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点击上方图片回顾专栏往期内容
编者按
数字法院建设是司法领域实现全面数字赋能、全程预警监测、保障适法统一、提升司法质效的一场重塑性变革。2023年以来,上海法院以场景建设、数字建模为重点,大力推进数字法院建设,开创审判工作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上海数字法院》专栏持续关注数字法院建设,讲述我们如何通过数字改革向“数据”要质量、向“技术”要效率、全方位赋能人民法院工作的故事。
如果把案件执行比作战士打靶,
限高、失信措施便是重要“弹药”,
一旦“脱靶”,既浪费司法资源,
还可能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如何提高“打靶”精准度?
上海法院构建 “限高、失信适用规范应用场景矩阵”,以数字之力为执行工作装上“瞄准镜”,让强制措施精准落地。
数字聚“焦”:
小场景破解大难题
“法官,我已经不是公司法定代表人了,为什么还被限高?”
“法官,公司已经注销了,怎么最近我被限高了?”
“法官,公司债务已经清偿完了,限高什么时候能解除?”
限制高消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执行阶段的高频强制措施,为解决前述因信息不同步、执行措施适用不精准引发的问题,在数字法院建设过程中,上海法院提出了新解法。
![]()
图片源自网络
“您正在办理的案件,可能存在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变更的情况,请注意核实。”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谢蕾在查阅执行案件电子卷宗时,一条弹窗信息跃然屏上。
原来,案件触发了“被限高法定代表人与工商登记法定代表人不一致提示预警”应用场景。
经查询,法官确认被执行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结合案情,最终对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采取限高措施,促成案件顺利执行。
“被限高法定代表人与工商登记法定代表人不一致提示预警”场景,正是规范限高、失信措施的“小场景”之一。
矩阵构架:
四维校验“瞄准镜”
导致限高、失信对象错误的情形复杂,单一应用场景的预警能力相对有限,上海法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为制度根基,围绕限高、失信措施的采取、变更及解除等情形,打造出涵盖“适用对象”“程序正当”“行为限制”“善意文明”四维场景的 “限高、失信适用规范应用场景矩阵”。
矩阵下设对象适格、及时解除、特殊情形不得采取等二级标签,全方位、多角度地对限高、失信措施的规范性、适格性进行校验。
为实现精准指引,上海法院设计一至三级标签,将散落的法律规定聚拢成一幅脉络清晰、指向精准的 可视化思维导图,形成了从粗放到细化、从抽象到具体、从概括到精确地识别限高、失信人员主体适格的场景矩阵模型。
精准“打靶”:
跑出执行质效“加速度”
场景矩阵的核心在于构建规范文件与多种单一场景之间的协同映射机制。该机制能够根据规范文件的变化动态调整场景矩阵内容,这正是上海数字法院建设顺应审执需求、追求与时俱进的体现。
![]()
图片源自网络
未来, “限高、失信适用规范应用场景矩阵”将持续为执行法官采取限高、失信措施提供精准导航:
风险提示更靠前。通过跨领域数据碰撞,在采取执行措施前主动提示风险,从源头减少限高、失信对象错误案件,让司法资源用在“刀刃”上。
人文关怀更全面。将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嵌入场景规则,对“校园贷”在校生等特殊群体自动标记提醒,实现“刚性执法”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措施解除更及时。限高、失信措施的适格性,不仅存在于措施采取之时,还在于措施解除时,动态监测债务清偿、企业破产等法定解除事由,触发相关条件后,第一时间向法官推送预警,确保措施解除与法定条件实时同步。
从一线需求中来,到实践应用中去。“限高、失信适用规范应用场景矩阵”既是上海数字法院建设的创新成果,更是司法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生动范例。随着规则库持续优化、场景链不断拓展,这枚数字“瞄准镜”将愈发精准,以科技赋能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
本期作者
闻强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
![]()
来源丨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
高院供稿部门:执行局、审判管理办公室
文字:闻强
责任编辑:姜叶萌、邱楚扬、周易培
编辑:左雨欣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上海高院”公众号 ▴
上观号作者:浦江天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