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前几天同学聚会,发现个有意思的事——当年爱得轰轰烈烈的情侣,大多散了;反倒是那些平时各忙各的,看着“不怎么黏糊”的夫妻,过得最稳当。
![]()
想起我爸妈,典型的“冷淡式相处”。我妈跳广场舞时,我爸在旁边钓鱼,互不打扰;我爸修他的老自行车,我妈就坐在阳台织毛衣,偶尔搭句“螺丝拧反了”。但我妈生病时,我爸会默默把药和温水递到床头;我爸忘带钥匙站在楼下时,我妈早就从阳台扔下备用钥匙,连头都不探出来。
![]()
这两年才明白,真正抗打的关系,都带点“冷淡”的智慧。
不是不关心,是不用“秒回消息”证明在乎;不是不爱,是给对方留着打游戏、追剧的独处时间;更不是冷战,是懂“有些事不用追着问,该说的总会说”。
上次跟闺蜜吐槽老公“不浪漫”,她一句话点醒我:“你半夜发烧,他能爬起来找药,比情人节送99朵玫瑰靠谱多了。”
![]()
真的,30岁后就怕那种“必须每天说晚安”“朋友圈必须发合照”的捆绑式恋爱。成年人的世界,谁没点自己的事?能在你累的时候递杯热水,在你难的时候说句“我在”,比天天腻在一起更实在。
那些非要“时刻热乎”的关系,就像煮过头的汤,火太旺,反而熬不出醇厚的味。
![]()
反倒是这种带点“冷淡”的相处,像温在火上的粥,不烫嘴,喝着舒服,还能慢慢熬出米香。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评论区聊聊你家那位的“冷淡式关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