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这首诗大家可否读过?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佳作,从诗句当中,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美酒,还能感受到立冬时节的初寒,以及万物的静谧。在古人看来,立冬的到来,代表的就是秋尽冬来。作为四时八节之一,古人对这样的日子,极其的重视,那么它又有什么样的说法呢?
![]()
民间一直流传着“早立冬凉飕飕,晚立冬暖烘烘”,11月7日立冬,今年立冬是早还是晚?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这句农谚呢?
什么是“早立冬”和“晚立冬”?
立冬分为早晚,有两种划分的方法,一种是立冬交接的一个时间,还有一种就是立冬在农历月份中的日子,所以一个是按照时辰来划分,还有一种是按照月份来划分,但是笔者认为,按照月份来划分更加的合理。
![]()
某一天的天气,对冬天的影响毕竟是有限的,但是按照月份来划分的话,说的就是整体的一个趋势,那么对于冬天的天气,自然就会有一个好的预判。
所以笔者认为早立冬,指的是立冬节气出现在农历九月。古人认为,如果冬天来得“早”,即农历九月就进入了冬令,便是“早立冬”。
所谓的晚立冬,指的是立冬节气出现在农历十月。如果立冬在农历十月才到来,便是“晚立冬”。
这个便是月份的一种划分,它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趋势,2025年立冬节气在公历的时间是11月7日,但是是在农历的九月十八,也就是说是九月立冬,那么按照传统的一个说法,今年就是典型的“早立冬”。
![]()
立冬到了之后,天气的一个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
立冬最为核心的一个特征,“水始冰,地始冻”。此时,北方地区气温显著下降,水开始结冰,土地也开始上冻;而南方地区则可能会出现一个“十月小阳春”的情况,有一股回暖之势,但早晚温差加大,凉意渐深。
![]()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立冬都是在告诉我们,万物进入到了休养收藏的一个季节,此时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一个开端。
民间谚语“早立冬凉飕飕,晚立冬暖烘烘”如何理解?
如果是“早立冬”(在农历九月):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天可能会比较寒冷。因为节气提前,冷空气也来得早,整个冬季的低温时间可能会更长,让人感觉“凉飕飕”。今年就是典型的早立冬,所以冬天会比较的寒冷,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及时的添置新衣。
![]()
当然如如果是“晚立冬”(在农历十月):则预示着冬天可能会相对温暖。因为节气推迟,寒冷的开始时间也相应延后,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可能偏高,让人感觉“暖烘烘”。但是显然今年不属于十月立冬。
根据民谚的一个说法,今年是九月十八立冬,也就是典型的早立冬,立冬来的比较早的话,冷空气就会提前,就拿南方来讲,很多地方,已经是出现了明显的降温,而所谓的小阳春,很多地方都没有出现,这也说明,天气的一个多变,如今寒风起,万物藏,是时候添衣保暖,温补养生了。
![]()
不管最后这个冬天,是否和想象中说的那般寒冷,还是出现了气候的反转,在这个时候,我们都要注意天气的一个变化,顺利度过秋冬交接,人也才会更加的舒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