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留学生群体的“突变”,很多人想到的还是前几年英国收紧学签那波操作。但加拿大这一次,来得更彻底。据路透社报道,今年8月,印度留学生拒签率冲上74%,一场全球关注的大地震,背后的故事比数字还要扎心。
为什么印度留学生这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和两国的外交状况脱不开关系。2023年,加拿大和印度的外交关系极速下落。当时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2023年9月指控印度政府,参与了在加拿大境内暗杀一名锡克教领袖,两国闹到互相驱逐外交官,气氛一下子降到零下。
这场政治风波,直接让留学生签证政策成了显眼的抓手。说白了,本来双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一旦有了借口,政策就能说收就收。
从2024年夏天开始,签证官对印度申请人全方位交叉比对,任何一点破绽都能让你被拒。
到了今年,加拿大新政府虽然表面上想修补关系,实际上并没松手。加拿大外长在10月访印时强调要保障移民系统的“完整性”,印度则持续强调歧视问题。
![]()
当然,两国的外交状况只是一个诱因,主要还是印度移民太离谱了。
2023年,加拿大移民局查出1550份假录取通知书,绝大多数都指向了印度。一年后,2024年新系统一上马,1.4万份疑似伪造信件直接被揪出来,整个加拿大教育圈都炸锅了。
印度中介在这行里已经走成体系,不光是帮忙伪造材料,什么银行流水、成绩单、语言成绩、家庭关系证明,样样都能“套餐”式操作。
![]()
更有甚者,直接包办录取通知书,甚至规划后续移民路径,连“豪华版”都出来了,换算一下,一单能收十几万人民币。有的印度学生为了这张纸,付出不菲代价,最后还是梦碎加拿大。
这些人进去后,不是好好上学,而是转身进了黑工市场、申请难民身份,甚至直接失联。
数据一出,加拿大移民局直接坐不住了。今年8月,失联的印度学生已经到4.7万到5万,这不是个小数!这些人要么不上课,要么人直接消失,入境只是第一步,留学只是名头,说到底还是为了移民和赚钱。
![]()
加拿大以前对印度留学生挺“友好”的。2023年8月,拒签率只有32%,那会儿每4个人能有3人过关。
可到了今年8月,拒签率直接翻了一倍还多,74%直接被卡在门外。申请人数也直线跳水,从两年前的20900,一路跌到4515,只剩下原来的两成左右。
加拿大的驱逐力度也跟着升级。2025年前7个月,加拿大已经遣返1891名印度学生,基本追平了2024年全年1997人的纪录。要知道,2019年才625人,这六年里,力度翻了好几倍。
![]()
更有意思的是,同一时期,咱中国留学生的拒签率只有24%,对比太明显了。加拿大这波操作,明显就是“精准打击”印度申请人。印度大使馆急眼了,公开喊话称“印度学生是全球最优质生源”。
外人常以为留学生多了没什么坏处,毕竟国际生的学费是本地学生的两倍以上,对学校和地方财政都是利好。
![]()
但问题是,印度学生的方式不太一样。加拿大官方数据显示,印度毕业生中三分之一是“拖家带口”入境的,配偶拿工签、孩子享免费教育,但日常消费极少,赚的钱全都汇回印度。
更现实的是,这波人潮让多伦多、温哥华这些大城市的社会资源变得极度紧张。房价被推高,低端劳动力市场挤爆,本地年轻人买房难、找工作难,怨气自然越来越重。
民间舆论一边倒,抱怨“他们抢占资源却没贡献”,这也是政策收紧的社会背景之一。
![]()
加拿大高校确实靠着国际学费撑了不少年。滑铁卢大学的工程学院曾是印度学生的热门目的地,但近三四年里,这一群体降了三分之二。
里贾纳大学、萨斯喀彻温大学同样感到压力,部分依赖国际生的专业面临停办风险。
高校和政府之间的分歧也显现出来。大学希望多招国际生维持正常运转,政府却要控住移民规模。
![]()
滑铁卢大学副校长都公开承认,政策一变,学校生源结构就跟着变。短期内,学费收入减少、专业收缩,学校转型压力巨大。
其实,加拿大并不是唯一收紧印度学生签证的国家。美国在过去9个月里,吊销了大约6000份国际学生签证,其中印度学生最多。英国2025年签证发放量暴跌32%,印度学生签证减少上万。澳大利亚虽然嘴上说“全球标准”,但已经对印度六个邦的学生设限。
全球教育移民的“捷径”被堵住,西方国家的防线一夜间拉起。各国都发现,留学如果变成移民跳板,本地社会和就业就会出问题。印度留学生“假留学、真移民”模式已被集体识破。
对咱中国在外的留学生来说,有几点启示特别值得注意。
诚信永远是留学的底线。造假一时得利,群体信誉一旦砸了,想翻身太难。这不是哪一国的特殊问题,而是国际规则的基本要求。
![]()
留学的本质还是提升学术能力和专业水平,而不是“移民跳板”或者“赚钱途径”。眼下各国都在收紧政策,随时可能变脸,真正硬实力才是立足海外的底气。
形势变化太快,盲目跟风没有好处。咱中国一直提倡“求真务实”,出国留学更要踏实。政策风向随时可能变化,只有把专业学扎实,才不会被意外波及。
这场“封杀潮”会不会缓和?短期内看不到松动迹象。加拿大高校要寻找新生源,印度留学生也得重新规划人生。
![]()
留学产业损失的账单很难补上,信任重建需要时间。但全球范围内,留学政策的收紧会成为新常态,所有人都要未雨绸缪。
留学不等于移民,教育更没有捷径。政策会变,规则会变,但只要把本事练好,把诚信放在第一位,咱中国学生就不会被时代落下。
![]()
印度学生5万人失联的背后,是造假与功利的恶性循环,也是一次全球留学秩序的深度调整。全球教育竞争,咱中国要走的,是正道,是长远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