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0月29日,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重磅分论坛——“教育强国视域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教育部国际司原司长、驻美使馆原公使衔参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出国留学服务分会理事长岑建君做了“锚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推动国际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就“教育强国”战略下的国际教育格局与留学服务行业发展作出分析。同场,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印凯发布《2024—2025年度出国留学服务行业发展报告》,展示分会年度工作成果。会后,本报记者对岑建君进行了专访,就留学趋势变化、行业治理与人才结构调整等问题展开深入对话。
![]()
![]()
在主旨报告中,岑建君理事长指出,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国际教育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转型。“出国留学”与“在地国际化”是推动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前者指学生赴海外院校攻读学位,后者则是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入中国,为中国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国际化学习机会,其中包括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以及课程互认等形式。
![]()
他表示,随着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国际教育合作的模式将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未来,国际化人才培养将可能形成以出国留学、中外合作办学、校际交流与学生互访为支撑的“三足鼎立”格局,从而实现教育国际化的深度融合。
岑建君指出,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越成熟,单纯依赖出国学习的阶段往往会逐步减弱,而高质量合作办学与学术交流将成为新的重点方向。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已显著增强,世界大学百强榜单中有多所中国高校入列,这为“在地国际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
他还提到,“在地国际化”不仅能够让学生以更低的经济成本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安全风险、提升学习体验。这种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引进来”,也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路径,有助于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
![]()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岑建君对未来留学市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随着国际形势和教育合作格局的变化,传统留学目的地的吸引力正在趋于理性化和分化。英美澳等国家的留学规模趋于平稳,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吸引力持续上升,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格局。
他分析,这一趋势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调整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区的经贸、人文合作不断加强,对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显著提升。留学流向的变化正反映出国际教育合作的深化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他指出,未来国际化教育应更加注重“专业导向与语言能力”的融合,培养既懂专业、又具跨文化理解力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小语种与区域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不应仅停留在语言层面,更要在工程、科技、管理等关键领域形成知识与技能的协同。
他强调,国际化人才的结构优化,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鼓励学生在理工科、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提升能力,同时拓展多语种学习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与国际合作的需求。
![]()
![]()
针对留学服务行业的发展,岑建君在采访中介绍,出国留学服务分会正在积极推动行业治理体系建设,致力于在标准化、诚信化和专业化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他指出,分会正在建立和完善“行业白名单”机制,以公开透明的标准强化服务机构的信用体系,确保行业健康运行。该机制通过数据监测、信用评估与风险预警,形成行业自律与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权威参考。
![]()
滑动查看完整白名单
同时,分会正与人社部门探讨建立留学服务从业人员培训与认证体系,推动服务队伍的职业化和规范化建设。通过系统培训和持续评估,提高从业者的业务能力与专业水平,从而进一步保障学生与家长的权益。
岑建君表示,随着行业治理水平的提升,留学服务将逐步从单一的申请服务转向综合性的教育服务与质量保障体系。未来,行业将以更高的专业标准、更完善的监管机制,为国际教育交流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教育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
![]()
论坛同期,由出国留学服务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印凯发布的《2024—2025年度出国留学服务行业发展报告》,以翔实的数据系统总结了分会的工作成果,并揭示了留学市场的深刻变化。
报告指出,留学市场呈现出四大显著趋势:
趋势1:留学目的地多元化
英美等传统热门国家留学人数略有下降,而德国、法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等则增长显著。
![]()
趋势2:决策因素更趋理性
“高性价比”已成为63%受访家庭的首要决策权重,而对“院校排名”的看重程度则有所下降。一年制硕士及免/低学费国家吸引力大增。
趋势3:专业选择紧跟前沿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持续火热,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与产业升级紧密相关的领域成为新宠。
趋势4:留学主体走向大众
留学生家庭背景更趋多元,普通工薪家庭已成为支撑留学消费的主力军。
![]()
报告指出,尽管各国的统计口径、签证体系及学制差异显著,但总体上,中国学生在全球留学版图中的位置依然稳固,体现了中国在国际教育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与持续影响力。
报告也特别提醒,未来留学结构的优化,将更多依赖于教育质量、学科创新与人才培养能力的综合平衡,而非单一规模的增长。
报告中同期发布的《2025年度留学服务行业白名单》,是报告的重点成果之一。
报告指出,白名单制度自建立以来,已成为规范行业运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工具。该制度通过公开透明的入选标准,强化了行业内部的信任体系,为高校、学生及家长提供了权威的服务机构参考。
文件明确,“白名单”的更新将作为常态化工作持续推进,并与行业数据监测与风险预警机制相结合,逐步实现留学服务质量的动态管理与分级评估。
在服务层面,报告提出,留学服务正从以招生申请为核心的单一模式,转向覆盖“学业规划—课程衔接—职业路径—身份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这一转型的根本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国际化育人生态。
这份报告不仅是市场的“晴雨表”,更是分会引领行业规范发展的具体体现。报告总结了分会在推动行业标准化、建立服务规范、完善投诉处理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这些举措旨在引导行业竞争从“比广告”转向“比合规、比质量”,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可靠、更透明的服务。
![]()
从“教育强国”的顶层设计,到主旨报告的深度解读,再到行业报告的数据呈现,本次论坛为中国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个更理性、更多元、更注重内涵与质量的国际教育新时代已经到来。这不仅关乎每一个留学生的个人前途,更与国家未来的全球竞争力息息相关。正如本次论坛所揭示的,中国教育国际化的下半场,关键在于更高质量地融合与发展。
![]()
![]()
多说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机制,很多小伙伴反馈收不到更新,这里建议大家将我们的公众号加一个星标★,以免错过推送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