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之一。那么问题来了,把二氧化碳“关起来”,总共分几步?
最近,挪威尝试回答了这个问题。今年夏末,全球首个全链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在挪威投入全面运营,陆续运抵的二氧化碳开始注入挪威西部北海的海底储层,并永久封存。
这里,被媒体形象地称为“碳坟场”。
其实,近年来欧洲不少国家都在推进碳捕集与封存项目,而挪威凭借优势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和财力,率先实现项目的商业化落地。
怎么才能把二氧化碳“关起来”?
全球首个全链条碳捕集与封存项目——“长船”(Longship)经过近5年建设,于今年6月中旬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竣工;8月中旬,运营方宣布,第一批捕集的二氧化碳已开始注入海床。
根据挪威官方信息,该项目现阶段正在执行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首先,在奥斯陆一个垃圾焚烧厂和布雷维克一家水泥厂进行二氧化碳捕集;然后,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通过船舶运输至海上平台,由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壳牌集团和道达尔能源公司联合成立的运营方北极光公司将二氧化碳注入挪威西部城市卑尔根附近深达2600米的海底地质层进行封存。
海底封存二氧化碳就像“把二氧化碳关进海底” ,先把捕集来的二氧化碳加压并运至海上封存平台,然后注入海底地层中,将二氧化碳与大气和海水隔离。二氧化碳被深海地层封闭后,会逐渐溶解、吸附、矿化,从而实现永久封存,不再成为温室气体。
挪威政府介绍,在“长船”项目的第一阶段、即2028年前,每年可封存150万吨二氧化碳;2028年后第二阶段的封存能力将提升至每年500万吨。
这一项目总投资高达340亿挪威克朗(约合33.8亿美元),是挪威迄今规模最大的气候投资项目。挪威能源大臣特里耶·奥斯兰将之赞誉为“碳捕集与封存领域的全球性突破”。
为什么是挪威?
专家分析认为,油气大国挪威的资源禀赋和海床特点使其有充分条件推进碳捕集和封存产业的发展。同时,挪威政府提供财力支持和法规保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
挪威是欧洲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第11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挪威为满足欧洲能源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油气行业为挪威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但也释放了大量温室气体。
得益于地理特点,挪威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拥有较大的二氧化碳封存潜力。根据挪威石油管理局数据,挪威封存二氧化碳的潜力约700亿吨,按当前的年排放水平计算,相当于挪威未来160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政府推动下,挪威于1996年开始尝试进行二氧化碳海底封存,启动了全球首个离岸工业碳捕集与封存项目“斯莱普纳”。2014年,挪威首次发布“长船”项目计划,并在进行可行性、概念和前端工程设计研究后,于2021年启动建设。碳捕集与封存的商业模式特点是市场成熟度低、风险高、回报低,为推进该项目,挪威政府用石油收入为项目投入大量资金,并降低了企业参与建设项目的准入门槛,提升了项目建设效率。
其他国家能复制吗?
作为全球首个全链碳捕集与封存项目,“长船”项目在政府支持、商业运营、风险分担等方面获得的经验教训,可为其他国家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首先,项目通过政府补贴建设,借助商业模式推动运行。2023年,“长船”项目北极光公司先后与丹麦、荷兰企业签署协议,计划每年从丹麦2个沼气发电厂捕集和储存43万吨二氧化碳,从荷兰一家化肥工厂捕集和储存80万吨二氧化碳,协议拟从明年开始陆续执行。2025年3月,北极光公司又与瑞典斯德哥尔摩能源公司签署为期15年的合同,自2028年起每年处理最多90万吨生物源二氧化碳。
鉴于“长船”项目目标客户群体囊括水泥、钢铁、炼油、化工和化肥等一系列担负碳配额减排指标的欧洲企业,该项目未来商业前景广阔。
其次,政府专门机构负责统筹管理。由于碳捕集与封存标准体系十分复杂,涉及多个国家的企业、多种执行标准以及多个监管机构,挪威政府专门在能源部旗下设立了国有企业Gassnova,作为二氧化碳处理产业项目和技术发展的“整合者”。
另一方面,碳捕集与封存产业监管框架方面仍有待完善,以便为运营企业有效“减负”。专家表示,“长船”项目的建成投运,证明了碳捕集与封存产业在商业模式上的可行性,也为后续项目树立了标杆。如何继续推动降低成本、完善配套法规并加强运营管理,是碳捕集与封存项目能否从“补贴依赖”走向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关键。
原标题:《“碳坟场”,是怎么回事?》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高飞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新华国际头条 伍之管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