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美国Starcloud公司通过SpaceX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搭载英伟达H100图形处理器的Starcloud-1小型卫星,这是全球首次数据中心级GPU在轨运算实验,也是人类首次在地球以外进行高性能推理,标志全球太空高算力人工智能时代正式启幕。
据悉,Starcloud-1突破了以往同类实验对大型空间平台的依赖,首次将数据中心级GPU集成于60千克级商业小卫星,为太空算力商品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卫星搭载谷歌Gemma大语言模型,将完成在轨推理、微调及训练任务。Starcloud-1核心优势显著在于,能够通过巨型太阳能板实现不间断可再生能源供电,无需备用电源。同时借助太空近绝对零度真空环境散热,摆脱地面数据中心对冷却塔的依赖。据 Starcloud公司测算,在发射成本持续下降的前提下,太空数据中心运行寿命周期内向大气层内碳排放极低,单位能耗成本比地面低约10倍。
后续Starcloud将推进 Starcloud-2卫星发射,提升存储与带宽能力,远期计划打造 5 吉瓦级轨道数据中心平台。在商业层面,Crusoe公司(一家来自美国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商)拟于2026年底将云计算服务部署至后续卫星,2027年初提供太空侧GPU算力服务。Starcloud公司预测,未来10年内,几乎所有新数据中心有望部署于外太空,全球算力格局或将迎来颠覆性重构。
在此行业变革机遇下,顺灏股份已提前完成前瞻性布局,通过战略投资核心企业,推动国产太空算力发展与国际前沿同频共振。2025年6月,顺灏股份敏锐洞察到太空算力对AI产业、地球观测等领域的颠覆性价值,以1.1亿元战略投资北京轨道辰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轨道辰光”),并同步纳入核心管理团队。此次布局不仅是资金层面的投入,更实现技术资源、管理经验的深度协同,标志着顺灏股份正式切入AI时代极具潜力的太空算力赛道,开启发展新格局。
北京轨道辰光作为北京星辰未来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个孵化落地的产业项目,专注于晨昏轨道巨型算力卫星星座建设,其核心技术与全球太空算力发展趋势高度契合。在能源供给领域,依托晨昏轨道特性实现 7×24小时不间断太阳能供电,搭配新型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显著提升整星功率密度,解决太空算力设备的持续供能难题;针对高算力设备散热痛点,研发新型辐冷板与双相流体回路技术,可将设备废热高效辐射至宇宙极寒环境,摆脱地面数据中心对冷却塔与淡水的依赖。此外,在天地海量数据传输、空间环境防护、大尺度平板展开等关键领域,团队亦取得阶段性成果,为算力卫星稳定运行筑牢技术根基。
按照规划,北京轨道辰光首颗算力试验星预计将于2025年底发射入轨(由于太空项目的发射常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发射时间可能会有所变动,不构成发射承诺事项,请注意风险)。这一进度紧跟国际前沿,成为国内较早聚焦商业太空算力的试验卫星之一。
从行业发展来看,Starcloud-1的成功发射印证了太空算力从概念走向落地的可行性,而顺灏股份的前瞻性布局,不仅让企业抢占了赛道先机,更助力我国在全球算力格局重构中占据主动。未来,顺灏股份将持续深化与北京轨道辰光的协同,推动国产算力卫星星座的规模化建设与商业落地,为我国太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企业力量。同时,通过此次向高科技领域的转型升级,顺灏股份将进一步拓展多元发展格局,并持续获益于商业航天全产业链的发展,为股东、客户与社会创造更高价值,书写公司向创新驱动型企业跨越的新篇章。
参考来源:H100將隨Starcloud-1升空試驗在軌大模型訓練,Starcloud公司稱10年內幾乎所有新數據中心都會建在太空
英伟达|Starcloud如何把数据中心带到外太空
.com/blog/starcloud/
Crusoe Crusoe 携手 Starcloud 战略合作,成全球首个太空云运营商
(顺灏股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