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黄埔军校招第一期学员,韩浚31岁了,还跑去考,这年纪在学员里算最大的,但成绩好,被录取了。分班时,他和陈赓成了同班同学,两人很快就熟了。陈赓那人性格直爽,韩浚跟着他接触了不少进步思想。
在黄埔军校,韩浚不光学军事,还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候,学校氛围热烈,大家都想着推翻军阀。毕业后,组织看中韩浚的潜力,1926年9月,派他和陈赓一起去苏联红军大学深造。
![]()
作为在职人员,得请示蒋介石,蒋批了,他们就去了。苏联那几年,两人学了不少军事知识,回国后,本该大展拳脚。韩浚被安排到张发奎的部队,先当教导营上校营长,后来调到警卫团当参谋长,团长是卢德铭,指导员辛焕文。这团里很多人心向革命。
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开始清党,形势紧张。张发奎的部队决定参加南昌起义,韩浚他们率部往南昌赶,半路遭张发奎另外两个团包围,没能按时到。部队转战江西修水,改编成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
韩浚和卢德铭去武汉联系组织,准备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没想到,在联络站,敌人突然袭击,辛焕文牺牲,韩浚受伤,被农民举报抓了。关了两个月,靠人保释出来,到武汉时,组织已经转移,他彻底断了联系。
![]()
这下子,韩浚的路就偏了。他辗转去广东,在陈铭枢手下干秘书兼总务科长,待了几个月。蒋介石发觉他的身份,电令押送南京,陈铭枢没执行,给钱让他去香港躲躲。韩浚在香港待不住,又回上海,当了黄埔革命同学会的组织部长。
1930年左右,反蒋活动搞得热闹,但中原大战蒋介石赢了,这些活动就散了。1931年,韩浚穷困潦倒,蒋介石为围剿红军,拉拢他,他答应了。从这开始,他彻底投靠国民党,当了忠将。
在国民党那边,韩浚起步不算高,先搞教育、后方工作。蒋介石不完全信任这些有过共产党背景的人,得慢慢观察。抗日战争爆发,韩浚有机会表现,参加了湘西会战,升得快。
![]()
1944年,他当上73军军长,这军是国民党精锐,抗战胜利后,还装备了美式武器,成了嫡系。全面内战打响,73军调到济南一带。
1947年2月,莱芜战役爆发,韩浚率部防守,解放军动作快,围住了他们。73军全军覆没,韩浚年近六旬,跑不动,被俘了。先送到解放军官教导团学习,后来转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功德林那地方,本来是监狱,1949年后公安部管,关了不少国民党高官。韩浚进去后,开始接受改造,积极反省过去。1955年9月27日,新中国第一次授衔,陈赓被授大将军衔,他当时是副总参谋长兼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
韩浚在功德林听到这消息,忍不住感慨,说要是没那些意外,他现在也该是大将。想想也对,两人起点差不多,黄埔一期,苏联留学,早年都加入共产党。要不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那两次意外失联,他很可能跟陈赓一条路走下去。
在功德林,韩浚改造得不错,积极学习,检讨过去。1958年底,张治中转达毛主席的话,根据改造表现从轻处理,释放后按能力安排工作,地点自己挑。韩浚听了,更加努力。1961年12月,第三批特赦名单公布,他出来了。
释放后,他选择回武汉定居,当了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还任武汉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湖北省政协委员、常委。晚年他过得平静,整理文史资料,参加会议,回忆黄埔历史。1989年9月7日,他在武汉病逝,享年96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