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加拿大对印度留学生实施封杀,5万失联事件引发关注

0
分享至



说起留学生群体的“突变”,很多人想到的还是前几年英国收紧学签那波操作。但加拿大这一次,来得更彻底。据路透社报道,今年8月,印度留学生拒签率冲上74%,一场全球关注的大地震,背后的故事比数字还要扎心。

为什么印度留学生这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和两国的外交状况脱不开关系。2023年,加拿大和印度的外交关系极速下落。当时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2023年9月指控印度政府,参与了在加拿大境内暗杀一名锡克教领袖,两国闹到互相驱逐外交官,气氛一下子降到零下。

这场政治风波,直接让留学生签证政策成了显眼的抓手。说白了,本来双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一旦有了借口,政策就能说收就收。

从2024年夏天开始,签证官对印度申请人全方位交叉比对,任何一点破绽都能让你被拒。

到了今年,加拿大新政府虽然表面上想修补关系,实际上并没松手。加拿大外长在10月访印时强调要保障移民系统的“完整性”,印度则持续强调歧视问题。



当然,两国的外交状况只是一个诱因,主要还是印度移民太离谱了。

2023年,加拿大移民局查出1550份假录取通知书,绝大多数都指向了印度。一年后,2024年新系统一上马,1.4万份疑似伪造信件直接被揪出来,整个加拿大教育圈都炸锅了。

印度中介在这行里已经走成体系,不光是帮忙伪造材料,什么银行流水、成绩单、语言成绩、家庭关系证明,样样都能“套餐”式操作。



更有甚者,直接包办录取通知书,甚至规划后续移民路径,连“豪华版”都出来了,换算一下,一单能收十几万人民币。有的印度学生为了这张纸,付出不菲代价,最后还是梦碎加拿大。

这些人进去后,不是好好上学,而是转身进了黑工市场、申请难民身份,甚至直接失联。

数据一出,加拿大移民局直接坐不住了。今年8月,失联的印度学生已经到4.7万到5万,这不是个小数!这些人要么不上课,要么人直接消失,入境只是第一步,留学只是名头,说到底还是为了移民和赚钱。



加拿大以前对印度留学生挺“友好”的。2023年8月,拒签率只有32%,那会儿每4个人能有3人过关。

可到了今年8月,拒签率直接翻了一倍还多,74%直接被卡在门外。申请人数也直线跳水,从两年前的20900,一路跌到4515,只剩下原来的两成左右。

加拿大的驱逐力度也跟着升级。2025年前7个月,加拿大已经遣返1891名印度学生,基本追平了2024年全年1997人的纪录。要知道,2019年才625人,这六年里,力度翻了好几倍。



更有意思的是,同一时期,咱中国留学生的拒签率只有24%,对比太明显了。加拿大这波操作,明显就是“精准打击”印度申请人。印度大使馆急眼了,公开喊话称“印度学生是全球最优质生源”。

外人常以为留学生多了没什么坏处,毕竟国际生的学费是本地学生的两倍以上,对学校和地方财政都是利好。



但问题是,印度学生的方式不太一样。加拿大官方数据显示,印度毕业生中三分之一是“拖家带口”入境的,配偶拿工签、孩子享免费教育,但日常消费极少,赚的钱全都汇回印度。

更现实的是,这波人潮让多伦多、温哥华这些大城市的社会资源变得极度紧张。房价被推高,低端劳动力市场挤爆,本地年轻人买房难、找工作难,怨气自然越来越重。

民间舆论一边倒,抱怨“他们抢占资源却没贡献”,这也是政策收紧的社会背景之一。



加拿大高校确实靠着国际学费撑了不少年。滑铁卢大学的工程学院曾是印度学生的热门目的地,但近三四年里,这一群体降了三分之二。

里贾纳大学、萨斯喀彻温大学同样感到压力,部分依赖国际生的专业面临停办风险。

高校和政府之间的分歧也显现出来。大学希望多招国际生维持正常运转,政府却要控住移民规模。



滑铁卢大学副校长都公开承认,政策一变,学校生源结构就跟着变。短期内,学费收入减少、专业收缩,学校转型压力巨大。

其实,加拿大并不是唯一收紧印度学生签证的国家。美国在过去9个月里,吊销了大约6000份国际学生签证,其中印度学生最多。英国2025年签证发放量暴跌32%,印度学生签证减少上万。澳大利亚虽然嘴上说“全球标准”,但已经对印度六个邦的学生设限。

全球教育移民的“捷径”被堵住,西方国家的防线一夜间拉起。各国都发现,留学如果变成移民跳板,本地社会和就业就会出问题。印度留学生“假留学、真移民”模式已被集体识破。

对咱中国在外的留学生来说,有几点启示特别值得注意。

诚信永远是留学的底线。造假一时得利,群体信誉一旦砸了,想翻身太难。这不是哪一国的特殊问题,而是国际规则的基本要求。



留学的本质还是提升学术能力和专业水平,而不是“移民跳板”或者“赚钱途径”。眼下各国都在收紧政策,随时可能变脸,真正硬实力才是立足海外的底气。

形势变化太快,盲目跟风没有好处。咱中国一直提倡“求真务实”,出国留学更要踏实。政策风向随时可能变化,只有把专业学扎实,才不会被意外波及。

这场“封杀潮”会不会缓和?短期内看不到松动迹象。加拿大高校要寻找新生源,印度留学生也得重新规划人生。



留学产业损失的账单很难补上,信任重建需要时间。但全球范围内,留学政策的收紧会成为新常态,所有人都要未雨绸缪。

留学不等于移民,教育更没有捷径。政策会变,规则会变,但只要把本事练好,把诚信放在第一位,咱中国学生就不会被时代落下。



印度学生5万人失联的背后,是造假与功利的恶性循环,也是一次全球留学秩序的深度调整。全球教育竞争,咱中国要走的,是正道,是长远之路。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能活多久看头发就能知道?专家:寿命长的人,头发会有这些特征

人能活多久看头发就能知道?专家:寿命长的人,头发会有这些特征

小舟谈历史
2025-10-11 09:16:14
巴菲特: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

巴菲特: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

百态人间
2025-11-06 05:50:03
买了66台苹果手机总价50多万!男子放在平台出租,如今租金拿不到,手机也要不回来

买了66台苹果手机总价50多万!男子放在平台出租,如今租金拿不到,手机也要不回来

潇湘晨报
2025-11-09 22:27:27
难得看见孙俪会有这种表情 眼神都拉丝了 改天他俩在一起吧 气死邓超

难得看见孙俪会有这种表情 眼神都拉丝了 改天他俩在一起吧 气死邓超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0 00:09:34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娱乐看阿敞
2025-11-08 18:12:39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9 15:38:34
注意!南京明年起禁止“蓝牌”电动两轮车上路,牌照更换攻略来了

注意!南京明年起禁止“蓝牌”电动两轮车上路,牌照更换攻略来了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1 01:02:18
22岁女生爱上57岁空巢老头,同居当晚女生干活停不下来:别离开我

22岁女生爱上57岁空巢老头,同居当晚女生干活停不下来:别离开我

今天说故事
2025-09-04 16:03:21
前国民党青年部副主任丁瑀攻击郑丽文出席白色恐怖秋祭追思大会

前国民党青年部副主任丁瑀攻击郑丽文出席白色恐怖秋祭追思大会

牛锅巴小钒
2025-11-10 09:28:39
老戏骨达式常现状:独居上海10年,女儿定居美国,85岁仍坚持上班

老戏骨达式常现状:独居上海10年,女儿定居美国,85岁仍坚持上班

归史
2025-11-10 13:36:08
三十万魔咒:中产的破产加速器

三十万魔咒:中产的破产加速器

大道微言
2025-10-31 10:35:47
200块一碗的天价麻辣烫,让老外重新认识中餐

200块一碗的天价麻辣烫,让老外重新认识中餐

酷玩实验室
2025-11-10 11:59:56
对华免签14天!亚洲最低调的国家,安全系数高,却只有1%国人去过

对华免签14天!亚洲最低调的国家,安全系数高,却只有1%国人去过

泠泠说史
2025-11-08 15:40:52
突然明白为什么对游戏越来越提不起劲了?看完网友回答我恍然大悟

突然明白为什么对游戏越来越提不起劲了?看完网友回答我恍然大悟

夜深爱杂谈
2025-10-17 20:07:18
它才是菜中人参,冬天包饺子好吃,鲜美多汁营养高,不懂吃真可惜

它才是菜中人参,冬天包饺子好吃,鲜美多汁营养高,不懂吃真可惜

阿龙美食记
2025-11-10 14:34:38
揭秘朝鲜金正恩早些年的日常生活:手机、香烟、饮料和饮食习惯!

揭秘朝鲜金正恩早些年的日常生活:手机、香烟、饮料和饮食习惯!

混沌录
2025-11-08 16:36:03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向日本索要任何道歉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向日本索要任何道歉

科学发掘
2025-11-02 07:57:50
德国外长:台海有事就是德国有事,我们不能容许暴力改变台海现状

德国外长:台海有事就是德国有事,我们不能容许暴力改变台海现状

墨山看客
2025-11-10 18:13:01
风向变了!2026年房价三大信号已明确!内行建议:买卖房做好准备

风向变了!2026年房价三大信号已明确!内行建议:买卖房做好准备

巢客HOME
2025-11-10 11:55:03
海哈金喜分享生活日常,3岁女儿活泼开朗,谈及梦想感动所有人

海哈金喜分享生活日常,3岁女儿活泼开朗,谈及梦想感动所有人

大眼妹妹
2025-11-11 02:28:29
2025-11-11 05:19:00
勇士军武闲谈
勇士军武闲谈
军武闲谈,代表的都是个人观点!
997文章数 6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培养学霸的方法,让他在学习里面找到爽感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时尚
房产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女人过了40岁穿衣别老气横秋,看看这些日系穿搭,得体又显瘦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教育要闻

高考地理中的特色民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