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早上中午晚上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伊朗核问题。
在11月2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因为他是心外医生,后文叫他佩大夫)公开宣布伊朗要重建其核设施。
![]()
这说明美军6月的袭击确实对伊朗核设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但是从六月到现在中东没有核辐射警报,所以大概率美军是把伊朗核设施的出入口给炸毁了。
理论上现在的伊朗必须回收在入口被毁核设施中的核原料,因为伊朗国力的限制导致每一毫克核原料都弥足珍贵。
这样规模的工程和人员调度不可能瞒过美国天上的卫星,所以我判断,无论伊朗的新核设施在哪里,美军大概率还是可以定位到。
![]()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现在这个时代小国的悲哀。
回到佩大夫的声明,这里有两点,一是消息是伊朗官媒发的;二是佩泽希齐扬大夫在伊朗算是亲西方偏温和的改革派。
官媒公开代表国家意志,强调这点是因为伊朗曾经出现过不止一次最高决策层意见不一致就独走公开过些绑架的。
这说明现在伊朗内部已经就核问题统一了意见,鉴于伊朗在历史上确实有优柔寡断的毛病,能有统一意见难得且重要。
改革派的佩大夫说要重建核设施,这一说明西方在伊核谈判中把改革派都逼急眼了,着实极品;二说明伊朗内部保守派和改革派在核问题和国家大方向上终于统一了一次意见。
![]()
只能说欧洲和美国谈判确实有一手,把伊朗最反教士集团的改革派都给逼到教士一边了,痛击自己的队友。
这也说明在美轰炸机袭击了伊朗本土核设施后的伊朗内部清洗行动已经告一段落,最后的胜者还是保守派。
至于佩大夫在官宣重启核设施时加的一句伊朗不寻求核武器,这句大家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伊朗在中东确实算是个制造业国家,但是伊朗同时也是一个油气出口国,伊朗又不搞AI或者云计算,这样的国家会缺电?
一个不缺电又有丰富油气资源的国家要什么核能?总不能是因为核能难吧?
![]()
那么核武器就是伊朗的唯一目标,很明显伊朗没有放弃拥核的野心。
注意,伊朗拥有核武器也不符合我们和俄罗斯的利益。讽刺的是,出于中东局势的考量,我们和俄罗斯也不可能出手阻止伊朗拥核。
所以现在唯一阻挠伊朗拥核的反而是伊朗自己,其生存力和经济能不能做出核武器。
然而,现在让我们假设伊朗真的成功造出了核弹,形成核威慑的关键条件是伊朗有能力把核弹扔到对手头上。
这要求伊朗拥有载荷够大的弹道导弹,同时导弹还得拥有现代化的突防技术。
![]()
注意,同样的要求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没有达到,所以巴基斯坦和印度形成的核威慑更多来自两国背后的大国博弈,而不是其核武器和远程打击手段本身。
所以我在聊沙特和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协议时对巴基斯坦的核威慑和核保护伞持怀疑态度。
换句话说,就算伊朗真的励精图治造出了核弹,核武器给现在的伊朗带来的收益肯定不如上世纪造成核弹的国家。
这里我也只能说祝中东好运了。
即使中东有今天是中东自己的因结出的果,但是中东的平民百姓不应该受这个苦。
![]()
同时,伊核协议和欧洲还有美国的利益高度相关,但是欧洲和美国居然同时做到了搞砸如此重要的谈判。
这表明,要么整个西方阵营针对中东方向的外交人才出现大断档,要么西方傲慢到看不出中东动荡的威胁。
我个人倾向于后者,能把伊朗改革派逼到和保守派站在一起,一个大聪明已经容不下我对西方的赞美了。
最后,上周估计有朋友刷到这样一条新闻,说我们在联大安理会一票否决了西方洗白叙利亚现总统朱拉尼的提案。
![]()
这里澄清一下,这条是假新闻。
10月联大确实有关于朱拉尼的表决投票,但是内容是把恐怖主义名单上的朱拉尼改成沙拉,也就是鲁迅和周树人的关系。
我承认我也差点上当,我没马上公开掉进这个坑里面也不是因为我机智。
这里辟个谣,也劝诫朋友们事实核查,更是对我自己的警示。
这周的美国会很精彩,朋友们一起来围观。
我们下篇见,再会。
1. 双十一优惠价:①长文字形式:39.9/个问题,②音频+追问答疑(附送答案文字版)形式:69.9/个问题,咨询问题需具体,优惠截止至11.30;
2. 咨询方式:把问题的答案整理成音频/文档发送给您;
3. 咨询流程:添加小助理微信,登记咨询问题与期望时间,若老师无法解答您的问题或时间无法协调,我们将为您办理全额退费;
4. 所有分析均基于:① 公开政策文件及权威媒体报道、② 学术期刊研究成果、③ 历史案例数据模型,不涉及未公开信息及敏感时政评论,④其他公开渠道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