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休闲渔船载着满船游客缓缓驶出,钓竿齐刷刷抛向海面;傍晚时分,刚靠岸的渔船旁围满了人,游客举起刚钓的渔获拍照,转身走进海鲜餐厅现钓现做;滨海特色民宿前,拖着行李箱的游客正在打听赶海路线……这一幕幕场景,正是海南省临高县休闲渔业旅游红火的写照。
![]()
地处海南西北部的临高县,拥有116.84公里海岸线、674平方公里海域与7个天然渔港。近年来,临高凭借禀赋丰厚的暖水渔业资源,将休闲渔业作为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从渔民转型、业态创新到链条延伸,一步步探索出了产业兴、渔民富、生态美的蓝色经济新路径。
从撒网捕鱼到带客海钓
“以前靠一艘小船放网抓鱼,赶上鱼少的时候,忙活半月也没多少收成。现在我们通过带游客出去钓鱼,每月稳稳拿两三万元,不用再拼着命出海,还有更多时间陪老婆孩子。”在临高县调楼镇抱才村的码头边,正在擦拭钓竿的渔民彭昌进,高兴地说起转型后的日子。
过去,临高不少渔民和彭昌进一样,干了一辈子传统捕捞,对“靠天吃饭”的艰辛深有体会:不仅出海时间长,风吹日晒,遇上风浪天气没捕到鱼也不敢轻易返航,燃料和人工成本都得自己扛。近年来,近海渔业资源变化,加上环岛旅游公路通车带来新机遇,不少渔民正愁生计时,当地休闲渔业的兴起为他们打开了新出路。
调楼镇是临高的渔业大镇,拥有调楼、抱才、黄龙、武莲等4个优良渔港,截至今年10月底,调楼镇渔业产量达11.9万吨、产值达14.7亿元。“我们以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条件为抓手,围绕‘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以海钓活动为主的休闲渔业,目前已引进两家海钓企业,拥有海钓船13艘。”调楼镇镇长王永金介绍道,下一步将围绕抱才海钓项目,打造邻昌礁赶海体验项目、深海养殖牧场投喂项目、传统网捕项目、开发伴手礼4个休闲渔业项目消费场景,不断丰富休闲渔业业态。
![]()
想转型的渔民不少,但“会撒网不会服务”的难题却普遍存在,缺乏客源、海钓技能不足等都让一些渔民犹豫不决。为了帮助渔民跨过“转型坎”,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主动搭起“帮扶桥”:企业里的年轻人指导渔民讲解海洋故事、保障海钓安全、推荐特色海鲜等服务技巧,临高县农业农村局联合海南省休闲渔业协会开展休闲渔业从业渔民素质专题培训,企业还通过自媒体发布海钓日常、人文风光,把客源引到码头边。
如今,越来越多渔民吃上了休闲渔业的“旅游饭”。“我们将休闲渔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探索出‘基地带动、渔村赋能、农民增收’的融合发展路径。”临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赵未介绍,依托沿海村落的自然资源优势,打造美丽渔村。东英镇博纵村目前已发展19家滨海民宿,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为游客提供了住宿选择;各休闲海钓基地优先吸纳转产渔民就业,美夏国际休闲海钓运动中心、海南百川休闲渔业基地、临高县全勺休闲海钓俱乐部和海南安悠海钓联盟中心等休闲海钓基地共吸纳21名转产渔民就业,让渔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从单一海钓到多元融合
临高的休闲渔业,起步时也踩过“同质化”的坑:游客来了只海钓,半天就结束行程,留不住人;单纯依赖天然渔场,渔获不稳定影响体验,回头率上不去。“不能只靠‘钓’吃饭,得让游客来了有得玩、有得住、有得吃,愿意待上两三天。”当地企业找准痛点,各出“妙招”,逐步探索出了差异化发展路径。
![]()
临高县全勺休闲海钓俱乐部通过打造人造珊瑚礁盘钓场和风力发电塔群钓场,摆脱了对天然渔场的单一依赖。“这两种钓场鱼种丰富、聚鱼效果稳定,不管旺季淡季,客人都能钓上鱼。”临高县全勺休闲海钓俱乐部负责人杨明通介绍,11艘运营船还实行“半日轮转”,上午、下午各一趟,日接待能力达140人,通过自媒体精准引流,不少省外游客专门冲着“双礁海钓”来。
海南百川休闲渔业基地则走“一站式服务”路线,主打“度假海钓,天天出航”纯玩海模式。不仅带游客出海钓野生鱼、赶海拾贝,还配套了蓝色之海民宿提供住宿、餐饮、娱乐。
“临高发展休闲渔业有海岸线、良港、‘临高哩哩美’非遗等资源优势,我们以三大抓手整合资源促文旅融合。一是发展滨海民宿群,大力推动博纵村、昌拱村等渔村发展滨海文化民宿、海鲜餐厅等业态;二是着力打造赶海文旅IP,充分利用浅海滩涂资源,组织策划赶海音乐节等赶海主题活动;三是借助美夏国际休闲海钓运动中心举办赛事,提升知名度。”临高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党组书记陈圣灵说,整合资源促进休闲渔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既能做活文旅产业,有效带动旅游消费增长,又能推动渔民从传统捕捞向旅游服务转产,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
目前,临高已建成4个休闲海钓基地,获批31艘休闲渔船指标。随着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临高休闲渔业的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渔旅融合的业态也在持续丰富,推动渔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联动。
休闲渔业品牌走向全国
近年来,临高将休闲渔业作为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为打响休闲渔业品牌,临高从政策、基建、活动三个维度协同发力。
政策层面,临高出台了《临高县休闲渔业管理办法(试行)》《临高县休闲渔业(海钓)行为规范与准则(试行)》等系列规范性文件,为行业发展划定标准、保驾护航。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临高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模式,政府投入资金建设码头、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企业负责引入专业团队开展海钓赛事组织、游客接待服务等,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活动层面,临高连续举办3届开渔文化节、3场全国及区域性重要海钓赛事,进一步提升临高在全国休闲渔业领域的知名度。此外,临高还着力打造博纵村至和新村滨海民宿带、日出公园等美丽渔村网红打卡地。
在休闲渔业领域,临高正加速崛起成为海南渔旅融合新标杆。临高县委书记唐守兵表示,下一步,临高将围绕“提质、扩能、增效”,推进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新盈中心渔港和抱才渔港40个休闲渔船泊位的规划建设,持续推动“渔业+旅游”模式创新,结合临高风电资源优势,开发“风电观光+海钓体验”特色线路,丰富业态供给。同时,加大对休闲渔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逐步扩大休闲渔船规模,并通过“渔业+体育+旅游”等方式,举办更高规格的海钓赛事活动,让临高休闲渔业品牌走向全国,助力渔港经济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姚良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