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
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虽然已经是2025年了,但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怀疑日历的真实性,因为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事仿佛时光倒流一般,魔幻而让人难以置信。
终于,荒唐到连媒体都看不下去了,在官方账号上直接发文大呼“离谱”!
11月3日晚,澎湃新闻发布了一条深度调查,调查内容直指多地在电话卡办理过程中的乱象。
![]()
记者对江西、福建、甘肃和黑龙江等地的10家营业厅进行暗访,要求办理电话卡,结果刚来到江西,离谱的一幕就出现了。
在江西景德镇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说外地身份证线下办卡,要提供工作证明、营业执照和房产证中的任意一个。或者提供房租租赁合同,并且还有预存500元。
而景德镇的一家电信营业厅则表示,办卡只要身份证就行,但不管什么套餐,都要预存500元。
记者又来到江西九江的一家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说需要工作证明、营业执照或居住证明中的任意一种,同样需要预存话费,最低100元。更离谱的是,哪怕本地人办电话卡,也要这些证明。
对于这些要求,营业厅给出的理由出奇一致,无一例外都是“防范电信诈骗”。
![]()
电信诈骗是个筐,啥都能往里面装。
底线,完全成了一个无底洞。
不管什么都能给你扯上反诈,可当记者询问这些运营商客服有没有具体的政策依据时,对方马上又哑火了,支支吾吾给不出任何依据。
办个电话卡,恨不得连你祖宗十八代都查完,社会在进步,办卡却在退步,我不知道到底是社会退步了,还是人性在退步。
明面上让你提供各种资料,说是为你好,实际上和帮诈收集资料有什么区别。
最可恨的就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处处为难你。
为了打击罪犯侵犯更多人的隐私和权益,这本身就是以惩治大恶的名义施行小恶。
就在上个月底,界面新闻报道了太子集团陈志的发家往事,报道中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2018年,一名同案犯从非法在线市场购买了数百万个手机号码和账户密码,陈志本人保存的文件中...一个配备1250部手机、控制76000个社交媒体账户的自动化呼叫中心。”
![]()
到这里讽刺意味拉满,让人忍不住好奇,陈志的工作证明、无犯罪证明和银行流水在哪里?他搞了数百万个手机号码时,是不是也是需要这些材料?
世界上有一种坏,是明明受恩于人,却得寸进尺、恩将仇报;还有一种坏,是打着“为你好”的由头,忘乎所以地扼住你的咽喉。
前者伤心,后者诛心。
同一时间媒体报道了另一起有意思的新闻,57名储户在山西吕梁柳林县某银行营业厅中购买假“业务员”推荐的理财产品后,损失千万本金。
![]()
由于假“业务员”穿着和银行工作人员一样的黑色西服,并且银行里还有那么多人,又是在银行大厅办理的,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这些储户都以为这是银行正规的工作人员。
谁成想,这些所谓的业务员居然全部都是假的,根本就不是银行的人,这也导致57人先后被这些“业务员”所骗,涉案金额高达1180万元。
![]()
事情过去整整5年,这些储户们的损失到今天都没有追回,更让人愤愤不平的是,当地在调查后认为,涉案的几人不是银行员工,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几人以银行名义开展活动...
也就是说,他们在银行里被骗了,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积蓄打水漂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办个电话卡,各种刁难,说是防止电诈;在银行大厅里被冒充的工作人员骗了,责任和银行无关。
普通人一个星期不洗澡不换衣服,穿得破破烂烂进银行,保安马上就会上前盘问。几个人在大厅里穿着员工制服,手上拿着宣传单到处派发传单,骗了57个人,意味着他们至少在营业厅里搭讪了上千人,结果银行视而不见,员工看不见、大堂经理看不见、保安也看不见,这说出来恐怕要让人笑掉大牙。
![]()
你在手机上转账,动不动就限额,一两万的转账甚至要分好几天才能转成功;去柜台取钱,问你一大堆问题,又是填表格又是说明资金用途,就像审问犯人一样,到最后钱还不一定能取出来。
有人在银行大厅里,光明正大、大摇大摆、大张旗鼓地行骗,到头来却选择性失明了。
看着这些新闻,我打了很多字,又删了。
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此情此景,更不知道如何形容这两者结合下所衍生出的那股荒诞。
有人曾说,人心最可怕的不是裸露在外的坏,而是表里不一的险恶。
事实确实如此,你永远不知道有些人在对你笑的时候心里打着什么样的算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遭到暗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