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发布“骨科十大创新方向”,从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到手术机器人研发,从个性化3D打印植入物到智能康复系统,一系列创新成果正推动骨科诊疗全面迈向精准化、微创化与智能化新阶段。近日,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知名教授团队到访我院,与脊柱外科团队围绕“人工智能与导航引导下的脊柱手术未来”展开深度学术碰撞。医院高度重视,院长张骞统筹指导,彰显了医院深化国际协作、引领学科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
强强对话:东方经验与西方科技的共鸣
![]()
作为学科前沿探索者,北京世纪坛医院脊柱外科始终秉持“微创、精准、全程可视化”理念,持续推动机器人、AI与导航技术深度融入脊柱疾病诊疗全流程。交流期间,德方Erik Lowe教授与Sebastian Heininger教授从医工融合视角,系统分享了欧洲在人工智能与脊柱外科整合领域的先进成果,现场演示了电磁导航系统辅助下的脊柱内镜精准手术。Lowe教授详细呈现了德国顶尖团队研发的电磁导航系统,该系统通过微型传感器实时追踪手术器械在患者体内的位置与轨迹,并将数据以三维形式同步呈现在高清屏幕上,为术者提供了超越传统的“透视视觉”,进一步提升手术精准度,显著降低了术中辐射暴露,为医患带来双重保障。随后,我院脊柱外科医师现场进行模拟操作,亲身体验技术带来的“手感与视感”深度融合优势,引发在场年轻医师广泛共鸣。
![]()
随后,德方团队全程观摩我院脊柱外科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全流程。从术前影像匹配、机器人注册到最终穿刺置入,我院操作团队全程娴熟流畅、配合默契,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与应急能力。Sebastian Heininger教授由衷赞叹:“贵院在机器人平台的操作流畅度与临床经验密度,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这种实践积淀的智慧和经验对技术迭代与手术标准化意义重大。”
理念融合:以智慧医疗守护生命脊梁
北京世纪坛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丁立祥教授对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团队的分享致以诚挚感谢。他表示,德方在医工结合领域的顶尖实力,为科室打开了未来手术的新视野,德方团队的设计逻辑与科室“全程可视化”理念高度契合,医学人工智能的深远意义,不仅是医疗服务提升,其根本动力来自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工程师、研发人员与临床医生的紧密协作,构成了当代脊柱外科持续突破的内生动力。
院长视角:擘画国际合作与学科创新未来
![]()
张骞院长在与德方专家团队交流中指出,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是北京世纪坛医院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实践,医院高度重视与国际顶尖院校建立长期、务实的合作关系,鼓励科室在临床技术、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维度深化交流互鉴。期望以此次访问为起点,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等世界一流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互派学者访问,围绕人工智能导航、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前沿方向联合攻关,将国际前沿的科技创新力转化为服务广大患者的临床生产力。
此次与德国顶尖团队的深度交流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次发展理念的深度交融。在院领导班子的战略指引下,北京世纪坛医院脊柱外科将继续秉承“创新驱动、患者为先”的核心理念,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医疗创新网络,以科技为翼、以智能为擎,将前沿技术成果转化为更安全、更精准、更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用仁心仁术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脊梁。
专家出诊信息
脊柱外科
![]()
![]()
![]()
来源:脊柱外科
作者:林万程 易蒙
荐稿:丁立祥 甄菊梅
责编:王占荣 范晓 张洁
![]()
![]()
出品
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
专栏入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