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李梦婷
![]()
发布会现场
11月6日,应城市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经济发展专场,系统回顾了五年来全市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应城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并介绍情况。
“十四五”时期,应城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经济总量接连跨越400亿元、500亿元两个大关。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元,位居孝感市第一位、全省前列。同年,应城市首次入选“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在“中部百强县”中排名第56位,并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冲刺“全国百强”的重点县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五年来,应城市积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深入实施项目投资攻坚行动,两次获评“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贡献市(县)”。累计争取竞争性资金51.6亿元,实施水利、交通、能源、产业发展等领域重大项目286个。G347国道应城段、孝仙洪高速连接线等一批骨干交通工程加快推进或建成投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惠及数百小区,“一区三园”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显著提升。累计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78个,完成投资727.3亿元,湖北三棵树、宏宜科技、云图控股应城基地、回盛生物系列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或加快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极目新闻记者现场提问
工业是应城经济发展的“压舱石”。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22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69亿元,“十四五”期间年均保持中高速增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154家增至181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9家。依托“楚天盐海”资源禀赋,现代化工(井矿盐化工)产业集群成功跻身“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五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259.2亿元,推动9家企业获评省级以上绿色工厂,产业“含绿量”“含金量”同步提升。
应城市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38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从“十三五”末不足10%大幅提升至71.07%。全省唯一的盐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应城,富邦科技、吉和昌化工等企业在细分领域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在绿色转型方面,建成世界首台(套)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和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单位GDP能耗下降15.9%,提前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成功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十四五”以来,应城市以改革促发展,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一张网”可网办事项达1975项,“一事联办”“五证同发”“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首席服务官”制度获省、孝感市推广。在项目建设攻坚方面,市发改局总经济师彭俊伟表示,下一步将聚焦“谋划、建设、优化”三个关键,以1.5倍发展系数推动项目提质增效。作为全省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应城市通过“鄂融通”平台累计放款超4.5亿元,惠及企业100多家,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展望“十五五”,应城市将坚持“项目为王、产业强市”方向,持续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态势,为“加快冲刺全国百强县、建成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重要支撑点”战略目标汇聚更强动能。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