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账号并星标,不错过有态度的影像内容:
影像媒体Fstoppers最新发布了一个观点文章《宾得押注摄影师会回归单反。现在怎么办?》,作者Alex Cooke,观点很有意思,我们做一个要点 提炼 供大家参考。
![]()
宾得把宝全押在单反上,觉得摄影师们会回心转意。现在傻眼了吧?
话说在2019年,那时候所有相机厂都挤破头去搞更时髦的无反相机,就宾得他们家(的母公司理光)有个高管跳出来说了一句特别逗的话。他说:“过个一两年,那些从单反换到无反的用户,肯定会觉得还是单反好,得再换回来。” 他还预测单反市场跌一跌之后,肯定会重新涨起来。
结果呢?六年过去了,现实啪啪打脸。他的预测错得那叫一个离谱,简直可以当反面教材了。
但神奇的是,宾得这家公司还活着!还在那儿吭哧吭哧造单反呢。感觉他们活在一个其他厂家在2018年就离开了的平行宇宙里。这故事不是什么英明决策,而是他们选了个山头要死守,结果到现在还没“死成”。
一门心思搞单反,但没人在意
明摆着的事儿:佳能、尼康都不研发新单反了,索尼也早放弃了。就宾得一家,死心塌地只搞单反,连个后路都不留。他们是最后一个还在信单反的“信徒”。
看看他们现在卖啥:全画幅旗舰K-1 Mark II是2018年的老款了;APS-C画幅的旗舰K-3 Mark III是2021年的。然后就是些入门机型。2023年时他们说在开发新的APS-C单反,但啥时候能出来?没谱。就这么点家当了。
最逗的是,宾得的相机其实真不赖!比如那台K-1 Mark II,防水防尘做得特别牛,比佳能5D还结实;机身自带防抖,几十年前的老镜头插上都能用;还有个“像素偏移”功能能拍出超高分辨率的照片;甚至能拍星空长曝光而不用买昂贵的跟踪支架。K-3 Mark III也像个小坦克,连拍快,耐操。这些都是好产品,但问题是——现在几乎没人想买了。
![]()
为啥宾得这么倔?因为他们不是从生意角度,而是从“情怀”角度做的决定。他们的总裁Shinobu Takahashi在2020年说过,单反的拍摄体验“无可替代”。他们搞营销宣传“使用单反的乐趣”,说透过那个小玻璃窗(光学取景器)看世界才有感觉。这哪是商业决策,简直是信仰了。他们信单反,就像有人信机械手表比电子表好一样,觉得这才是“正道”。
市场才不买账呢。根据CIPA数据,2023年全球单反出货量降至117万台,同比下降37%,与峰值超过1500万台相比堪称灾难性下跌,而且还在跌。这市场都快咽气了,但宾得现在是这个垂死市场的“独家经营户”。他们是整条街都搬空了之后还硬撑着开业的最后一家饭馆,居然还真有客人来吃。这些客人是哪些人呢?比如需要超高分辨率的风景摄影师、拍星空的、在恶劣环境工作的户外摄影师,还有一堆老K卡口镜头舍不得扔的老用户。这是个非常小众的市场,但没别人跟宾得抢,这也许是他们还能喘口气的唯一原因。
理光GR:他们蒙对了的一招
你想知道宾得处境多尴尬,就看理光GR III/IV这些卡片机。这玩意儿在街头摄影圈特别火,TikTok上很多摄影师用。这是宾得/理光近几年最成功的产品。
这说明啥?理光在愿意的时候是能读懂市场的。他们知道现在流行小巧、低调、专业的相机。GR系列的设计理念和宾得鼓吹的单反情怀其实很像:简单、耐用、专注。那为啥不把这种成功经验用到可换镜头相机上呢?比如做个GR风格的无反K卡口相机?
答案是:他们试过,而且搞砸了。2012年他们出了个K-01,就是个能直接用老K口镜头的无反相机。结果为了兼容老镜头,机身做得特别厚,没了无反小巧的优势,还请了个设计师把它设计得像个丑丑的方砖头。这相机卖得稀烂,两年就停产了。他们吸取的教训不是"用更好的设计再试一次",而是"K卡口和无反不相容"。于是,GR系列和单反系列就像两个世界的东西,各玩各的。
搞胶片相机:靠怀旧能当饭吃吗?
更绝的是,宾得在2024年6月发布了一款全新的半格胶片相机,叫Pentax 17!这不是复刻老型号,是全新设计、全新生产的。当佳能、索尼在拼命搞AI对焦和超高像素时,宾得回头去造拍胶卷的相机了。
![]()
他们说这叫“胶片计划”,还要接着出高端便携胶片机、胶片单反,甚至梦想是做全机械的胶片单反。确实,现在胶卷在年轻人里又有点小火,很多人在玩。宾得觉得这是个机会。理光明确定义不断增长的年轻用户需求作为胶片项目的理由。这里存在一个真实的市场,比许多人预期的要大。但这是一个能够长期支撑相机开发的市场,还是他们正在搭乘的一股暂时浪潮?
宾得17很酷。但它更像是一封“情书”,是宾得在给他们理想中的世界造相机,而不是给现实世界造。这一直是宾得的问题。
母公司不管,自己也无力翻身
宾得的爹——理光公司,其所有业务年收入约2.13万亿日元(约合138亿美元),主要靠卖办公设备、打印机赚钱,相机部门那点收入对公司来说就是毛毛雨。理光在2011年收购了宾得,看它搞无反失败了两次,估计也就懒得管了,只要不亏大钱,就随它自己折腾吧。
这就回到2019年那个错误的预测了。宾得当时是真觉得无反只是一阵风,大家玩腻了就会回归单反的怀抱。所以他们想:干嘛花巨资去搞新的无反系统和镜头?等着就行!
结果呢?大家非但没回来,无反还越来越香。EVF更清晰、更快、响应更灵敏;人脸检测变得可靠;眼部追踪自动对焦成为标准;电池寿命得到改善;尺寸优势依然存在。每过去一年,差距都在扩大,而非缩小。宾得就这么干等着,等来等去,发现自己彻底掉队了。
现在他们尴尬了:话已经放出去了,单反才是未来,老用户也信了。这时候如果突然转头去做无反,不就是自己打自己脸吗?而且现在再进场,要投的钱海了去了,理光肯定不愿意为这点小生意花大钱。K卡口单反的技术也很难再有大突破,和无反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所以宾得现在是:进退两难,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单反这条路,其实就是在“混日子”,根本谈不上什么发展。
结语:死守单反,能撑多久?
所以现在的宾得是啥?它不是一家有未来的公司,而是一家有过去和现在的公司。他们对单反的押注不是勇敢,是固执。他们以为所有摄影师都跟他们有一样的喜好,但市场狠狠说了“不”。
宾得未来可能这样:
· 最好情况:再撑个五到十年,继续卖单反给那帮铁杆粉丝,GR系列也能卖点。公司半死不活地维持着。
·中等情况:理光觉得相机部门是累赘,把它卖掉。新东家接手宾得品牌,也许能换个思路救活它。
·最坏情况:单反零件彻底没人生产了,技术落后太多,理光直接关停相机部门,宾得品牌消失。
宾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产品做得再好,看不清大势也白搭。他们选择了单反这个山头,并且很有尊严地在上面坚守,生产着优秀但没人要的相机。这种“错了也要一条道走到黑”的劲儿,说起来有点悲壮,甚至有点感人,但感动不能当饭吃啊。
他们大概还能靠老本再混几年。问题是,这算是活着,还是一场非常缓慢的“临终告别”?无论如何,宾得肯定会作为相机史上最固执、最看不清形势的公司之一被记住。有时候,光会造好相机没用,你得造人们真想买的相机才行。
关注账号并星标,不错过有态度的影像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