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肿瘤防治升维:医媒融合探路“防筛诊治康”闭环

0
分享至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2025年11月6日清晨,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数千名服饰统一的跑者用脚步丈量出健康的长度,2025年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科普大会启航。这场以“循象问道,和合共生”为精神圭臬的盛会,不仅是一次抗癌知识的殿堂级巡礼,更标志着中国肿瘤防治事业正从单一医疗模式向“医媒融合、多元共建”的社会化治理新范式跃迁。

在医疗健康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将前沿医学理念转化为公众健康福祉?如何突破传统科普的单向传播困境,构建可持续的防癌抗癌生态系统?昆明湖畔的这场大会,以院士智慧为灯塔,以康复叙事为介质,以跨界合作为引擎,探讨兼具战略高度与实践深度的答案。

科普构筑“防—筛—诊—治—康”全周期防线

“肿瘤防治是关乎全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推动防癌抗癌知识普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大会执行主席、昆明医科大学夏雪山校长在开幕致辞中开宗明义。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论述,强调科普工作是肿瘤防治体系的基石工程。据介绍,昆明医科大学已将健康科普全面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其第三附属医院自2025年5月中国抗癌协会启动全域科普行动以来,开展的系列科普活动覆盖数十万群众,获得广泛社会赞誉。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姜旭带来的一组数据引人深思:我国约45%的癌症死亡与可改变危险因素相关,而科学普及正是落实“防大于治”理念的关键路径。“云南已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科普网络,2024年全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已提升至72%。”姜旭提出四点希望,包括强化政策引领、聚焦边疆多语种科普、推动整合协作、搭建共享平台,力争将云南建设成为西南肿瘤科普示范高地。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袁晓瑭将肿瘤防治科普喻为最有效的“社会疫苗”。她表示,近年来省科协积极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支持肿瘤医院等机构在承担医疗任务的同时投身科普,通过“专家下沉+基层联动”模式,有效提升了边疆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未来我们将继续织密科普网络,让科学之光照亮云岭大地的每个角落。”


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的致辞点亮了全场的核心共识:“科普是整合医学理念落地为‘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管理闭环的关键桥梁。”他强调,整合医学的深层意义在于打破学科壁垒与知识鸿沟,让科学智慧真正融入公众生活。本届大会通过多维场景设计,推动科普从传统单向传播向双向赋能升级,最终构建医患同心、防治理念共融的抗癌新生态。“科普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先锋路径,能最大化凝聚防治合力,为整合医学实践提供最深厚的社会土壤。”樊代明院士的话语掷地有声。

“实现‘健康中国2030’癌症5年生存率目标,关键在于将科普融入‘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构筑‘科普先行、赢在整合’的全民防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田艳涛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提出了科普工作的“三位一体”发展路径。他指出,科普顶层设计需实现从“患教科普”到“健康科普”的战略升维,通过打造与时俱进的内容与传播体系,编织覆盖全域的科普生态网络。在体系创新层面,CACA主导的系列会议实现了学术价值与科普功能的兼顾,其权威出版读物采用的“学术版+科普版”双轨制,成为权威知识精准触达公众的典范。而科普的最高层次在于文化建设,田艳涛教授强调:“以《合之策》为精神图腾,我们正推动医学从单纯‘对抗思维’转向充满温度的‘共生智慧’。”

空军军医大学师建国教授则从康复实践角度,系统阐述了肿瘤整合康复的核心理念。他提出“心身气血免疫康复”理论框架,指出癌症康复需从“种子—微环境”相互作用的底层逻辑出发,建立“防复发、防转移”的系统性策略。在方法层面,师教授创新性地构建了“乐吃动睡训医管”六位一体康复模式,涵盖心理、营养、运动、睡眠、行为训练和医疗管理等多个维度。“通过CACA整合癌症康复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包括师资培养、教材开发和专业培训等完整体系,结合‘靶态疗愈’和个性化医疗平台,可实现‘优效低毒’的康复目标。”师教授特别强调,症状管理应从生活细节入手,实现早干预、早控制,让患者真正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中西医结合的整合实践成为大会亮点。据临床数据显示,西医精准打击肿瘤病灶与中医整体调节机体功能的协同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胃癌术后患者采用中药配合化疗,5年生存率达46%—52%,远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11%—13%;65岁肝癌合并转移患者通过“免疫+靶向治疗+中医滋补肝肾方”联合方案,存活期延长至4年,病灶实现缩小钙化。这种“歼敌”与“修城”的互补逻辑,既减少了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又降低了治疗费用,使晚期肺癌患者年均治疗成本降低30%—50%,治疗依从性提升至85%以上。

针对不同癌种的防治痛点,专家们带来了精准解决方案。浙江省肿瘤医院裘燕飞教授解读《中国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时,提出科学防癌“十不”原则:远离烟草、酒精等明确致癌物,戒烟10年可使肺癌风险降半;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肥胖等代谢风险,接种HPV疫苗(2025年11月起纳入免疫规划)和肝炎疫苗;40岁以上人群警惕异常肿块、“B症状”等癌症信号,高风险人群需开展精准筛查;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减少腌制食品摄入。“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可有效阻断约45%的癌症风险。”裘燕飞教授强调。

云南省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聂建云教授则聚焦女性高发的乳腺癌防治。她指出,2020年全球新增乳腺癌226万例,中国达42万例,平均每13.9秒就有一名女性确诊,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对此,她提出“筛查—诊断—治疗”一体化管理模式:20岁起每月自检、每半年临床检查;40岁起增加每1—2年钼靶检查,高危人群辅以核磁共振;依据BI-RADS分级系统,对3类结节短期随访、4类结节病理活检、5类结节立即确诊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的关键,而科普正是提升筛查参与率的核心动力。”

医媒协同建设立体化科普传播网络


“从2025年5月10日启动到今日收官,历时半年的CACA全域科普行动,以云南为起点,贯通东西、联动内外,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并辐射东南亚地区的标杆性科普品牌。”中国抗癌协会媒体传播委员会执行主任支修益教授在大会上宣布。这场覆盖多民族、多地域、多国家人群的科普行动,以跨文化、多语种形式,构建起立体化、国际化的肿瘤防治传播网络,为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癌症防控注入强劲动力。

在云南红河州、怒江州的基层实践中,CACA全域科普行动与“云南省遏制肺癌攻坚行动”深度融合,创新构建“科普—评估—筛查”闭环管理模式。通过在蒙自市、个旧市、泸水市开展针对性科普宣教,高风险人群参与筛查的意愿显著提升,目标人群招募与风险评估效率大幅提高。同时,专家团队还为当地肿瘤专科联盟医院开展科普工作培训,系统提升区域科普服务能力。这种“顶层设计+基层落地”的模式,正是整合医学理念在科普领域的生动实践。

医媒融合的创新实践让权威科普触达更广泛人群。对此,支修益教授表示,“我们要让权威医疗资源与专业媒体优势深度结合,让‘高冷医学术语’变成‘百姓易懂语言’,让‘单向知识输出’升级为‘实时互动交流’。”医媒融合不仅能扩大科普覆盖面,更能提升知识传播的精准度与可信度。

“科普是医学的另一种治疗——它治愈恐惧,播种希望。”樊代明院士的这句话,在大会现场的康复叙事环节得到生动诠释。《逢生(第八辑)》新书发布仪式上,数十位肿瘤康复患者的真实经历被汇编成册,每一页都记录着他们在黑暗中寻光、在困境中创造奇迹的动人故事,让整合医学理念从学术理论走向有温度的社会实践。

在温暖的聚光灯下,樊代明、郝希山、范先群三位院士亲手将崭新的书籍赠予九位全国癌症康复代表。这份蕴含生命力量的精神礼物,将被送往全国200余家肿瘤康复会,让更多患者在他人的抗争故事中汲取前行力量。“当我在治疗中感到绝望时,是《逢生》里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希望。”一位康复代表的感言道出了书籍的精神价值。

三位康复者的现场分享,展现了整合康复的多维路径。杨红女士通过“观察等待”科学策略,证明规范治疗需因人施策而非盲目干预;李玉玲女士在精准医疗基础上,通过饮食调整、规律运动及积极心态重塑健康生活方式,实现长期康复;袁淑华女士则在康复后投身公益,以“爱的反馈”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融合,印证了“感恩回馈”对康复的深层意义。

三位院士从专业层面深化了这些故事的医学内涵。范先群院士强调,规范治疗是涵盖“前—中—后”的全周期管理,体现“全人全程”的照护理念;郝希山院士肯定了积极心态的关键作用,指出科普教育正在全面提升公众抗癌信心;樊代明院士则系统提出“抗癌—控瘤—复生”三级策略:对已成形的癌需“抗癌”,对癌前病变需“控瘤”,最高层次是“扶生”——通过提升人体“自然力”,实现身心和谐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陈小兵教授的主持下,现场营造出“爱来了,癌去了”的温情氛围。这一幕生动表明,肿瘤防治并非孤立的医疗行为,而是一项需要精湛医术、患者参与、心理支持与社会助力的系统工程,是科技与人文并重的“和合共生”实践。

当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480万例,肿瘤防治仍面临严峻挑战。但2025 CCHIO科普大会通过整合医学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诊疗模式的系统升级;通过医媒融合创新传播方式,构建全域覆盖的科普网络。正如姜旭主任所言,科学普及是落实“防大于治”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癌症防治目标的重要支撑。这既是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方向,更是健康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和合共生之智,行全民健康之路。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华夏时报 incentive-icons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由华夏时报社运营。
79665文章数 2830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