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录人数:22639人
✅报名时间:11月3日8:00至9日18:00
✅资格审核截止:11月11日18:00
✅缴费时间:11月17日8:00至18日18:00
✅笔试时间:12月14日9:00-11:00
2026 年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考公告已正式发布,对比 2025 年招考政策,今年无论是岗位规模还是核心流程都出现显著调整。对于正在报考的考生而言,精准把握这些变化,既是规避风险的前提,也是提升上岸概率的关键。
PART.01招考岗位显著缩减
从官方公布的招考数据来看,2026年军队文职呈现 “显著缩招” 态势,这一变化直接决定了今年的竞争格局。我们通过表格直观对比两年核心数据: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数据解读:
岗位与人数降幅超 30%,意味着平均每个岗位的竞争人数将大幅增加,热门岗位(如医疗、教学、工程类)竞争今年更激烈!
PART.02报名规则调整
岗位调整机制简化:取消 “压减”,仅保留 “报名岗位调整”!
2025 年政策:允许 “取消招考岗位计划、调整入围比例、等比例缩减岗位计划”,部分考生可能在报名后遭遇岗位取消,需重新选择岗位。
2026 年政策:仅提及 “调整报名岗位”,即考生报名后若未通过资格审核,可在指定时间内调整至其他符合条件的岗位,不再出现 “岗位直接取消”的情况。
报考建议:
2025 年 11 月 12 日 - 13 日是岗位调整关键期,考生需登录 “军队人才网” 查看审核结果,若审核不通过,自动退回原报名岗位。
填写报名信息时,务必核对专业、学历、资格证书等要求,确保与岗位条件完全匹配,减少调整岗位的概率。
PART.03专业科目设置合格线
专业科目新增合格线:双划线机制,专业弱考生需警惕!
2025年政策:仅划定 “公共科目合格线”(按 90% 考生上线比例设定),专业科目成绩仅作为面试入围的参考因素之一。
2026年政策:公共科目与各专业科目 “分别划线”,均需达到合格线才能进入面试环节,缺一不可。
备考建议:
打破 “重公共、轻专业” 的备考误区,尤其是专业基础薄弱的考生,赶紧启动专业科复习(如会计、医学、教育学、艺术基础综合等专业,需重点掌握考试大纲核心章节与历年真题)。
公共科目复习以“时政 + 岗位能力” 为核心(时政占比约 15%,需关注 2025 年 1-11 月的重大政策、军事热点),专业科目则结合岗位需求,针对性刷题(可参考军队人才网发布的 “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PART.04本轮招考没有补录环节
2025年政策:首轮录用结束后,未招满的岗位会开展 “补充录用”,未上岸考生可再次报名,相当于多一次机会。
2026年政策:仅保留 “依次递补”(即面试、体检环节有人放弃时,按成绩顺延录取),今年不再有 “补充录用” 环节。
报考建议:
避免 “先报热门岗位试水,不行再等补录” 的心态,选择岗位时需综合评估自身实力(如历年进面分数、岗位竞争比),优先选择 “匹配度高、竞争适中” 的岗位(如基层岗位、专业限制严格的岗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