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半生守护,一生为家的「守宫人」

0
分享至


1982年,17岁的北双宝刚进故宫工作,每天清晨的任务之一,就是为故宫开门。

“那时开门就靠一个人,左脚蹬在左边半扇门上,双手抓住右边大门上的拉手,使个巧劲一蹬,就拉开一尺多宽。然后双手把大门推开,再把木楔子顶好,最后打开左侧半扇大门。”就这样,宫门在晨光中缓缓推开,如同一部厚重史书被轻轻掀开。阳光漫过汉白玉台阶,将门钉镀成一片耀眼的金色,门轴转动的吱呀声里,仿佛回荡着六百年的光阴。

童年时期,北双宝在故宫角楼的默默守护下长大,足迹遍布故宫的院落与房廊。17岁那年,他进入故宫工作,一待便是43年。


今年3月,北双宝从故宫退休,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从来没想过会与文字结缘”的他出版了新书《我在故宫长大:一位守宫人的烟火记忆》。在书中,北双宝回顾了自己在故宫成长、工作的岁月,并配以两百多张珍贵照片。不仅呈现了一位普通“故宫人”的日常点滴与生命轨迹,也透露出许多故宫保卫与管理的细节,串联起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变迁。他将这本书视为对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与自己退休生活的双重纪念。


出生并成长在故宫的东北角楼下

北双宝1965年在故宫东门外28号排房内出生。“之所以叫排房,是因为房子连成一片,排列于故宫城墙下的码头上,一边紧邻宫墙,另一边就是故宫的护城河。宫墙拐角处,角楼默默地耸立,俯瞰着排房和筒子河。住在这里,每天走出家门,抬头就能望见故宫的东北角楼;趴在东边的河墙子上,就能看到筒子河里的波光。”

每当有朋友来访,北双宝都会自豪地向朋友介绍:“看,那是我家,就在故宫的东北角楼下边。”有趣的是,北双宝后来的办公室也在东北角楼底下。

北双宝的父亲曾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后转业至故宫。1982年,北双宝高中毕业,因有接班的政策,接替了父亲的岗位。“那时对将来并没什么具体规划,只是按部就班地接班。故宫是我熟悉的地方,离家又近,也就没多想什么。”

对从小在故宫旁长大、视故宫为“家”的北双宝来说,去故宫上班,他身心轻松,毫无年轻人走向工作岗位的忐忑和紧张。他笑说:“当时故宫里有很多熟人,好些同事与我父亲处得像朋友一样。上班时是夏天,我随意地穿着短裤和汗衫就上班去了,过了三天,我们组长和我说,你这么穿不太合适。虽然是去工作,可还是有种在家的自由感。”

1982年9月,北双宝成为故宫的正式职工,拿到了自己的工作服——两套夏装,还有棉大衣、雨衣和雨鞋。走夜巡时,每年还发胶鞋。“打那时起,我白天在午门值班,下午关门后到东牌楼门岗值班。我记得第一个月工资是16元,几个月后,涨到了32元,就这样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工资才慢慢地涨起来。”

在保卫处工作了五年

经历了很多特别的事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提到,故宫内有时能听到远处市声、大兵歌声等,这种现象被称为“响城”,其特点是声音清晰且带有回声效果。

北双宝说他做安保时,“响城”主要是两个声音,一个是后半夜车声,但只有神武门那边有,“不过那会儿车少,所以每天听到的次数并不多”。另外一个就是北京电报大楼的钟声,“闭馆以后,坐在太和门前的台阶上,听着那钟声,身处故宫的环境,似有通灵之感。”

北双宝在保卫处工作的五年间,亲历了不少特殊事件。有一件事令北双宝记忆犹新,那就是电影《末代皇帝》在故宫实地取景拍摄的经历。“记忆中,那段时间故宫里到处都是人,听说光是群众演员就用了近2万人。我们午门的安保人员整天忙着核验证件、对接联络,中午连吃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他补充道,“印象里从那部电影之后,故宫就再也没有接受过其他剧组进来拍摄了。”


五年的安保生涯让北双宝“见识”了不少大事小情。1987年,他调至开放部,也正是在那一年,故宫发生了两起盗宝案和一次火灾。“不过我3月就已经离开保卫处了,书中虽然也记述了这两桩盗宝事件,但终究不是亲身经历,只是听同事们说起,可惜不是第一手材料了。”

谈及离开保卫处的原因,北双宝告诉记者是几年夜巡工作拖垮了胃。“夏天我就带一个馒头,太干了,只能就着根黄瓜咽下去,时间一长,胃就吃坏了。”尽管当年的夜巡让他吃了不少苦,如今回想起来,却满是怀念与温情。“我上夜班后,排班分成三段:晚上六点到十点,十点到凌晨两点,两点再到六点。那时的故宫夜里没有路灯,夜巡时我们右手握手电,左手持对讲机,有时另一个人有事,只能一个人走,还真有点瘆得慌。”他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的故宫草木深深,夜巡时要不停用手电扫视四周,一有动静就得凑近查看。也见过不少小动物——黄鼠狼、刺猬、老鼠、蛇、猫……我夜巡时,曾看到一只白色鸽子站在城墙垛子上打盹,另一只灰色的鸽子则喜欢在东北角楼的南面城墙垛子上打盹。”


故宫的美太丰富了

永远拍不尽

故宫的开放部是做路线管理,北双宝在这里工作了七年,他的第一个工作地点是养心殿。他清晰记得每天的工作流程:早上八点过后,从顺贞门进入,依次打开各个院门,确认一切安全后,才开启养心殿的殿门进行清扫。“北京气候干燥,八十年代风沙又大,每天一推开殿门,里头总是灰蒙蒙一片,到处落满尘土。”他回忆道。“等到三扇殿门全部打开,光线涌入,殿内才渐渐亮堂起来。负责清洁的同事先用鸡毛掸子将桌案、宝座上的灰尘轻轻拂到地上,再用拖把将地面清理干净。同时,另有专人擦拭东、西暖阁外的窗玻璃——经过前一天观众的触摸,玻璃上总是布满手印。等全部打扫完毕,再回头看时,会发现地上的金砖泛着亮光。”

北双宝提到,当时他的主要职责是确保院内与殿内文物的安全。每天故宫对外开放后,他们便不间断巡视,并随时提醒想要触摸文物的观众。“我负责殿内和殿外两处岗位,殿外站一小时,殿内再站一小时。”在殿内执勤时尤其紧张,必须时刻防范有观众翻越栏杆。

北双宝笑说,有一次他甚至做了个梦,梦里观众一个接一个翻进养心殿。“我抓住一个,让他蹲在门外,结果又翻进来一个。我刚控制住,接二连三地,三个门都有人翻进来。有的往东暖阁里爬,还有人扯开正殿前的拦绳往里钻,我急得手忙脚乱,不知该先拦哪个——就这么生生给急醒了。”他松了口气,“还好,只是个梦。”


1995年,北双宝调入行政处总务科工作。2017年,他开始学习摄影,这让他对故宫产生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北双宝说,学习摄影原本是为退休生活做准备。“我当时就想,退休后总得有个爱好。学会摄影既能拍故宫,出门旅游也用得上。要是等到退休再学,就有点晚了。我提前七八年就开始规划退休计划,我学过围棋和武术,书法刚上班时学习过,但没有坚持……最后我想到了摄影。”

他坦言,过去总觉得对故宫太熟悉,没什么新鲜感。可拿起相机后才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不曾留意过的角落与瞬间。“以前从没想过主动去探索、挖掘故宫的美。学了摄影才明白,故宫太丰富了——它的美不是拍一次、一年就能穷尽的,哪怕拍十年、一百年,也永远拍不尽。”

北双宝童年时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堆秀山。一来因为父亲在那儿工作,二来曾有老人告诉他,堆秀山的假山石中藏着十二生肖的石形,只是很少有人能全部找齐。年幼的北双宝常去山中寻找,但在找出鸡、鼠、牛、蛇、马、猪这六种之后,便渐渐淡忘了这个游戏。

直到他开始学习摄影,这个儿时的念想才被重新点燃。他常常背着相机,踏上寻找之路。“拍摄过程中,我意外发现石群里竟有两只‘鼠’。找‘羊’的时候,先是看到一块形似山羊的石头,可拍下来又觉得不太像。刚转了一会儿打算放弃,一抬头,却见山梁上立着一只侧脸的‘绵羊’,头、角、一身卷曲的毛,都栩栩如生。”他笑着说,“最难找的是兔子。我围着堆秀山不知转了多少圈,最后终于发现,它竟静静蹲在半山腰上。”


在午门上拍金水桥

也拍故宫里的猫“金宝”

作为一位在故宫工作多年的“故宫人”,北双宝镜头里的故宫拥有三个独一无二的优势:一是记录了许多未开放区域的景象;二是捕捉了故宫在非开放时间段的静谧瞬间;三是凭借工作之便,他得以登上午门等制高点,从空中俯瞰紫禁城。“那种视角下的故宫,与平常所见,真有天壤之别。”

尽管拥有令旁人羡慕的拍摄条件,北双宝仍不免为错失的镜头感到遗憾。“摄影这件事,终究还是要讲点运气。”他提起有天清早赶往单位,快到办公室时,瞥见角楼沐浴在一片清冷澄澈的晨光中。“我办公室就在东北角楼底下,赶紧冲进去拿相机,可等再出来,那光已经散了。”后来他又多次早起去等,却再也没见过那样动人的光线。


还有一个周六,他在后海附近看见天空聚起一大片云,云缘如脊柱般层叠分明。“我当时心里一沉:坏了,没在故宫!要是我当时在宫里,冲到太和殿前拍一张,那该多震撼。”他感叹道,“可惜我不在,那片云很快就飘走了。所以人们常说,故宫不就在那儿嘛,随时都能去拍。可真正想捕捉到理想的画面,真的不容易——大自然的变化,难以言说,太奇妙了。”

午门城楼的北侧,是北双宝格外偏爱的拍摄地点。他常站在这里,俯瞰脚下蜿蜒的金水桥与粼粼水波。“金水桥的曲线非常优美,我在这里拍过很多照片。”他说道。

说起晚霞,北双宝讲起了故宫里的猫“金宝”的故事。2021年7月的一天,他在箭亭拍晚霞,突然想去东北角楼看看,于是从东筒子骑车到了东北角楼,抬头一看,那天的晚霞宛如一片旋转的遥远星系,浩瀚而壮丽。“正看得出神,忽然发现金宝也静静坐在滴水沟上,一动不动地望着眼前的漫天霞光。猫也会欣赏美吗?至少在那瞬间,我深信不疑。”


谈起金宝的“猫生”,北双宝语气里满是感慨。“我觉得金宝是故宫里最有故事的猫,一生经历了不少起伏。”他讲述说,金宝已经在故宫生活了十多年,起初无人专门照料,谁有空就喂它一点吃的。“后来被我们副院长看见了,把它带进紫禁书院,这才有了固定的安身之所。”他细数金宝的好:“它虽是只大公猫,性情却格外温顺,从不抓挠书院的家具陈设,就连盆里养的金鱼也从不招惹。清晨我们常看见它静静蹲在鱼盆边,只看不动,顶多低头舔一口盆边的水。性格特别好,你叫它‘金宝’,它还会轻轻‘喵’一声回应你。”

可是后来,金宝不在紫禁书院了,随着年老、生病,它的脾气也变了。以前和人关系特别亲密,后来疏远了;以前不打架,后来和猫打架,把别的猫打得遍体鳞伤。

北双宝不养猫,他说自己以局外人的视角去观察猫,“你如果和它特别疏远,它对你有排斥的情绪;要是和它太亲近了,它又跟你粘着、蹭着,可能你拍不到它别的情绪了。所以,我是局外人,可以观察它们的各种样子。有同事跟它交流的时候,我拍下来;它不理人,我拍下来;猫之间交流,我也拍下来。”


离开故宫

心怀两大遗憾

今年从故宫退休,北双宝坦言自己留下了不少遗憾。其一,是没有坚持学好一门技艺。“我曾跟着故宫顶级的古书画修复专家徐建华老师业余学习裱画,可惜没能持之以恒。”其二,是未能进入业务部门系统学习瓷器、书画、铜器等鉴定知识。“如今看书只能看到表面,难以深入理解文物背后的内涵与历史,这是我很大的遗憾。但生活无法重来,过去的事也无法改变了。”

正因为对自己年轻时的努力不够抱有遗憾,如今在指导年轻人摄影时,北双宝总希望他们能走得更远,不再重走自己的老路。

北双宝始终坚信,学习从来不是徒劳。“你认真学一样东西,钻进去了,之前积累的知识很可能在别处派上用场——正所谓技多不压身,”他进一步解释道,“我在故宫工作这么些年,不知不觉也被这里的文化滋养着——比如一幅字我写不出来,却能品出它写得如何;画作、陶瓷也是,我虽比不上专家,但对东西的好坏,自有一种直觉。”

尽管早已为退休做足了心理准备,北双宝坦言,真正离开故宫后仍感到“那种不真实的感觉”。“平时的早上七点多,我都该骑车进宫了,可现在没人要求我去了。”对他而言,故宫早已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融入血脉的深情。“我的父辈就在故宫工作,故宫于我,就像家一样温暖亲切,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儿。这份感情不知不觉间,已流淌在血液里。我不仅在这里长大,更作为一名‘故宫人’,亲身经历了诸多历史事件。我们与故宫一同成长,既见证了国家的前行,也亲历了这座宫城的点滴变迁。”

在北双宝心中,故宫最初是陪伴他的伙伴,是启迪他的老师,更如一位默默守护他的巨人。“长大后,换成我来守护它。我的生活早已与故宫交融在一起——几十年间,我看着它一路变迁,它也见证着我人生中的每一步成长。这种命运的相连、彼此的新生,一直延续到我退休。如今虽然离开了,但那份感情,始终都在。”

这份深切的牵挂,常常化作具体的行动与无声的思念。“有时候,我还会特意走到以前住过的地方,就在河墙边上站一会儿,找找墙上留下的旧痕迹。那片地方现在已改建成了绿地,可几十年前,我和小伙伴们就坐在那河墙上聊天、钓鱼……每次重回故地,总忍不住心生感慨。”

今年适逢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在北双宝看来,故宫正走向又一次新生。“愿故宫不断发展,更加包容,真正走向世界。这是我们所有热爱故宫的人共同的期盼。故宫发展得好,故宫人才能更好。希望未来的故宫更加大气、开放,胸怀宽广,海纳百川。”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

供图/北双宝

编辑/张严涵

排版/王静



微信号|bqttfk

微信号|bqyiping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996年,姚文元出狱后,向中央提两个请求,第二个被一口回绝

1996年,姚文元出狱后,向中央提两个请求,第二个被一口回绝

雍亲王府
2025-11-15 21:50:03
寿命长短与喝酒有很大关系?调查11558名饮酒者,终于得出答案

寿命长短与喝酒有很大关系?调查11558名饮酒者,终于得出答案

39健康网
2025-11-06 10:34:05
糖尿病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少吃西红柿,多吃这6物

糖尿病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少吃西红柿,多吃这6物

健身狂人
2025-11-12 14:10:12
扎心了,11 亿网民中 7.3 亿人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

扎心了,11 亿网民中 7.3 亿人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

小院之观
2025-11-02 16:53:51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澎湃新闻
2025-11-17 22:10:27
沙俄最想割,但是却一直没割走的一块土地,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沙俄最想割,但是却一直没割走的一块土地,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凡人侃史
2025-11-15 23:13:23
詹姆斯霸气表态:世界上没有任何球队,我无法融入!

詹姆斯霸气表态:世界上没有任何球队,我无法融入!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18 15:03:12
对华服软?日本高官紧急访华,落地后,中方通知日本:不见高市

对华服软?日本高官紧急访华,落地后,中方通知日本:不见高市

井普椿的独白
2025-11-18 14:14:58
男篮全运又一大冷门!争冠大热惨遭东道主掀翻:广东逆袭杀进决赛

男篮全运又一大冷门!争冠大热惨遭东道主掀翻:广东逆袭杀进决赛

篮球快餐车
2025-11-18 08:12:52
警惕!这种“毒碗”已经上黑榜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警惕!这种“毒碗”已经上黑榜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削桐作琴
2025-10-24 15:45:22
你坐火车时遇到哪些奇葩经历?网友:对,人间烟火气最令人着迷

你坐火车时遇到哪些奇葩经历?网友:对,人间烟火气最令人着迷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6 00:05:14
A股:全体股民提前做好准备!A股关键时刻来临,周三大概率这样走

A股:全体股民提前做好准备!A股关键时刻来临,周三大概率这样走

财经大拿
2025-11-18 13:37:47
鸡排哥找不回自己,派头十足令人讨厌

鸡排哥找不回自己,派头十足令人讨厌

陈意小可爱
2025-11-18 03:01:41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窥史
2025-10-23 21:01:43
国民党内讧升级!周锡玮:不支持郑丽文促进统一的人,滚出国民党

国民党内讧升级!周锡玮:不支持郑丽文促进统一的人,滚出国民党

老玮是个手艺人
2025-11-18 15:12:33
虎落平阳3:发哥拿捏徐刚

虎落平阳3:发哥拿捏徐刚

金昔说故事
2025-11-18 14:47:02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透露,美军进入一级战备,其战斗力究竟有多强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透露,美军进入一级战备,其战斗力究竟有多强

文史道
2024-02-08 06:50:03
谁的菜?中超球队盯上1名大牌外援,身价近3千万!适合国安泰山

谁的菜?中超球队盯上1名大牌外援,身价近3千万!适合国安泰山

国足风云
2025-11-18 10:25:09
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大鱼简科
2025-09-02 19:34:00
又翻车了!iPhone 17 Pro Max用湿巾一擦就掉色,苹果回应引群嘲

又翻车了!iPhone 17 Pro Max用湿巾一擦就掉色,苹果回应引群嘲

雷科技
2025-11-18 17:25:08
2025-11-18 18:20:49
青睐 incentive-icons
青睐
人生传奇故事与线下人文活动
2853文章数 26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刚刚,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从百元到大牌,《新闻女王2》的职场穿搭,每种预算都能找到参考

教育要闻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模型建构——语文组第四届学术节观课评课交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