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元1062年,两支北欧舰队云集于瑞典海岸,在并不宽阔尼桑河上爆发激战。其中一方是丹麦国王埃斯特里森,而胜利者则是来自挪威的哈拉尔三世。
他们可能都不会想到,这场看似平常的领地争夺,竟会成为整个维京时代的血色落幕。
![]()
青年时代的哈拉尔德 就在北欧掀起内斗
早在1030年,十五岁的哈拉尔德与同父异母兄弟奥拉夫联手,企图夺取挪威王位。但在斯蒂克勒斯塔德战役中溃败,被迫向东流亡至基辅罗斯。随后辗转至君士坦丁堡,成为大名鼎鼎的瓦良格卫队成员。由于作战勇猛,他在希腊的晋升速度极快,最后官拜这支皇室雇佣兵精锐的指挥官。
同时,他不断到帝国的各个前沿服役,分别在地中海、小亚细亚、西西里和保加利亚留下身影。甚至可能去过耶路撒冷,顺便为自己积累到大量财富。由于被牵涉进朝廷内斗,只能带着钱财返回基辅,积极准备重夺挪威王位。
![]()
在君士坦丁堡 哈拉尔德还做过瓦良格卫队指挥官
到1046年,哈拉尔开始与丹麦王位的觊觎者埃斯特里森结盟。他们用招募来的维京船队劫掠海岸,迫使国王同意与自己平分地盘,由自己独享挪威控制权。作为条件,哈拉尔不得不将多年积攒的家底贡献出来,却在次年收到国王殒命的重大噩耗。至此,他得以在北方独享一方霸业,依然对隔海相望的日德兰半岛,以及东侧的瑞典蠢蠢欲动。
此后,这位维京人的传奇致力于镇压内部反对派。同时,依照自己在地中海世界的所见所闻,尝试建立货币经济与对外贸易体系。在政治上则效仿克努特大帝,宣称要重建维京人主导的北海帝国。在军事上则频繁出击,每年都会征调人马去劫掠丹麦海岸,希望靠老办法强迫昔日盟友服软。
![]()
哈拉尔德每年都会派船队去丹麦劫掠
可惜,丹麦本地的经济实力胜于斯堪的纳维亚,埃斯特里森也见识过哈拉尔的讹诈手段。所以,双方始终以相互消耗的方式对峙,很快就同步面临经济崩溃厄运。于是,双方达成君子协定,相约在今天瑞典西南部的尼桑河口决战。无论谁能获胜,都将带走对方的地盘归属权。
公元1062年,哈拉尔三世的挪威舰队抢先完成动员,先一步抵达瑞典海岸等候。其中核心,多为他靠货币税招募来的职业战士。这些人不仅头戴精良铁盔,还身披锁子甲等护具防御,连盾牌、长矛之外的副武器都是昂贵铁剑。另有数量不多的弓箭手,充当必不可少的远程辅助单位。
![]()
位于瑞典西南部的尼桑河
当然,按封建义务应招的民兵同样比例不小。这些人往往轻装上阵,只有劣质头盔和木盾保护,因买不起佩剑而使用单手斧。更为要命的是,他们的服役时间很短。因为等不来丹麦对手,只能被国王提前解散。
然而,这不过是埃斯特里森的故意拖延。一旦挪威民兵们驾船离去,他自己率领的丹麦舰队就出现在尼桑河口。其规模可达相当惊人的300艘长船,若按每艘船可搭载30-50人计算,则士兵数量至少在9000-15000之间。
![]()
埃斯特里森故意晚到 让挪威人自己解散半数部队
不过,在失去哈拉尔的财富支持后,丹麦军队更为依赖民兵服役。因此,他们的单兵战力落于下风,必须靠数量+计谋来寻求平衡。
相比之下,挪威人仅剩150艘船,约4500-7500名职业佣兵。好在提前进入河口,能依靠较狭窄的空间抵消规模差距。而且成员多为经验丰富的亡命之徒,有着在多国军队服役的宝贵履历,实际水平远非临时征召的农民所能比拟。
![]()
一艘典型的晚期维京长船
当年8月9日,双方在尼桑下游拉开架势。哈拉尔三世将自己的座舰置于中央,命人用绳索把船只相互拴连,谨防队列在混战中出现缺口。他的重要盟友哈康,则把最善战的船只留在两翼。埃斯特里森的舰队同样相互绑定,准备以极强的压迫力攫取速胜。但最精锐船只全都集中在中路,为后来的突然溃败埋下严重隐患。他还故意等到傍晚,才利用涨潮和风向开启进攻。
起初,两军的交锋势均力敌。弓箭手完成隔靴搔痒式袭击后,重装步兵纷纷在中距离内透支长矛。接着蜂拥冲上临近敌船,用长剑或重型双手斧猛砍对方阵列。由于彼此间的武器、训练高度类同,决定优劣的关键已从战术转变为体能和意志。显然,拥有更多熟练老兵的挪威人更胜一筹。他们充分发挥地形优势,不断消耗丹麦人的进攻锐气。
![]()
战斗初期双方在河中不相上下
随着时间持续,潮汐与风向渐渐发生逆转,开始有利于靠内的挪威军队。哈康立即照事先约定,斩断本部船只的绳索,集中到侧翼实施反击。丹麦一方在黑暗中早已上头,疯狂催促民兵们上前填补空缺,造成大量船只相互堵塞。既没有预备队可供调遣,也没有空间重组队列。有些部队一直留在后方,连敌人的影子都接触不到。直至挪威战舰从弱侧杀出,眼睁睁看着前排队友乱作一团。
黎明时分,埃斯特里森自知胜利无望,下令所有人调头向外海撤退。好在哈康的士兵同样疲惫,无力发起像样的追击,才任由他们跳到友军船上逃跑。作为获胜者,他们仅缴获70艘“空无一人”的战舰。换句话说,大部分丹麦人没有被彻底合围,而是侥幸离开瑞典。
![]()
由于空间限制挪威人没能重创丹麦主力
更为讽刺的是,哈拉尔的连年战争,让挪威本土居民的赋税十分沉重。他们愈发抵制国王的索取无度,倒逼后者与丹麦人签订和平协议。不要求对方支付任何赔款,更不用向自己割让土地。可见维京人不再痴迷于对外劫掠,撑起他们纵横四海的社会基础正在迅速流失。
四年后,远在英格兰的前诺森布里亚伯爵发出邀请,诱使哈拉尔率军大举西征。结果兵败身死,从而宣告维京时代的彻底落幕。
![]()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