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本国核武器发表相关声明后,美军已计划开展首次“可搭载核弹头但不携带实弹”的洲际弹道导弹测试。这一测试安排被外界视为美国对核武器威慑能力进行验证的重要动作,也引发对全球核军备动态的关注。
《新闻周刊》在报道中指出,美军对洲际弹道导弹的测试并非临时之举,而是每年会定期进行多次,核心目的是验证现有导弹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确保这类战略武器在需要时能正常发挥作用。此次计划中的测试虽未携带核弹头,但作为“可搭载核弹头”的型号,其测试数据仍将直接关联美国核威慑体系的有效性评估,因此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根据披露的信息,此次洲际弹道导弹测试发射地点定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导弹飞行轨迹将指向马绍尔群岛的罗纳德・里根反导试验靶场。今年5月,美军就曾沿相同轨迹进行过一次洲际弹道导弹测试。
除陆基导弹测试外,《新闻周刊》还提到,今年9月,美国海军潜艇部队曾在大西洋海域发射了4枚未携带武器的“三叉戟II-D5”潜射弹道导弹,这类潜射导弹同样具备搭载核弹头的能力,是美国“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此次测试计划的背景,与特朗普近期关于核武器的表态直接相关。10月29日,特朗普公开发表声明,称已下令美国国防部“立即开始基于‘对等原则’的核武器测试”。这一模糊表态当时就引发外界猜测,认为美国可能在调整核政策或对现有核力量进行技术验证,而此次洲际弹道导弹测试计划的曝光,被视为对特朗普声明的具体落实。
不过,关于“核武器测试”的具体形式,美国能源部部长作出了进一步说明,他明确表示,美国此次计划开展的核武器测试将属于“亚临界测试”范畴,即测试过程中不会发生核爆炸。他解释称,这类测试的核心目标是验证核武器相关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为研发更可靠的核弹头提供数据支持,并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安全风险,因此“内华达州测试场附近的居民无需担心潜在威胁”。
从技术层面来看,“亚临界测试”是核大国在不违反《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前提下,维持核威慑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模拟核爆炸相关物理过程,既能获取关键数据,又避免了实际核爆炸带来的环境危害与国际争议。
美国自1992年宣布暂停地下核试验后,便长期依赖亚临界测试与计算机模拟,来保障核武库的可靠性与技术更新。此次特朗普政府推动的测试,虽延续了这一技术路径,但在当前国际局势下,仍被部分国家解读为“核威慑信号的强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