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妈妈,正确概念指的是,陪学生读书的妈妈。一般,学生读中学的时候,会出现学校离家很远,又不想住校的情况。
妈妈会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每天给学生做饭,陪他读书,开导考前紧张的情绪。是妈妈牺牲自我,换来学生顺利成长的伟大身份。
但是,随着几条“臭鱼”的出现,陪读妈妈这个词,开始被污名化,甚至到了没眼看的程度,让人三观尽毁。
![]()
“除了鬼,什么都见过了!”陪读妈妈开始“污名化”,太毁三观!
宝妈和老公聊天,忽然被老公问,知不知道陪读妈妈,现在被“污名化”的厉害。宝妈不理解,一个陪读妈妈,有什么被污名化的。
最开始,特意朝着坏的方向想,是不是溺爱孩子,惯出了一些坏毛病,娇生惯养。是不是不上班,给家庭增加了很多经济负担。
![]()
但了解之后才发现,和“污名化”的陪读妈妈比,这些“坏习惯”,都不算什么,毕竟,这还是正常人能想出来的。
真正让“陪读妈妈”污名化的行为和词汇,是看到会让人“毁三观”的程度。怎么也没想到“回老家”还能被这么用。
但笔者相信,这必定是很小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群体。哪有妈妈不爱孩子的,怎么忍心看着孩子就这么长歪了?
![]()
所以,这是一小部分人的问题,和陪读妈妈没有关系,不要把陪读妈妈这个词,污名化。一位网友说,她就是陪读妈妈,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
孩子上学后,她还会打两份工,一个月能赚六七千块钱。既照顾了孩子,也实现了经济上的自由。
陪读妈妈不说多伟大,但绝对是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孩子和家庭上,不应该被几条臭鱼,坏了名声。
![]()
陪读不是满足学生的所有需求,妈妈也需要不断学习进步
尝试从极少数母亲的角度出发,她们成为“陪读妈妈”的初衷,应该是照顾好学生的生活,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情绪很容易崩溃。
在学校食堂吃的不是很好,在学校的宿舍,可能也睡不香。于是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让学生每天都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晚上睡个安稳觉。
![]()
可渐渐地,“陪读妈妈”发现,青春期的学生各方面压力都很大。就出现了对各种要求都满足的情况,慢慢的,就走歪了。
其实,高中生看起来很大了。但是非观,价值观并不成熟。家长的陪读,不仅仅是满足需求,还有肩负教育的责任。
教育他高中时期学习最重要,教育他为人处世的方法,教育他什么事情是可以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的。
![]()
家长和老师一样,对学生不应该有求必应,而是要有自己的准则和底线。及时把学生从歪路上拽回来,而不是顺着学生的歪路,家长也一起走上去。
学生和家长相处的过程,是要博弈的。哭闹,不学习,不吃饭,都是学生的武器。这是从小到大学会的,拿捏家长的方法。
家长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随便被拿捏,那后果就不堪设想。这不仅仅是“污名化”的问题,更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后,三观不正,会被歧视,疏远,甚至无法生活的开端。
![]()
学生觉得家长可以接受的事情,外人就可以接受。对人对物的观点,都会和大众产生偏离,时间久了,自然会被排挤嫌弃。
所以,如果真的爱孩子,及时止损,积极矫正,不要和还不懂事的人一起堕落,这比溺爱还可怕,希望有些家长,能及早意识到。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