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前言
2025年4月,联合国报告苏丹人道危机已达“灾难级”,超1300万人流连失所!
这场持续两年半的内战,死亡人数早已超过俄乌和加沙之和,可我们的手机屏幕上,几乎没有它的位置。
百万人的哀嚎,为何全球听不见?这场战争悲剧为何会被静音?
![]()
作者-常
百万人在哀嚎,世界却按下了静音键
快反部队围了整整18个月,城早就破了,可世界仿佛集体失了忆,法希尔最后一所运作的妇产医院,遭到了蓄意反复的攻击,超过460名孕妇和家属,就这么在病床上被屠杀了。
士兵们进城后,对特定族裔的平民展开了挨家挨户的“清洗”,超过2000条鲜活的生命,瞬间化为乌有。
侥幸逃出来的人们,正在沙漠里徒步跋涉,联合国说,短短两天就有2.6万人逃离,他们严重脱水、浑身是伤,内心充满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
更可怕的是饥饿,这并非因为没有粮食,而是因为冲突双方,都在拿人道主义援助当作战术武器,他们抢劫、封锁救援车队,把饥饿当成了最可怕的杀人利器。
英国那边推测,实际死亡数字可能接近百万,这个冰冷的数字,丝毫不比俄乌战争少,很多人可能会问,既然这里重武器不多,怎么会死这么多人?
那你是不了解非洲,这里的人做起事来特别野,听说过卢旺达大屠杀没?三个月一百多万人被害,就是一种用来割香蕉的砍刀。
砍刀两个月都能砍死百万人,苏丹内战再怎么着也有大量的AK47,效率没翻倍已经很收敛了。
![]()
世界卫生组织和无国界医生的救援人员,是冒着生命危险,在通讯几乎断绝的情况下,才把法希尔医院惨案的消息传出来的。
当一场屠杀没有画面、没有视频、没有幸存者的哭喊直播时,它在公众的脑海里,就几乎等于没有发生过。
苏丹自1956年独立以来,就鲜有安稳日子,十几次兵变,冲突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常态,他们不是支持谁,只是在绝望里找个能活下去的依靠,这就叫乱世生存法则。
![]()
医院的系统也彻底崩溃了,苏丹百分之八十的医院已经关闭,剩下那点为数不多的,也缺医少药,一点小病随时可能演变成绝症。
生孩子更是成了一场生死赌博,关键是那边还特别能生,生育率高得惊人,乱世里夭折率更是离谱。
超过八百万人流离失所,这个数字最近又更新到了一千万以上,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流离失所危机,没有之一,每四个苏丹人,就有一个在逃难,去乍得和埃及的难民超过了百万。
联合国发出的募捐呼吁,大部分都没有得到兑现,富国们都觉得这里是个无底洞,投进去的钱打了水漂,关键是没有任何回报。
![]()
地缘无价值则无人问津,冷酷的生存法则
苏丹不是乌克兰,它不在北约的边界上,牵动不了欧洲的安全格局,它也不是世界粮仓,搅不动全球的能源和粮食价格。
它更不是加沙,不牵动中东石油的稳定,更不牵动全球犹太裔的敏感神经,说到底,苏丹在大国战略家的眼里,不够格,它只是个“角落”里的麻烦。
![]()
苏丹这俩主角,布尔汉是苏丹武装部队的总司令,达加洛是快速支援部队的头头,这俩人本来是搭档,2019年苏丹老百姓推翻了前总统巴希尔,两人联手接管了权力。
巴希尔时代,两人都在达尔富尔镇压叛乱,布尔汉管着正规军,达加洛带的金戈威德民兵后来改组成了快速支援部队,有十万人马,装备相当精良,还控制着金矿和边境贸易。
苏丹的黄金多,年产八十吨以上,快速支援部队几乎垄断了大半的黄金出口,这些钱直接进了他们的腰包,用来买武器、发军饷。
![]()
2019年政变后,苏丹本来要转向文官政府,国际社会也帮忙调解,好不容易在2022年签了框架协议,要把两支军队合并,快速支援部队得融入正规军里。
可达加洛不干,布尔汉又坚持要统一指挥,谈来谈去谈不拢,到了2023年初,两人干脆公开撕破了脸,在媒体上互相指责对方,埃及和沙特试着拉和,也没成。
4月14日,零星的冲突爆发了,第二天,全面开战,快速支援部队先动手,袭击了喀土穆的军营,苏丹武装部队则立刻用空军进行了猛烈的回击。
![]()
仗打得也很残酷,快速支援部队擅长巷战,正规军有空军和重武器,双方在人口上千万的首都里,用重炮对轰,用战机往下扔炸弹,近距离就用砍刀互砍。
整体来看也没啥战术,就是乱糟糟地打来打去,也没什么固定的战线,双方互有胜负,陷入了长期的拉锯战。
这场战争的持续,背后全是外部势力在拱火,布尔汉有沙特、土耳其和埃及帮忙,达加洛这边,则有瓦格纳和阿联酋撑腰,哪边要是呈现出劣势,支援立刻就上来了,所以这仗打了这么久,还没结束的态势。
![]()
注意力经济下的残酷筛选,我们都是共谋
1956年苏丹独立时,英国人把一个统一国家的政权,几乎完整地交给了北方人,这就等于给这个国家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南方人觉得:“我们被出卖了,我们先是被英国人殖民,现在又要被北方人殖民。”所以,苏丹独立庆典的香槟还没喝完,第一次内战就爆发了。
这场仗从1956年断断续续打到了1972年,死了整整五十万人,和平并没持续多久,1989年,一个狠人通过政变上台了,他就是奥马尔·巴希尔。
![]()
巴希尔是个极端的伊斯兰主义者,他上台后立刻在全国强推伊斯兰教法,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南方的基督徒和那些信仰原始宗教的部落。
于是,第二次内战爆发了,这次打得更为惨烈,从1983年一直打到2005年,死了整整两百万人,并最终导致了2011年南苏丹的分家独立。
但巴希尔的“杰作”,还远不止于此,就在他忙着在南方打仗时,他的后院——西部达尔富尔地区,也起火了,这就是理解今天这场内战的“钥匙”。
![]()
达尔富尔的情况和南方很像,当地的黑人受够了喀土穆的压迫和歧视,在2003年发动了起义,巴希尔又想去镇压,但他手里的“苏丹武装部队”,这时候却开始“摸鱼”了。
巴希尔想出了一个阴毒但又“高效”的办法:“以夷制夷”,他看中了达尔富尔地区的另一股势力——当地的阿拉伯裔牧民,这些人常年为了抢水、抢草场,和当地的黑人农耕部落械斗。
巴希尔的操作是,给这些阿拉伯牧民发钱、发武器,还给了他们一个响亮的名分,于是民兵组织金戈威德诞生了,字面意思就是“骑在马上的恶魔”。
![]()
和平是奢侈品,守护它需要对抗遗忘的本能
打仗最倒霉的永远是老百姓,苏丹官方说只死了几万人,可这数据从开战后就没怎么更新过,英国那边推测,实际死亡数字可能接近百万,丝毫也不比俄乌战争少,而且这里死的大部分都是平民。
俄乌那边死的军人多,苏丹这儿,老百姓夹在中间,最是凄惨。
医院百分之八十都关门了,就算没关,也缺医少药,一点小病都可能要人命,生孩子更是一场赌博,关键是那边还超级能生,在乱世里更是惨。
饥荒正在逼近,五百万人饿着肚子,儿童营养不良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四十。
![]()
去乍得和埃及的难民,加起来超过了百万,联合国警告说,援助根本不够,募捐也没人理,富国们都知道这里是个无底洞,投了钱进去,也改变不了战局,关键是没有任何回报。
对整个世界来说,只要战火不烧到邻国,不影响红海的主航道,大家就可以装作没看见,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当兵是唯一的收入来源,不是为了什么主义也不是忠于谁,只是为了换一口饭吃。
你住在谁的控制区,就得听谁的话,谁控制了金矿和走私路线,谁就能提供工作机会,谁控制了政府体系,谁就能发薪水。
![]()
双方都在卖力地宣传,苏丹武装部队说对手是野蛮的土匪,快速支援部队则说对方是腐朽的旧势力,在通讯被切断的地区,老百姓能听到的,只是控制者想让他们听到的那一面。
等到谁家的一个孩子死在了战场上,这家人就很可能彻底死心塌地地跟上了其中一方,仇恨和恐惧,成了最好的兵源。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习惯,苏丹自打独立以来,就没过过几天安生日子,军事统治成了常态,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冲突和战争是他们知道的唯一常态。
![]()
长期的动荡让一部分人产生了一种扭曲的依赖感,既然无论如何都没有好日子过,那不如维持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至少还能提供一点可怜的安全感,万一这边打赢了,将来还能跟着分一杯羹。
所以,老百姓所谓的“支持”,本质上是在极端环境下的一种生存策略,就像一个溺水的人,绝望地想抓住任何能让自己漂浮起来的东西。
这无关对错,只关乎活着。
![]()
结语
我们总以为信息自由,却不知自己活在一个被精心筛选的世界里,苏丹的悲剧,是我们每个人认知盲区的一面镜子。
未来,“被遗忘的角落”只会越来越多,对抗这种系统性的冷漠,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公民素养。
下一次,当你刷到苏丹这样的新闻时,请多停留一秒,你的关注,或许就是打破信息黑洞的第一束光。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