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新闻网)
转自:安徽新闻网
怎样才是善治?
在黄山市屯溪区,“红背篓”背起老人的幸福晚年,“皖美和姐”和解身边事,“工会驿站”织密新就业群体“暖心网”。
更辽阔的图景上,基层治理落于细微,兴业乐业梦想启航,智慧韧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宜居安居新图景愈绘愈美。
如何实现善治?屯溪区晒出基层治理的“金点子”。
“之前有住户在绿化带种菜养鸡,现在大家改种花了,环境焕然一新,我们心情都变好了。”近日,屯溪区万贯家园中苑小区居民朱长云向记者介绍。
曾经,屯溪区黎阳镇龙山社区8个安置小区存在绿化带“脏乱差”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对此,黎阳镇召开居民代表沟通会、党建共建联席会,“把脉会诊”精准锁定症结,创新推出“共享花园”项目。
随即,“联动治理”高效运转:动员党员、群众、物业公司等多方参与,引入黄山市泽仁社工组织提供专业规划。居民自发成立“美丽龙山服务队”等3支志愿队伍负责花园维护,实现安置小区环境从“杂草丛生”到“整洁有序”的转变。
近年来,屯溪区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发挥党建优势实现“联创共建”、建立三方联动做实“红色物业”、数字赋能助力小区“智慧治理”、凝聚多方力量实现“多元共治”,通过这四种试点模式,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建立“单位包网格”“支部联网格”“干部联楼栋”工作机制,依托“杭黄党建联建带”等平台,推动社区党组织开展跨区域、跨领域结对。持续深化“红色物业”建设,以“一网统管”工作为基础,建强小区(网格)党支部,推进物业服务行业党建工作。深化数字赋能,整合链接皖事通、12345热线、昱城公益等平台资源,建设智慧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行小区(网格)“一人综管”机制,充分发挥“网格议事会”“红色议事厅”等在居民自治中的作用,定期协调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以制度为基,升腾治理“温度”。
清晨,按照“爱心洗衣坊”微信工作群里的通知,屯溪区昱东街道水心亭社区的志愿者来到91岁独居老人孙翠芳家中,将老人需要换洗的衣物和被褥一件件换下来,然后带至“爱心洗衣坊”洗涤。
近年来,屯溪区推深做实具有屯溪特色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出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探索形成“老街小巷管家”“戴震路百人巡访团”等特色治理品牌,让治理效能不仅在数据上提升,更写在百姓笑脸上。
从流光溢彩的商圈到精密运转的工厂流水线,屯溪区将优质的基层治理源源不断转化为驱动个体成长、赋能区域发展的兴业“引擎”,积蓄城兴人旺澎湃动能。
日前,环卫工人汪友华走进屯溪区新城时代大厦工会驿站,用微波炉加热早餐,并接上一杯温水。驿站内,饮水设备、电冰箱、应急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
近年来,在屯溪区各商圈,一座座“十五分钟”工会驿站成为户外工作者的温暖港湾,将基层治理延伸至经济的“毛细血管”。
眼下,这股治理力量更延伸至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
今年以来,黄山昱见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黄山万舜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当天便办理了不动产权证。
“原本以为办理不动产权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想到现在当天就能拿到证,这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黄山万舜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储翔对完成今年生产任务充满自信。
一个个经营主体落地生根、梦想开花,背后是屯溪区将营商环境优化融入治理基因的系统工程: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锻造专业服务队伍;健全“区领导+要素部门+驻企专员”服务体系,完善从招商到投产“全生命周期”服务,创新体验客“问诊”营商环境制度。扎实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深入企业面对面收集问题建议,落实涉企诉求说“不”提级管理。
当“痛点”成为精准施治的革新起点,当“烟火气”在秩序与温度中升腾,当“近悦远来”在共治共享中生动演绎——屯溪区正以善治良策让群众“幸福满格”。
(本报通讯员 程梦君 本报记者 潘成 李丹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