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妃子” 是一个网络梗,常用来形容西安等城市中穿着汉服或古装的年轻女性,她们的装扮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妃子的形象。这种称呼带有幽默和调侃的意味,通常用于描述街头巷尾常见的穿着汉服的人群,与 “民办” 一词结合,形成一种新奇的表达。
![]()
在今天的西安,不管是在商场、景区,还是在马路上、地铁里,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
![]()
提襦裙、摇团扇、绾青丝,满城尽带汉服妆,这座有着十三朝古都历史的城市,如今拥有了一个“汉服第一城”的新身份。
![]()
从永宁门登上西安城墙,一眼望去,齐胸襦裙、圆领袍、马面裙在风中轻扬。发髻上步摇轻颤的“贵妃”,手提鲤鱼灯笼的“公主”,与身后屹立六百年的古城墙构成一幅穿越时空的画卷。我下意识看了看自己的现代装扮,反而觉得有些“不合时宜”。
![]()
古都新景:汉服满城
漫步在西安街头,“三步一公主,五步一贵妃”的场景,在这里反复上演。你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穿越到了盛唐。特别是在大唐不夜城、钟楼广场、城墙脚下,汉服打扮的年轻人随处可见。
有外地游客就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来西安不穿一次汉服,总觉得旅程少了点什么!”
产业兴旺:美丽经济
西安的汉服热,催生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我上网查了一下,西安汉服相关企业达一千多家,占比全国近四分之一。
位于西安市新城区的陕西汉服交易中心,是西北首个汉服交易中心,展厅内集中展示了2000余款各式汉服。
走进西大街一家汉服馆,一排排精美的锦衣华服令人目不暇接。主播正对着镜头讲解妆造跟拍套餐,后台数据显示,上午4个多小时直播,销售额已突破1.5万元。每年‘五一’‘十一’假期以及寒暑假,都是营业旺季,有时一天营业额达3万元。
体验升级:沉浸盛唐
在大唐不夜城一家汉服馆,化妆师介绍说:“现在的年轻人讲究沉浸式体验和自我情绪价值的实现”。
这里的汉服体验价格从388元起,包含服装、化妆、道具等。化妆区忙碌异常,化妆师们根据顾客选择的汉服形制,打造相应的妆发。
有的人要唐风贵妃妆,腮红要扫在颧骨上方。有的人喜欢明制,眼妆得淡一些。而如今流行的复原妆颇为讲究,需要参考《簪花仕女图》《捣练图》等古代书画作品里的人物细节。
情绪价值:文化自信
来自湖北武汉的刘女士和女儿、母亲一起拍摄汉服照。对于汉服十分喜爱的她轻摇团扇说道:“穿汉服不是cosplay,而是和古人的一次对话”。
在西安,汉服不再是景区里的拍照道具,已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老人、儿童和青年人,外地游客或者本地居民,都成为汉服消费的主力军。
他们穿上心仪的汉服,在普通街区里自由行走、随时拍照,聊天、吃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暮色四合,大唐不夜城的灯笼次第亮起。穿汉服的年轻人们笑语盈盈,裙裾带起的微风中有衣香鬓影。
他们从开元商城前的广场,漫步到贞观文化广场的雕塑,再到大雁塔喷泉的两侧台阶上,最后消失在长安的夜色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