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次北美(美国、墨西哥)塑料回收再生行业考察开始报名了!!!要点速览:
单纤维拉伸强度保留率 >95%
回收过程碳排放 < 原生碳纤维制造的一半
低温分解三维交联热固性树脂,抑制热损伤与残胶
无纺布形态:水分散性可控、可呈“和纸”肌理,兼具射频屏蔽与导热
多源废料适配:航空、风电、汽车等
概念车示范应用(日本移动出行展,10/30—11/9)
纳入日本环境省 2024—2025 年度项目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属于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其规模化应用正在由航空、风电向汽车、建筑与电子延伸。对于以塑料为对象的循环产业链而言,如何让热固性基体材料进入高值回收是补齐闭环的关键一环。2025 年 10 月 31 日,东丽(Toray)宣布一项面向多源 CFRP 废弃物的回收新技术,并已衍生出可批量成形的回收碳纤维无纺布,为“塑料—复合材料”一体化循环提供了可参考路径。
![]()
技术要点:低温分解三维交联树脂,抑制热损伤
传统路径:
目前工业上采用化学回收将废弃 CFRP 作为炼钢还原剂,仅实现能量回收,碳纤维本身的材料价值被低效利用;
高温热解可取纤,但易产生热损伤与树脂残留,限制再利用场景。
东丽方案:基于有机合成与聚合技术,创新分解剂,在低于传统工艺的温度下分解三维交联的热固性树脂,适配航空、风电、汽车等来源的多类型 CFRP 废料。
直接结果:回收碳纤维单纤维拉伸强度可保留 95% 以上,表面质量佳、残胶低,后加工中纤维断裂显著减少。
环境绩效:强调脱碳与过程友好
过程评估显示,该技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不足原生碳纤维制造的一半,为复合材料板块的减排提供量化抓手。
技术开发纳入日本环境省 2024—2025 财年“去碳化与循环经济”项目框架,具备政策协同与场景验证条件。
![]()
形态突破:从回收丝束到“功能+美学”的无纺布
东丽基于回收纤维开发出片状无纺布:
水分散性可控,可形成均匀或具“和纸”(washi)肌理的纤维结构;
在射频屏蔽、导热等功能上保持碳纤维特性,并兼顾装饰性。
应用落地:马自达概念车(日本移动出行展,10 月 30 日—11 月 9 日)在内外饰部件中采用该回收无纺布,验证了在汽车饰件等中高端消费场景的可行性。
产业化进展:样品供给与场景共创
东丽已向汽车、建筑、电子、日用品等客户提供原型样品,并按应用需求推进技术评估。
相较传统回收纤维,该材料表面清洁度与强度留存更优,有助于进入注塑基材增强、装饰覆层、屏蔽/导热衬层等高附加值赛道,而非停留在低值掺混或能量回收。
原料异质性:不同树脂体系、成型工艺与服役老化可能影响分解效率与纤维品质,需要前分选与工艺窗口管理。
规模与经济性:低温化学分解的试点与商业化装置规模、分解剂循环利用与废液处理,将决定吨材成本与环境收益平衡。
下游接受度:汽车与建筑领域的法规认证周期与外观一致性要求,需通过更多量产级示范项目来验证。
—5—
新观察观点
热固性体系的高值回收正在“从可能到可用”:低温分解降低了纤维性能衰减,为环氧、酚醛等热固性基体复材的循环提供可复制思路。
“材料形态工程”是价值提升的关键:将回收纤维做成可设计的无纺布,使其兼具结构、功能与装饰属性,更易融入汽车内饰、建筑面层与电子壳体等多行业标准。
碳减排与成本需双线推进:虽然碳足迹显著改善,但规模化经济、分选与预处理成本、与原生料的价格差仍是商业化的关键变量。
标准与兼容性:下游采用需要界面相容性、树脂残留限值、力学/耐久性验证等标准配套,建议行业联合制定回收碳纤维无纺布的通用测试规范与应用指引。
系统视角的回收网络:从风电叶片、报废车与航空拆解到材料再制造,源头分类、机械预处理与化学分解的耦合将决定单位成本与终端品质。
—6—
结语
东丽此次进展表明,“低温分解+高值化形态设计”有望成为热固性复材回收的突破口。对更广义的塑料循环经济而言,这一模式为解决高性能、难回收材料的闭环问题提供了工程化样板:既保留核心性能指标(>95% 强度),又将材料导入功能与美学并重的应用场景,并以不足原生一半的碳排放回应行业减碳目标。后续能否在成本、标准与供给稳定性上达成规模化平衡,将决定其在循环产业链中的最终位置。
(资料来源:toray日本东丽基团)
《废塑料新观察》月刊上新!
![]()
告别信息碎片,聚焦深度价值。《废塑料新观察》月刊已重磅推出5期,以前沿趋势、深度解析,精准回应行业关切。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解锁完整内容。如需部分电子版试读,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电话:1890130993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