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杰青,中山大学前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院长王彪,在10月尾全职加盟宁波大学“力学”,以加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力量。
![]()
拥有杰青、长江学者头的王彪教授,加盟宁波大学是有迹可循的。他在今年7月份就受邀访问宁波大学力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当时双方应该谈了这事。
![]()
王彪是宁波大学引进的第二位985大学物理学院的前院长。可见宁大挖人无止境;也在锐意革新
![]()
在今年9月份,兰州大学前物理学院院长罗洪刚,也是全职加盟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当时还引来兰州大学留不住人才的热议。
![]()
大学引进杰青层次帽子人才,代价不是一般的大。正常的要给,还要承诺一定的人才补贴与科研支持,否则人家凭什么放弃985,来到双一流呢?说明宁大豪横,真的很有钱。
![]()
宁波大学加强引才,一方面是在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特别是双一流建设学科“力学”被警告后,学校一直在做人才的提升;以保住“力学”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牌子。
![]()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工科;学校引进高层次的物理学人才到力学不算跨界,且王彪以前哈工大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清华力学博士后,领域非常契合。
两位985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都愿意来宁波大学任职;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想起张雪峰点评宁大的视频了。
![]()
张雪峰对宁大评价是:有钱,江浙沪学校都有钱!从这方面说,张雪峰点评宁波大学还是很到位的!
学校有钱就可以加强硬件建设,到处挖老师,提升师资力量;有了好的科研环境,很多学术大咖也愿意来宁大工作;慢慢的科研能力就起来了。学校有钱,也可以用奖励吸引高分考生;以此来提升办学实力。
![]()
王彪教授从中山跳槽到宁大,估计很多人都看不懂。不管是城市,还是学校,宁大都不占优势,他为何要跳槽呢?
![]()
大学教授在哪里工作,城市、学校是一方面,科研环境也很重要。还有像国家杰青这样的人才,跳槽后可以拿到的待遇与科研支持,与原学校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可能是大咖们跳槽的另外一个原因。
![]()
宁波大学是包玉刚捐资5000万筹建的,在1992年开始招生。建校初期得到了浙大、北大、中科大、复旦的帮助。
该校的成长一路都是用“钱”在铺路,终于在2014年开花结果。一下子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为双一流建设铺平了道路。
![]()
在2017年的首轮双一流建设中,学校凭借着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当年一等奖轮空),进入双一流建设大学行列。受学科结构等因素影响(偏文),学校此后发展的一般般,第二轮双一流学科“力学”被教育部警告。
宁波大学今年大幅度引进高层次人才,目的很明显,有再发力的意思;否则就会被省内的浙工大、杭电;西湖超越;白瞎了双一流的声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