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亮丽的蚕丝线,在灵巧的手指间缠绕、跳跃,经过劈绒、勾条、打尖、传花、粘花等大大小小十几道工序,一朵朵摇曳生姿的传统“绒花”在“长安汉唐妆造师”的手中诞生……日前,在陕西省宝鸡市举办的“2025陕西省劳务品牌交流活动”中,一项项堪称“神奇”的手工传承技艺引得观展者纷纷驻足。
从“长安汉唐妆造师”到“吴堡挂面匠”“陈仓社火工匠”“千阳绣娘”……“十四五”以来,陕西将建设劳务品牌作为拉动就业增长、促进群众增收的关键一招,精心培育特色鲜明、带动性强的“三秦系列”劳务品牌158个、劳务品牌引领单位202家,累计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近400万人,产生经济效益达6000亿元。
此次参会展示的劳务品牌,正是从这158个品牌中遴选出的,在一展风采、寻求合作的同时,也呈现出陕西依托劳务品牌引领农民创富增收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陕西各地结合区域特色、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劳务品牌。实施劳务品牌培育工程被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省委民生实事项目清单。
响当当的“吴堡挂面匠”劳务品牌,正是在政府引导扶持下,迅速发展壮大的典型代表。
“吴堡县手工空心挂面历史悠久,形成了完整的工艺体系和独有的膳食文化,被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堡县挂面哥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郭荣亮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吴堡挂面匠”同“石匠”“木匠”等职业类似,是吴堡县独特的劳务工种。
然而,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手工空心挂面制作技艺几近失传。为使非遗技艺得以传承,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全民创业板块单列专项资金,连续对挂面加工产业进行扶持,同时依托以“挂面哥”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启动“吴堡挂面匠”技能人才培训。
“几年下来,‘吴堡挂面匠’劳务品牌先后培训挂面匠1200人。”吴堡县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杰介绍,县里组织技能大师、高校学者、生产厂家负责人及行业协会专业人士集体攻关,制定出了吴堡手工空心挂面的“2.0生产标准”,严格按照和面、醒面、搓条等12道工序进行培训,还搭建起免费的就业供需平台,“往往是培训还没结束,学员就被争聘一空”。
“传承一项技艺、带动一批企业、做强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成为“吴堡挂面匠”劳务品牌的生动写照。截至去年年底,吴堡已发展壮大13家大中型挂面加工企业、100余户生产户,“吴堡挂面匠”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超2000人,全县挂面年产量达到8400吨,产值超亿元。
在省级层面,陕西出台相关文件,在劳务品牌“培育、壮大、培训、宣介、奖补”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也使得“蓝田厨师”“西岐名吃”“旬阳建工”“杨凌农技师”“安康家政嫂”等一批各地着重培育的劳务品牌发展壮大。
“我们为劳务品牌做培训、办比赛、定标准、考证书,不是为了多一张纸,而是为了真正把服务做专业、把体验做温暖。”在“留坝民宿管家”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书与田”民宿主理人谭悦看来,只有不断提升专业水准和严格行业规范,劳务品牌的发展才能得以长远。
这样的看法,与陕西“推进技能培训,提升劳务品牌质效”的思路不谋而合。近年来,陕西各级人社部门按需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式培训,完善劳务品牌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同时组织技能大赛、线上线下品牌展示、专场招聘会等多种活动,累计134万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取得高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者3.4万余人。
“我们累计开办的300余期技能培训,让大多都是来自农村的家政员队伍达到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水平,不但填补了榆林市高端家政服务市场的空白,也使劳动者的收入大幅提升。”主导推动“塞上驼城家政人”劳务品牌培育的榆林市家庭服务协会负责人安晓娟介绍。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一个个特色劳务品牌的打造,帮助越来越多的普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走上稳定脱贫、就业增收的新路径。
在安康市紫阳县,“紫阳修脚师”品牌培育修脚企业130余家,在国内外开办的修脚店面达2.4万家。品牌的发展还带动了中草药种植、鞋垫、袜子等配套产业的兴起,形成了“服务+制造+种植”的全产业链条,综合年产值超308亿元。
在宝鸡市岐山县,“西岐名吃美食师”品牌依托岐山“陕菜之乡”“中华名小吃”等金字招牌,培育西岐名吃名品500余个,年经济产值突破171亿元。
在西安市高陵区,“高陵汽车工匠”品牌依托当地汽车产业集群,与多家龙头企业紧密协作“工学一体”,累计培训、输出汽车类人才3万余人,其中约60%直接进入汽车企业。
在汉中市南郑区,“汉中藤编师”劳务品牌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工坊+电商+研发”矩阵实现“非遗变现”,每年产出的约48万件手工制品走出国门,带动5000余名匠人年创产值9000万元……
借助东西部地区协作,陕西还携手江苏,充分发挥“丹凤厨工”“商南技工”等知名劳务品牌的示范作用,带动陕西劳动者到江苏就业创业。目前,陕籍劳动力在苏就业参保28.9万人,农民工23.8万人,成为两地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
“到‘十四五’末,陕西基本实现‘一县一品牌’,劳务品牌成为促进陕西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金名片’。”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蔡钊利表示。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