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用他那著名的“玉音放送”,宣布无条件投降。
按理说,二战到这儿就算打完了。
但有个人不同意。他就是斯大林。
为了洗刷40年前日俄战争的国耻,就在日本宣布投降的前后,一场被历史尘封的“最后大战”——南库页岛战役,才刚刚进入高潮。
迟到40年的复仇:斯大林的“雅尔塔”算盘
要说这事儿,咱们得把时钟拨回到1905年。
![]()
那一年,沙皇俄国和新兴的日本帝国,在中国东北打了一场日俄战争。
结果,不可一世的沙俄海军,在对马海峡被日本联合舰队打得全军覆没。
最后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调停下,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
这一个条约,让俄国人赔惨了。
不但把中国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转给了日本,还被迫将北纬50度线以南的库页岛(即南库页岛),割让给了日本。
![]()
这场战败,被俄国人(以及后来的苏联)视为奇耻大辱。
斯大林同志,就属于那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人。
不,他一等,就等了整整40年。
1945年2月,二战在欧洲马上就要打完了。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这“三巨头”在克里米亚开了个会,这就是著名的《雅尔塔协定》。
会上,斯大林同意在德国投降后两到三个月内,苏联出兵,对日作战。
![]()
但斯大林可不是活雷锋,他开出了价码。
在协定的秘密条款里,美英两国明确承诺:“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
这可不是空话,后面写得明明白白:
“萨哈林(库页岛)南部及附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罗斯福和丘吉尔大笔一挥,斯大林拿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复仇”通行证。
为了这一天,苏联准备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行动,代号“八月风暴”。
这可不只是为了打一个小小的库页岛,这是要席卷日本在亚洲大陆的全部家当——中国东北的“关东军”。
![]()
苏军的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
在短短三个月内,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从遥远的欧洲战场,调来了50个师的精锐部队。
到了1945年8月初,苏联在远东集结的总兵力,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
总指挥:苏联元帅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
总兵力:超过157.7万人(有资料称80个师)。
火炮和迫击炮:超过2.6万门。
坦克和自行火炮:超过5500辆。
飞机:3800到5000多架。
![]()
这哪是打仗,这是开着“满级号”来屠新手村了。
专门负责南库页岛方向的,是第二远东方面军(司令为大将马克西姆·普尔卡耶夫)。
执行主攻的,则是他手下的第16集团军(司令为中将列昂季·切列米索夫)。
而他们要面对的敌人,是盘踞在南库页岛(日称“桦太厅”)的日本陆军第88步兵师团。
强攻古屯:炮火撕裂北纬50度“国境线”
南库页岛上的日军,日子过得太久,都快忘了怎么打仗了。
日本第88师团,由中将植村英一指挥,满打满算只有2万名正规军,再加上1万多临时武装起来的预备役和“国民义勇队”(民兵)。
![]()
这点兵力,跟苏军的钢铁洪流比起来,简直不够塞牙缝的。
但日本人也不是傻子,他们知道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地利”。
在南库页岛和北库页岛(苏联领土)的分界线——北纬50度线上,日军花了几十年时间,修筑了一条坚固的“国境防线”。
这条防线的核心,叫做古屯要塞(今俄罗斯波别季诺)。
这地方是整个岛屿最狭窄的蜂腰部,扼守着唯一一条南北贯通的公路和铁路。
![]()
日军在这里挖了地道、反坦克壕,修了17个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密密麻麻设置了139个机枪火力点,还配了30多门火炮。
他们以为,靠着这个“乌龟壳”,怎么也能扛到美国人来调停。
1945年8月11日,也就是苏联对日宣战的第三天,苏军第56步兵军的先头部队,正式向古屯要塞发起了进攻。
苏军指挥官原以为,凭着强大的炮火优势,几轮齐射就能把防线轰平。
结果一头撞了上去,才发现这骨头有多硬。
日军第88师团的士兵,仗着坚固的工事,玩了命地抵抗。
![]()
苏军的步兵冲锋,在交叉火力下一排排倒下,坦克也被反坦克炮打得动弹不得。
苏军指挥官切列米索夫中将火了。
你不是硬吗?我比你更硬!
他立刻调来了集团军的“大杀器”——203毫米口径的B-4重型榴弹炮。
这种炮是苏军专门用来砸碉堡的,一炮下去,连地都得抖三抖。
同时,第255航空兵师的战机也飞临古屯上空,开始“洗地式”轰炸。
从8月11日到14日,古屯要塞成了名副其实的“血肉磨坊”。
苏军用重炮一个一个地“点名”,把日军的碉堡一个个敲碎。
日军则依托残余工事疯狂反扑。
就在这块骨头快要被啃下来的时候,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来了。
8月15日,东京传来了日本天皇的“玉音放送”——无条件投降。
驻守丰原(南库页岛首府)的第88师团司令部也收到了这个消息。
植村英一中将彻底懵了。
他一度下令,让前线部队停止抵抗,就地谈判。
古屯要塞的日军,甚至在阵地前打出了白旗。
苏军一看,停火了?
但苏军前线指挥官接到的命令是:继续进攻。
在莫斯科的斯大林,根本不理会什么“玉音放送”。
他的原话是:“日俄战争的耻辱,必须用鲜血来洗刷。”
什么停火?这帮日本人是不是想耍花招,拖时间等美国人来?
![]()
苏军的回复,是更猛烈的炮火。
苏军以“日军抵抗未彻底停止”为由,对已经动摇的古屯要塞发起了总攻。
到了8月18日,在经历了7天7夜的血战后,古屯要塞最后一块混凝土也被炸上了天。
日军防线全线崩溃。
通往南库页岛腹地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了。
无视“玉音放送”:血战真冈与二战终章
陆地上的进展,在斯大林看来,还是太慢了。
从8月11日打到18日,居然才突破一条防线。
他生怕夜长梦多,万一夜里“盟友”美军先在南库页岛登陆了,那《雅尔塔协定》不就成了一张废纸?
必须加速!
怎么加速?海陆并进。
![]()
8月16日,也就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第二天。
苏联太平洋舰队(司令尤马舍夫)的北太平洋区舰队,就派出了一支先头部队——第365海军步兵营,在南库页岛西海岸的港口图鲁(今沙赫乔尔斯克)实施了登陆。
这只是“开胃菜”。
真正的大餐,在8月20日。
这一天,苏军第113步兵旅和一支海军步兵营,在重炮的掩护下,对西海岸的第二大港口真冈(今霍尔姆斯克)发动了强行登陆。
此时,距离日本投降已经过去了整整5天。
![]()
但真冈的日本守军(主要是预备役和武装民兵)根本不知道该战还是该降,在混乱中选择了“本土决战”。
双方随即爆发了极其惨烈的巷战。
苏军的军舰甚至开进港口,用舰炮“零距离”平射,轰击日军在城区的火力点。
这场战斗,也导致了二战史上最悲惨的一幕。
随着苏军攻入市区,城内的日本平民陷入了绝望。
在军国主义“玉碎”思想的洗脑下,超过400名日本平民选择了集体自杀。
![]()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真冈邮局九女”事件。
9名在真冈邮局工作的日本女话务员,在接通了最后一个报告“苏联人已经上岸”的电话后,平静地服下了氰化物。
她们的尸体被发现时,还保持着坐在交换机前的姿势。
苏军可不管这些。
在攻克真冈的同时,南下的陆路部队,也正沿着铁路疯狂推进。
![]()
8月25日,苏军发动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登陆。
海军陆战队在南库页岛最大的港口——大泊(今科尔萨科夫)登陆。
几乎在同一时间,从古屯要塞突破的第56步兵军,也开进了南库页岛的首府——丰原(今南萨哈林斯克)。
两路大军胜利会师。
走投无路的日军第88师团中将植村英一,正式率领残部投降。
此役,苏军共俘虏日军18320人。
加上战死的日军,苏军一举歼灭了盘踞在岛上的2万多名正规军和1万多武装民兵。
而岛上那30多万(一说40万)来不及撤退的日本平民,则成了“战利品”,等待他们的是被遣返的命运。
![]()
1945年8月25日,南库页岛战役结束。
苏军紧接着,在9月1日前,又迅速占领了全部千岛群岛。
斯大林,终于赶在9月2日美军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受降仪式之前,拿回了40年前沙皇丢掉的一切。
参考资料:
库页岛战役,30万日本平民滞留岛上,二战苏联收尾之战知乎
二战最后的战役:苏日库页岛战争.网易.2019-03-02
【史海钩沉】库页岛,就在那里!.中华魂.2023-06-28
远东对日作战.俄岁斯国情网.2010年07月26日
深析日俄岛争中的角力与攻心人民论坛网.2014-07-22
苏联的"八月风暴行动如何改变了二战的结局?.网易.2025-01-1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