾地区主权拱手相让,到时候面临的问题和麻烦都是难以想象的。



现如今在“九二共识”之后,几乎所有台湾当局领导人对两岸和平建设都没有作出过实质性的工作。

无论是前些年吵的沸沸扬扬的“佩洛西窜台”,还是这些年民进党推行的“去中国化”政策,或是修改历史书籍,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历史置若罔闻,种种现象都证明着主席当时对台湾问题的精准预测。

这也更加证明,收复台湾,大陆更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一旦时机到来,大陆必将迅速出手。

结语:



与台湾刻意制造摩擦不同,大陆对台湾地区一直保持着友好帮助,不管是菠萝滞销畅通内销通道,还是缺水从福建铺设海水管道,种种做法都证明了我们希望也期盼台湾早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当中。

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对台独势力的纵容和无限忍让,面对敌人的挑衅我们势必也要作出反击。

史料来源:[1]亚西:台湾掀起“毛泽东热”[J].党风与廉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近史谈 incentive-icons
近史谈
近代史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204文章数 9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