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149期】
“本以为公司注销了,工资就打了水漂,没想到法院几天就帮我们追回了血汗钱。”话音落下,三起因欠薪产生的劳务合同纠纷已成功得到了化解,切实保障了劳务者的合法权益。
![]()
2024年10月,三位员工与某物业公司约定在某小区从事保洁、保安工作,2025年4月,双方解除劳务关系,但在该公司与员工解除劳务关系后,拖欠的两个月工资一直未支付,三位员工经过多次催讨,该公司以各种理由拖延未支付,经过工商查询,发现该公司在未与员工协商的情况下已经注销,拖欠的工资杳无音信,无奈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敏锐捕捉到该系列案“被告相同、诉求集中”的特点,在查看原告证据情况后,发现并没有打卡记录及书面合同,考虑到原告方证据并不充分,可能导致其诉求无法完全实现,面对这种情况,通过调解是解决本案的最佳途径,承办法官当即决定先与某物业公司注销前的法定代表人和股东取得联系,同时立即开展“背对背调解”,一方面向被告释明恶意欠薪的法律后果及信用惩戒风险,另一方面为原告方梳理调解方案的法律保障。通过数轮协商,双方达成全额支付协议,被告方向三位原告微信转账了全部薪资,调解室中,员工李某感慨道“法官不仅帮我们要回了工资,还告诉我们怎么防范用工风险,这才是真正的司法为民。”
“注销的是工商登记,抹不掉的是法律责任”“微信到账的不仅是薪水,更是法治承诺”三起劳务纠纷的成功化解,是汝城法院坚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与“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汝城法院正在用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新时代法治理念,筑牢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治屏障,让每一个案件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法治效果。
「供 稿」刘志雄
「编 辑」谭 娟
「一 审」唐盼霞
「二 审」胡敏刚
「三 审」张 梁
01.
02.
03.
04.
0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