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开花节节高,可传统芝麻种植却总被“痛点”绊住脚——落粒严重像“撒金”,人工收割累弯腰,倒伏减产常揪心,品质不稳难卖好价。作为我国重要油料作物,芝麻的生产困境不仅让种植户犯愁,更成为油料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11月3日,在安徽东至的百亩芝麻田里却一片火热景象,收割机穿梭田间,籽粒饱满的芝麻被稳稳收储,“宜机收、不落粒、产量高、籽粒白”的表现让在场人员频频称赞。这片田的主角,正是河南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培育的芝麻品种——豫芝629
![]()
01
豫芝629
“全能选手”的硬核档案
![]()
鉴定编号:豫品鉴芝麻2023018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91天左右,籽粒白色,单株产量10.2g,粗脂肪含量52.7%,粗蛋白质含量22.5%。2022-2023年区域试验平均株高169cm。抗倒伏、高抗芝麻枯萎病、中抗茎点枯病。
种植范围:适宜河南省及周边相同芝麻生态区。
![]()
显著优势:
1.光能利用率高:该品种生育期91天左右。单杆,三花四棱,叶片整齐,叶绿素含量高,光合效率强;
2.株高适中,要素协调:该品种平均株高169cm、始蒴高度56.7cm、空稍尖6.2cm、主茎果轴长106.6cm、节间长度4.6cm、单株蒴数107.4个、蒴粒数70.4粒、千粒重2.58g。
3.耐密植:一般密度:1.4万--1.8万株/亩,高可达22000株/亩。
![]()
4.产量高:一般亩产150公斤左右,具有230公斤以上的高产潜力。
5.宜机收:蒴果自然成熟后,籽粒不易从蒴果中脱落,抗落粒性好,植株抗倒伏。
6.品质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郑州)检测显示,品种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2.70%和22.5%。
7.抗性好: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该品种高抗枯萎病和中抗茎点枯病。该品种节间短耐密植,抗落粒性好,适于机械化收获;抗倒伏能力强,对实现我国芝麻全程机械化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种质利用价值和生产应用价值,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前景。
![]()
观摩会现场,豫芝629的表现让种植户和经销商眼前一亮。“能机收,抗病好,不倒伏,种这个品种省心又省力!”“抗性强,适应性广,这样的好品种值得大力推广!”“今年试种的几亩丰产性特别好,明年我要再种100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句句都是对豫芝629的认可。
![]()
安庆瑞丰种业负责人周汝琏更是感慨万千:“今年豫芝629的市场反响超出预期,适宜机械收获、容易管理、抗病力强、产量还高,明年我们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万亩以上,让更多种植户受益。”
![]()
02
九年攻关育良种
破解油料发展难题
如此优秀的品种,背后是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王翠英介绍,豫芝629历经9年攻关培育而成,从亲本选配到田间筛选,每一步都凝聚着科研团队的心血。“它最核心的突破就是解决了芝麻机收的关键问题,”王翠英表示,“联合机收试验中,豫芝629亩产突破158公斤,较传统品种增产16%,机收损失率低于5%,这在芝麻生产中是重大突破。”
![]()
河南许科种业有限公司作为全国独家经营单位,也为品种推广保驾护航。公司销售经理于海涛说:“我们从种到收提供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平均亩产可达200-300斤。下一步将继续扩大推广面积,让豫芝629走进更多田间地头,帮助种植户实现增产增收。”
![]()
03
从品种突破到产业升级
助力国家油料安全
![]()
豫芝629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不仅是一个优良品种的诞生,更是我国芝麻产业迈向全程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我国油料作物面临自给率不足的问题,芝麻作为特色油料,其生产效率的提升对保障国家油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随着豫芝629的推广,传统芝麻种植“靠天吃饭、人工受累”的局面将逐步改变,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模式有望快速发展。这不仅能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还能推动芝麻加工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条,为我国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