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界都把目光放在“特朗普是否会和金正恩再度在板门店握手”这件事上,似乎美国才是推动半岛局势的唯一主角。但很多人忽略了另一条正在悄悄铺开的线:日本正在主动接近朝鲜,而这一次,是高市早苗亲自出手。
![]()
这位新晋日本首相上任不过十几天,已经把“日朝高峰会”推到了台前。她的动作连续、节奏紧凑,给人一种感觉——她已经在向平壤传递一个信号:愿意谈,也敢谈。
而朝鲜会不会答应?别急着下结论,事情比很多人想得复杂,也更有可能性。
一、高市早苗的连环动作:从日本国内到华盛顿,再到平壤的“无声信号”
高市早苗接任首相后的第一周,就把自己在外交上的主线摆得非常明确——绑架问题必须在她任内有突破。
这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一套几乎不给人停顿的动作。
第一步,她先见了受害者家属。
这是日本社会的敏感点,从1977年至1983年,日本政府确认的绑架案件共有17名受害者。对日本民众来说,这是跨越40年的伤痛,也是历任首相都绕不过去的政治压力。
高市早苗上任后的第二天,就把家属请进官邸听诉求,一方面稳住内部民意,另一方面也向外界释放姿态:她愿意亲自背上这口锅。
![]()
第二步,她把美国也拉进来。
特朗普访日的时候,高市早苗特意安排受害者家属与其见面。
第三步,她干脆公开宣布——日本已经向平壤送话了。
11月3日,在“绑架受害者大会”上,高市早苗罕见地透露:
日本已经正式向朝鲜表达了“希望举行首脑会谈”的意愿,并且,她本人愿意“亲自推动”。
外界才突然意识到:
高市早苗不只是动动嘴,而是已经做了实质性尝试。
这些动作连在一起,就像一封层层加密、从东京转向平壤的信号:
“我们准备好了,你愿不愿意接?”
二、朝鲜会不会回应?可能性比很多人想得更高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朝鲜怎么可能轻易答应日本?
但其实,如果把最近半岛的外交脉络串起来,答案并没有那么绝对。
1. 历史上,朝日确实在关键时刻突然“破冰”过
2002年,小泉纯一郎突然访问平壤,和金正日达成协议,直接带回5名被绑架的日本人。
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也可能不是最后一次。
![]()
从历史经验看,只要双方认为有必要,日朝沟通并非不可能。
2. 朝鲜最近的外交动作,已经明显变得更灵活
今年以来,金正恩多次表现出与外界接触的意愿。
例如:
- 他第一次参加多边峰会;
- 他公开称与特朗普的会面“留下不错印象”;
- 朝鲜把更多精力放在突破制裁、扩大外交筹码上。
对于一个长期承受压力的国家来说,外交场上的每一次接触,都是换取资源的机会。
如果日本愿意提出现实利益,如人道援助、基础设施合作,甚至是部分经济松绑,朝鲜为什么不听听?
3. 美国的态度,是潜在加速器
这一次,高市早苗“借用了”特朗普这一非典型外交渠道。
众所周知,特朗普曾与金正恩会面三次,是美国历史上对朝接触最多的总统。
如果他在某些场合继续提到此事,或公开表示支持日本与朝鲜直接沟通,那会给金正恩增加某种“安全感”。
在半岛问题上,美国永远是绕不开的角色。
三、为什么高市早苗这么着急?答案藏在日本内部,也藏在东北亚变局里
很多人以为,高市早苗紧抓绑架问题,是为了迎合日本国内情绪。
这当然是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
日本正在寻找新的战略突破口,而日朝关系正好是一个别人不会抢、自己却能加分的机会。
1. 日本需要在东北亚找到“自己的舞台”
美中竞争加剧,俄乌冲突持续、朝核问题未解,日本一直觉得自己在重大议题上属于“跟随者”,而不是“主导者”。
但如果她能推动日朝高峰会,哪怕只是开启对话,日本都能在地区外交里占到一个不小的位子。
对高市早苗来说,这是一份能写进执政成绩单、而且几乎不可能被立刻否认的外政策略加分项。
2. 绑架问题,是她推开日朝关系大门的“钥匙”
日本多次试图与朝鲜接触,但往往陷入核问题、导弹问题的巨大复杂性。
绑架问题不同,它是可量化、可谈判、可突破的。
换句话说——
这是一个最容易做出成绩、也最容易让朝鲜给出回报的议题。
一旦破冰,后面可以谈的就多了:
经济援助、区域合作、制裁松绑……
![]()
3. 日本国内对朝鲜的态度正在分化,这是高市早苗的机会
近年来,虽然多数日本民众对朝鲜保持警惕,但根据多份民调显示,对朝鲜“完全接触不可”的态度已经从2010年代的70%下降到现在的50%以内。
在外交上,这已经是明显缓和。
日本企业界更是一直希望东亚局势不要长期对抗。
高市早苗抓住了一个空挡——
既不会引发国内强烈反弹,又能制造新的突破空间。
结语:日朝会不会见?答案不是“会不会”,而是“什么时候”
从高市早苗的动作来看,她已经把话递过去了。
下一步,就是看朝鲜会如何回应。
而朝鲜的选择,不完全取决于日本,更与国际局势变化、美国态度、日本能提供的现实利益都有关系。
![]()
但可以肯定的是:
日朝关系的窗口正在悄悄打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破冰”的可能性。
如果哪一天金正恩真的与高市早苗见面,不要惊讶。
在东北亚,每一次看似不可能的会晤背后,往往是各方权衡后的必然选择。
这一次,轮到日本先迈出一步,而朝鲜……也许真的会点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