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家央企背景的地产公司,却在行业调整期中深陷亏损泥潭,单季度每天亏损超过1700万元。
信达地产(600657.SH)近日交出了一份令人触目惊心的成绩单。2025年前三季度,作为中国信达旗下房地产平台,信达地产净亏损高达53.09亿元,同比暴跌6021.43%。
其中,仅第三季度单季亏损就达16.19亿元,相当于每天亏损超过1700万元。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信达地产的资产负债率已攀升至70.83%,较年初增长4.76个百分点。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信达地产的案例成为观察行业困境的一个重要样本。
![]()
从盈利到巨亏
信达地产的业绩恶化来得迅速而猛烈。
回顾2024年同期,信达地产仅亏损8672.71万元。而如今,53.09亿元的巨额亏损将其推入了地产央企亏损最严重的阵营。
根据此前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信达地产上半年净亏损已达36.9亿元。这意味着仅第三季度一个季度,信达地产就追加了约16亿元的亏损。
亏损扩大的速度令人震惊。相比上年同期亏损8672.71万元,今年前三季度的亏损同比扩大幅度高达6021.43%。
如此巨额的亏损,相当于公司每天一开门就要亏损1700万元。
同时,其每股收益也随之跌至-1.86元,股东权益被严重侵蚀。截至三季度末,信达地产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已跌至-25.06%。
关于巨额亏损的原因,信达地产方面解释主要有两方面:房地产开发项目交付规模减少,以及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是导致亏损的主要因素。早在今年7月,信达地产就发布公告称,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共计27.41亿元。
这些减值准备包括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其中,债权投资减值风险尤为突出。2024年数据显示,信达地产债权投资信用减值已达7.86亿元,存货跌价准备5.95亿元。
营收下滑是另一重因素。去化缓慢与交付规模减少共同导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滑。
2025年上半年,信达地产营业收入17.78亿元,同比下滑29.8%。到前三季度,营收下降幅度仍达23.06%。
![]()
财务状况不断恶化
伴随巨额亏损的是信达地产不断恶化的财务状况。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信达地产总负债高达532.96亿元,较年初增加27.98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归属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仅为185.30亿元,较年初减少53.09亿元,降幅达22.27%。
但债务压力依然不容小觑。公司的有息负债达到374.02亿元,同比增长2.83%。更令人担忧的是,付息债务比例高达70.18%,债务偿付压力巨大。
盈利能力指标全线恶化。前三季度,信达地产毛利率为20.64%,同比骤降28.6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17.25%,同比下降4938.12个百分点。
三费支出压力显著上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达16.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62.77%,同比增幅达39.36%。
这些数据表明,信达地产的费用控制能力正在恶化,庞大的支出正不断侵蚀公司的盈利空间。
截至2025年上半年,信达地产共持有现金60.7亿元,但现金短债比仅为0.39。这意味着,其货币资金无法覆盖短期内到期的债务。
这一状况在三季度有所改善,信达地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为8.21亿元。
![]()
股权和高管变动
在业绩巨震的同时,信达地产管理层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动。
2025年4月,信达地产董事、副总经理穆红波由于年龄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职务,同时一并辞去公司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
穆红波的辞任并非孤立事件。随后5月,信达地产火速任命黄仁祝为公司新任副总经理。
黄仁祝具有丰富的国企管理经验,曾任安徽皖江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
管理层的更迭可能影响公司战略的连贯性。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信达地产迫切需要稳定的管理层带领公司穿越周期。
此外,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也发生了转移。2025年5月,中国信达股权变更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公司实际控制人由财政部变更为中央汇金公司。
尽管面临严峻形势,信达地产仍在积极寻求业务转型,代建业务正成为公司的新亮点。
2025年上半年,信达地产代建销售额约11.89亿元,同比大幅上涨83.5%,占销售总金额的22.3%。
从投资布局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土储总建面45.8万方,全部为代建项目。
作为中国信达旗下地产开发平台,信达地产一直扮演“代建方”角色,这种轻资产模式有助于公司在行业下行期减少财务压力。
![]()
房产|楼市|企业|人物|项目
石头侃房已入驻全媒体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