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地柠檬大量成熟上市。10月31日,记者走进铜梁区高楼镇高楼村柠檬种植基地看到,1300亩柠檬园一眼望不到边,金黄饱满的果实沉甸甸地缀满枝头。30余位村民背着背篓、手持剪刀,忙着采摘柠檬,田间一派丰收景象。
![]()
![]()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园里多了几架忙碌的无人机。伴随着旋翼的“嗡嗡”声,两架无人机稳稳吊起打包好的柠檬,沿着预设航线精准投送到路边的卡车上。
![]()
![]()
“指挥无人机2分钟就能运1次,一次大概90公斤,比以前轻松太多了。往年全靠人背,运到车上还得人工倒卸。”去年还在人工装车的村民欧智昇,如今已是熟练的无人机指挥员。
高楼镇柠檬基地横跨高楼村与莲花村,往年丰收季单采摘运输就需120余人,村民背着背篓在田地与卡车间往返,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今年,基地引入无人机后,果实从“枝头”到“仓库”的时间大幅缩短,人力成本也显著降低。
![]()
“现在,2台无人机同时吊运,2分钟就能运180公斤柠檬。以前人工装一车要6个小时,现在用飞机只要两个半小时就够了。”重庆泰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安永说。
![]()
公路边,几台无人机在“90后”飞手的操控下灵活穿梭着。这些年轻“新农人”凭借专业技能,在田间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
“我们按吨收费,根据距离和落差调整,大概200元每吨,两台飞机一天能运30吨至40吨,收入有七八千块钱。”无人机飞手赵兴龙说,低空经济赋能科技助农,这行未来前景广阔。
![]()
据悉,高楼镇是铜梁柠檬的主产区,基地种植的“金靴”柠檬坚持绿色生态种植,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以果色鲜艳、汁多肉脆的特质享誉市场,不仅销往国内多个省份,更通过出口渠道远销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今年,基地在管护、采果等环节全面启用无人机作业,配合“三批采摘”模式——先按重量选采、再整树统摘、最后清收青果,采收期预计持续3个月,总产量约300万公斤。加之国际柠檬价格向好,基地真正实现了丰产又丰收。
“今年产量比去年略有增长,质量也更胜一筹。有技术保障品质,市场行情好,我们种起来特别有信心。”张安永说。
来源: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