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伊朗原子能组织会议上,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参观了核科学家在放射性药物研发与创新治疗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展览,并与核能领域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上,伊朗总统追忆了为国捐躯的核科学家,称赞他们的努力是"科学圣战"的体现,是国家发展的典范。
他指出,科学家在放射性药物生产及创新治疗技术方面的成果,是国家迫切需要推进的重要领域。
佩泽希齐扬在会上那番话可不是夸张,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的公开数据:每年光放空烧掉的天然气就有 180 亿立方米,还得漏掉 70 亿立方米,加起来相当于每天往火里扔 2.3 亿立方米天然气。
换算成实在的钱,按国际天然气均价算,这每天烧的就是小两亿美元,一年下来近 700 亿打水漂,要知道伊朗 2024 年全年石油出口收入也就 800 多亿美元,等于把九成的油钱都烧成了烟。
为啥非得烧?根子就在美国的制裁上。伊朗是全球第四大天然气储量国,年产 800 亿立方米天然气,可西方封锁了它的出口通道,连最基本的液化天然气设施都不让建。
石油开采时伴生的天然气没法运出去,又没足够的储存设施,只能就地点燃,波斯湾沿岸的 “火炬” 烧了几十年,夜晚亮得像白昼,那都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更要命的是能源结构的死循环。伊朗 90% 的电力靠烧油气,夏天用电高峰时每天得烧掉 20 万桶原油发电,相当于把能换外汇的 “硬通货” 当成了柴火。
![]()
听到伊朗搞核技术,肯定有人立马想到 “核武器”,这事佩泽希齐扬在会上特意掰扯清楚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早下了指令,制造核武器在伊朗是严禁的”,所有核活动全是为了民生。
看伊朗原子能组织的公开成果,确实没一句虚的,核技术早成了突围的 “两把尖刀”。
第一把刀是 “能源替代”,直接把烧掉的钱省回来。伊朗和俄罗斯刚签了 250 亿美元的大单,在霍尔木兹甘省建 4 座核电机组,总装机 5020 兆瓦,2027 年并网后能顶得上现在 5 个布什尔核电站的发电量。
这意味着啥?按每兆瓦核电每年替代 800 吨原油算,光这 4 座电站每年就能省 400 万吨原油,相当于每天多出口 1.1 万桶石油,一年多赚 60 亿美元
而且伊朗每天给俄罗斯运 10 万桶原油,换的不仅是核电技术,还有核燃料的长期供应。要知道之前西方卡脖子,连核电站的燃料棒都不让运,现在俄罗斯包了十五年的燃料供应,等于给伊朗的能源安全上了保险。
第二把刀是 “医疗淘金”,把核技术变成 “治病的硬通货”。这次会议上展出的放射性药物,才是真的 “闷声发大财”。
布什尔核中心已经能用 α 射线药物治疗晚期癌症,6 名对常规治疗无效的前列腺癌患者已经成功康复,这种技术以前只有美法等国能搞。
更厉害的是伊斯法罕的生产线,能造六氟化铱这种关键原料,专门提炼 IR-191 同位素,这东西是治疗淋巴瘤、甲状腺癌的 “特效药”,国际市场一克能卖上千美元。
伊朗副总统伊斯拉米透露,去年一年就搞出 15 项核医疗成果,现在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开始往伊拉克、阿富汗出口放射性药物。要知道中东每年有 200 万癌症患者,以前全靠进口药,现在伊朗的药便宜一半还多,这市场盘子得有多大?
佩泽希齐扬在会上跟科学家说 “这才是最该抢的阵地”,可不是空话,光核医疗这一项,未来五年就能赚回百亿级收入。
![]()
他说的 “科学圣战”,可不是啥极端口号,伊朗科学院的文件写得明白:这是把科研挫折变成道德力量,让年轻人愿意投身核事业的 “精神旗帜”。
举例一下,马苏德・阿里穆罕默迪教授的故事,这位德黑兰大学的核物理学家,一辈子研究量子场论,发表 53 篇论文全是纯理论,连美国物理学家加来道雄都承认 “跟核武器八竿子打不着”。可 2010 年 1 月 12 日早上,他出门上班时,一辆摩托车突然爆炸,当场就没了性命。
后来抓到的凶手供认,是以色列摩萨德派来的,就因为他跟核计划沾边,哪怕只是理论研究,也成了暗杀目标。
更让人痛心的是 “核计划之父” 穆赫辛・法克里扎德。2020 年在德黑兰郊区,凶手伪装成军人,用遥控机枪扫射他的汽车,这位主导放射性药物研发的科学家当场牺牲。
伊朗原子能组织说,法克里扎德生前最惦记的就是 α 射线药物的量产,临终前还在改实验数据。佩泽希齐扬在会上指着展览柜里的药物样品说:“这每一粒药里,都有科学家的血”。
这些年伊朗被暗杀的核科学家超过 12 位,可越杀越有人上。为啥?伊朗有 “三重保障”:国家给科学家发高额津贴,革命卫队派专人保护,连死后家属都能进 “烈士基金” 领终身补助。
更关键的是 “科学抵抗” 战略 —— 所有科研数据都存在国家云里,密钥由科学院掌管,就算实验室被炸了,知识还在科学家脑子里。
有人说伊朗搞核技术是 “铤而走险”,可看看西方的操作,换谁都得拼一把。美国一边喊着 “防止核扩散”,一边给阿联酋的巴拉卡核电站开绿灯,那可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商用核电站;伊朗建个
民用核电,就被追加 100 多项制裁,连俄罗斯的核电公司都被拉黑。
美国不是冻结美元账户吗?伊朗直接跟俄罗斯搞本币互换,用人民币结算原油和核电设备 —— 每天 10 万桶原油按上海期货价算人民币,俄罗斯拿了人民币能买中国设备,还能投上海黄金交易所,全程不碰美元。美国想制裁中国银行?又怕把中东原油结算全逼到人民币阵营,只能干瞪眼。
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想找茬,结果自己先露了怯。总干事格罗西承认检查员进不了锡里克核电站,却补了句 “民用核电不用强制申报”。
因为俄罗斯是核供应国集团成员,出口的 VVER-1200 机组完全合法,西方想拦都没法律依据。
现在伊朗的核技术已经形成 “产业链”:从伊斯法罕的原料生产,到布什尔的药物研发,再到俄罗斯合作的电站建设,连乏燃料都能让俄罗斯拉走处理。
![]()
聊到这儿,大家该明白伊朗的心思了:烧的不是石油,是被制裁的憋屈;拼的不是核威慑,是活下去的底气。
佩泽希齐扬说 “核技术是国家的生命线”,这话戳中了所有被卡脖子国家的痛处 —— 当年我们搞两弹一星,不也是因为 “没有原子弹,人家就看不起你” 吗?
伊朗的经历藏着两个硬道理:一是 “资源再多也怕卡脖子”,伊朗躺着有油气,可被制裁得只能烧钱;二是 “核心技术比黄金值钱”,那几座核电站、几种核药物,比卖多少石油都顶用。现在我们常说 “科技自立自强”,看看伊朗科学家用命换来的突破,就知道这话有多实在。
西方总以为制裁能压垮伊朗,可他们忘了:越是逼到墙角,越能激发拼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