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20年被公司裁员,交接时,hr问我持多少公司股份,我:75%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开篇

HR办公室的落地窗外,冬日的雨丝斜斜地打在玻璃上。

我坐在沈佳怡对面,看着她从牛皮纸文件袋里抽出一份《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动作熟练得就像今天已经发了很多份。

"方先生,公司决定对您进行岗位优化。"她的语气公事公事,眼神都没往我这边瞟一下。

我点点头,没有说话。

二十年了,从这家公司还窝在城郊破旧小平房办公的时候,我就在这里了。

如今它搬进了CBD核心区的甲级写字楼,占据整整三层,我却要被"优化"掉了。

"根据公司政策,您可以获得N+1的经济补偿,按照您的工龄和薪资水平计算,大概是48万。"沈佳怡继续说着,手指在计算器上按得啪啪响。

我看着那份通知书,上面印着公司的红色公章,解除理由那一栏写着:组织架构调整,岗位撤销。

说得倒是冠冕堂皇,其实就是陆总那套"年轻化战略",嫌我们这帮老家伙是累赘罢了。

"下周一之前,请您配合完成工作交接。"沈佳怡抬起头,终于肯看我一眼了,"赵经理那边会具体安排交接事宜。"

"我需要把项目交给谁?"我问。

"赵经理会安排的,您到时候就知道了。"沈佳怡说着,又翻开另一份表格,"对了,方先生,按照流程,我需要核实一下您的股权情况。请问您在公司有持股吗?"

我愣了一下,看着她手里那份《员工股权情况登记表》。



01

我叫方程,今年46岁,在这家叫做"天行科技"的公司做了整整二十年技术工程师。

准确地说,是二十年零三个月。

当初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我和大学同学吴庆一起从学校实验室出来创业,租了个城郊的平房当办公室,两台电脑、一张桌子,就是全部家当。

那时候我27岁,头发还很浓密,眼睛熬夜写代码也不会疼。

吴庆比我大一岁,性格外向,适合跑业务谈客户,我内向一些,就负责技术开发。

公司最开始就我们两个人,后来慢慢招了几个应届生,挤在那间不到八十平的平房里,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手指都僵硬。

但那时候特别有干劲,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能改变世界。

三个月前,陆天成在公司季度大会上宣布了所谓的"年轻化战略"。

他站在台上,西装笔挺,手里拿着激光笔指着PPT上的饼状图。

"各位,时代在变化,市场在变化,我们公司也必须变化。"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议厅,"根据数据统计,互联网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应该控制在30岁左右,这样才能保持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我坐在技术部的位置上,听着他滔滔不绝地讲什么"新陈代谢""组织优化""人才年轻化"。

周围的年轻同事一个个神情严肃,不知道是真的听进去了,还是在担心自己会不会也被"优化"。

"从本月开始,公司将启动组织架构调整。"陆天成放下激光笔,环视全场,"我们要打造一支充满朝气的90后团队,让天行科技重新焕发青春。"

会后,技术部的气氛变得很微妙。

老张是第一个被"优化"的,他在公司干了十五年,负责服务器运维。

人事部门找他谈话的那天,他从小会议室出来,脸色铁青,什么都没说,就回工位收拾东西去了。

"老张怎么了?"年轻的小王凑过来小声问我。

"被裁了。"我低声说。

"啊?老张工作不是挺好的吗?"小王瞪大了眼睛。

我没有回答,只是看着老张把桌上的照片相框、茶杯、笔筒一样样装进纸箱里。

他的手有些抖,可能是在忍着什么情绪。

接下来的两个月,技术部陆续走了四个老员工。

都是跟我差不多年纪的,都是在公司干了十年以上的老人。

我以为自己不会被裁,毕竟我手上有好几个核心项目,公司的很多底层架构都是我一手搭建的。

直到上周,赵俊杰突然对我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方工,这个项目方案你重新做一遍吧,不够详细。"他把我辛辛苦苦写了一周的技术文档扔回到我桌上。

我翻开看,上面密密麻麻都是我手写的批注,哪里不够详细了?

"赵经理,您具体是哪里觉得不够详细?"我耐着性子问。

"整体都不够详细。"赵俊杰双手环抱在胸前,居高临下地看着我,"方工,你在公司这么多年了,难道连个方案都写不好吗?"

我看着他,突然明白了什么。

赵俊杰是三年前跟着陆天成一起来的,今年才38岁,已经坐到了技术部副总的位置。

他一直看不惯我们这些老员工,觉得我们倚老卖老,挡了年轻人的路。

那天晚上,吴庆偷偷来找我。

我们在公司楼下的咖啡馆见面,他的脸色很凝重。

"老方,我看到裁员名单了。"吴庆压低声音说,"你的名字在上面。"

我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嘴里蔓延。

"我去跟陆天成说清楚吧。"吴庆说着就要站起来,"这太荒唐了,他知不知道你是..."

"别说。"我拉住他,"老吴,我想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吴庆愣住了,看着我的眼睛。

"你确定?"

"确定。"我点点头,"这家公司发展到今天,我想知道,它到底变成什么样了。"

02

周一上午九点半,沈佳怡的助理打电话叫我去人事部。

我保存好手头的代码,关掉电脑,站起来的时候膝盖有点酸痛。

技术部的同事们都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我,有同情,有不解,也有庆幸。

小王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

人事部在十五楼,装修得很豪华,墙上挂着公司历年获得的各种奖牌和荣誉证书。

我看到其中有一块"年度最佳技术团队"的奖牌,那是五年前我们团队拿的,上面还有我的名字。

"方先生,请坐。"沈佳怡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客气但疏离。

我坐下来,看着她从文件袋里抽出那份《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

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天色灰蒙蒙的。

"公司决定对您进行岗位优化。"沈佳怡说这话的时候,就像在念一段早已背熟的台词,"根据公司政策,您可以获得N+1的经济补偿,按照您的工龄和薪资水平计算,大概是48万元。"

48万。

听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我知道,这不过是打发我走的钱罢了。

"解除理由是什么?"我问。

"组织架构调整,岗位撤销。"沈佳怡指着通知书上的内容,"这是陆总亲自签字批准的。"

陆总。

陆天成,三年前被董事会聘请来的职业经理人,据说在几家大公司做过高管,履历光鲜。

他来公司的第一天,吴庆问我:"你觉得这人怎么样?"

"不好说,看看吧。"我当时这么回答。

现在看来,我当初就应该有所防范的。

"下周一之前,请您配合完成工作交接。"沈佳怡继续说,"赵经理那边会具体安排交接事宜。"

"我手上有三个正在进行的核心项目。"我说,"还有底层架构的很多技术细节,只有我清楚。"

"这些都会有人接手的。"沈佳怡语气平淡,"公司会安排合适的人选。"

我看着她,突然想笑。

合适的人选?谁?赵俊杰吗?他连我们系统的基本逻辑都搞不清楚。

"我需要把项目交给谁?"我问。

"赵经理会安排的,您到时候就知道了。"沈佳怡说着,又翻开另一份表格。

这时候,她突然问了一个问题。

"对了,方先生,按照流程,我需要核实一下您的股权情况。"她拿起笔,"请问您在公司有持股吗?"

我愣了一下。

这个问题,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被人问过了。

03

我回到技术部的时候,赵俊杰已经在我的工位旁边等着了。

他穿着笔挺的衬衫,袖子卷到小臂,一副干练精英的模样。

"方工,听说你要走了?"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幸灾乐祸,"公司规定,被优化的员工需要尽快完成工作交接,别耽误公司正常运营。"

我没有接话,只是打开电脑,调出项目文件夹。

"这三个项目的进度、技术文档、代码库,我都会整理好。"我平静地说。

"光整理可不行。"赵俊杰拉了把椅子坐下来,"你得把所有技术细节都写清楚,包括底层逻辑、接口设计、数据库结构,一个都不能少。"

我看着他,这些项目都是我一手做起来的,包含了公司最核心的技术。

如果全部交出去,等于是把公司的命脉拱手让人。

"赵经理,这些技术文档涉及公司核心机密。"我说,"按照公司规定..."

"什么规定?"赵俊杰打断我,"你现在是被优化的员工,公司让你交接,你就得交接清楚。别给我谈什么规定。"

周围的同事都低着头,假装在忙自己的事情,但我知道他们都在听。

气氛尴尬得像凝固了一样。

"我会按照公司规定来做。"我最后还是这么说。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整理交接资料。

每天对着电脑,把这二十年来积累的技术文档、项目代码、系统架构一点点梳理出来。

看着那些代码,就像在翻阅自己的青春。

有些函数是十几年前写的,当时还不太懂设计模式,代码写得很笨拙,但功能扎实。

后来慢慢学会了优化,学会了用更优雅的方式解决问题。

"方工,这个数据库设计当时为什么要用这个结构?"年轻的小李问我,他是要接手我项目的人之一。

"因为当时要兼顾查询效率和存储空间。"我耐心地解释,"你看这里,用了冗余字段,虽然占了点空间,但查询速度能提升30%。"

小李认真地记着笔记,他是个好学的孩子。

"方工,你走了以后,我们该怎么办啊?"他小声问,"很多东西我们都不懂。"

我拍拍他的肩膀,没有说话。

财务总监钱明是周三下午偷偷来找我的。

他在公司干了十八年,是最早一批员工之一,也是少数几个知道我真实身份的人。

"方总,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钱明压低声音说,"我去跟董事会说..."

"老钱,别说。"我制止他,"我想看看,这家公司没有我,能走多远。"

"可是..."钱明欲言又止。

"没什么可是的。"我笑了笑,"你就当我是真的要退休了。"

钱明看着我,最后叹了口气。

"方总,你这性格,真是..."

周五下午,赵俊杰又来了。

他拿着我交上去的技术文档,脸色很不好看。

"方工,你这个文档写得太简略了。"他把文档甩在我桌上,"重新写,把每个技术细节都标注清楚。"

我翻开文档,上面已经写得很详细了。

"赵经理,按照行业惯例,交接文档已经足够详细了。"我说。

"什么行业惯例?"赵俊杰冷笑,"我说不够详细就是不够详细,你是要跟我对着干吗?"

办公室里其他同事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儿,看着这边。

"我只是按照公司规定做事。"我平静地说。

"行,你牛。"赵俊杰指着我,"那你就慢慢写吧,写不完别想拿补偿金。"

他说完转身就走,临走时还狠狠踢了一脚旁边的垃圾桶。

04

那天晚上回到家,已经快十点了。

妻子苏婉在厨房给我热饭菜,看到我进门,笑着说:"怎么这么晚?又加班了?"

我坐在沙发上,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告诉她。

"我被公司裁员了。"

苏婉端着盘子的手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若无其事地把菜端到餐桌上。

"哦,这样啊。"她的语气很平淡,"那不是挺好的吗?你不是一直说想退休,有更多时间陪我和女儿吗?"

我愣住了,本以为她会惊讶,会担心,会问很多问题。

"可是公司..."我有些担心。

"公司怎么了?"苏婉在我对面坐下,"公司有你75%的股份,还能倒了不成?而且老吴不是还在吗?"

她说得轻描淡写,好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是担心,陆天成他们不知道我的身份,这样瞎搞下去,公司会出问题的。"我说。

"那你就告诉他们呗。"苏婉给我盛了碗汤,"反正这迟早要说的。"

我喝了口汤,热气蒸腾,暖和了胃,心里却还是有些堵。

"我想再看看。"我说。

苏婉看着我,眼神里有无奈,也有理解。

"你啊,就是太心软了。当初要不是你坚持要退居幕后,现在哪会有这些麻烦?"

"我不喜欢管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说,"我就想安安静静写代码,做技术。"

"可你是创始人啊。"苏婉说,"你持有75%的股份,你就是这家公司的主人。"

我没有回答,只是低头喝汤。

二十年前创业的时候,我和吴庆就说好了,我负责技术,他负责管理。

股权分配上,我占75%,吴庆占15%,另外10%留给了天使投资人。

公司成立五年后,我就彻底退居幕后了。

不是我不想管,而是我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做管理。

我更喜欢面对代码,面对逻辑,面对那些可以用理性解决的问题。

而不是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办公室政治,还有那些让人头疼的商业决策。

吴庆比我擅长这些,他外向,会说话,会交际。

所以后来公司大了,我就干脆把经营权全都交给他,自己只当个普通的技术工程师。

但我保留了股权。

这是吴庆坚持的,他说:"老方,你是创始人,这公司是你一手创办的。不管你想不想管事,股份你必须拿着。"

晚饭后,正在读大学的女儿从学校打来视频电话。

"爸,听妈妈说你被公司裁员了?"女儿方小禾的脸出现在屏幕上,一脸愤怒,"这什么破公司啊!"

"没事没事。"我笑着说,"正好爸爸也干累了,想休息休息。"

"爸,你告诉他们你是老板啊!"方小禾激动地说,"你可是持有75%股份的大股东!他们敢裁你?"

"小禾,这事说来话长..."我想解释。

"有什么话长的?"女儿打断我,"爸,你就是太老实了,总是让人欺负。"

我看着女儿气呼呼的样子,突然笑了。

"好好好,爸爸不会被欺负的。"我说,"你好好上课,别为爸爸担心。"

挂了电话,苏婉在旁边说:"小禾说得没错,你是该让他们知道了。"

我沉默了一会儿,说:"再等等,我想看看,他们还能闹出什么花样。"

05

周一是交接的最后一天。

我早早来到公司,把所有要交接的文档、代码、密码都整理好,放在一个加密的U盘里。

赵俊杰九点半才慢悠悠地走进办公室。

"方工,东西都准备好了?"他问。

"都在这里。"我把U盘递给他,"所有项目文档、代码、系统说明,还有交接清单。"

赵俊杰接过U盘,插进电脑看了看。

"还行,算你识相。"他说。

我没有回应,开始收拾自己工位上的东西。

二十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物品其实也不多。

一个茶杯,是公司五周年庆的时候发的纪念品。

一盆早就枯死的仙人掌,当初是小李送的,说可以防辐射。

几本技术书籍,都是很老的版本了,现在的技术早就更新换代好几轮。

还有一个相框,里面是女儿十岁时候的照片。

"方工,要走了?"小李走过来,眼眶有点红。

"嗯,今天是最后一天。"我把东西装进纸箱。

"方工,你走了,我们该怎么办?"小李问,"项目上有问题,我们找谁?"

"找赵经理啊。"我说,"他现在负责你们了。"

小李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后还是咽了回去。

十点半的时候,陆天成路过技术部。

他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起来神采奕奕。

"哦,方工今天交接啊。"他停下脚步,"感谢方工这些年对公司的贡献,公司会记得的。"

我看着这个三年前才来的CEO,突然觉得有点讽刺。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前站着的是谁。

"陆总客气了。"我淡淡地说,"希望公司越来越好。"

"那是肯定的。"陆天成自信满满地说,"公司现在正处于转型期,年轻化是必然趋势。等新团队磨合好了,业绩肯定会上一个台阶。"

他说完就走了,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中午的时候,吴庆找到我。

我们在公司楼下的面馆吃面,他点了一份牛肉面,我要了份素面。

"老方,真的不说?"吴庆问。

"不说了。"我说,"让他们自己玩儿去吧。"

"可是..."吴庆犹豫了一下,"公司现在的方向有问题,陆天成这个人...他只看短期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

"我知道。"我说,"所以我才想看看,公司离开我,会变成什么样。"

吴庆叹了口气:"你这脾气,真是...当初咱们说好的,我管经营,你管技术。可你现在连技术都不管了,躲得远远的。"

"我不是躲。"我说,"我只是想看清楚一些事。"

下午三点,人事部的助理打电话让我去签字。

最后的离职手续,还有股权情况的核实。

我坐电梯上楼的时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二十年了,就这样结束了吗?

06

人事部的会议室里,沈佳怡已经准备好了所有文件。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书》《工作交接确认单》《竞业协议》还有一份《员工股权情况登记表》。

"方先生,这些文件您都需要签字。"沈佳怡指着文件,"签完字,补偿金会在三个工作日内打到您的账户。"

我拿起笔,一份份签字。

签到《员工股权情况登记表》的时候,沈佳怡突然说:"方先生,最后确认一下,您在公司持有股份吗?"

我停下笔,看着那张表格。

上面有一栏:持股比例。

"有。"我说。

沈佳怡拿起笔,准备在表格上填写。

"请问是多少?"

我看着她,看着这个三年前才入职的HR总监,她根本不知道眼前坐着的是谁。

"75%。"我平静地说。

沈佳怡的笔停在半空中,整个人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她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我:"您说...多少?"

"75%。"我重复了一遍,语气依然平静。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