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治癌只能手术化疗吗?我能不能选别的办法?
这是笔者坐诊时,常被患者问起的问题。
不少人一确诊癌症,就被“必须手术”、“只能化疗”的声音裹住,下意识觉得自己不能选治疗方式,只能跟着别人的案例走,可这种“被动抗癌”的想法,往往会让患者错失更适合自己的活法。
![]()
抗癌从不是只有“手术化疗”这一条路,每个人的病情、身体状况、生活需求都不同,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正是为不同患者量身打造调理方案。
![]()
所以笔者认定:意识清晰、有一定文化水平且获悉了病之实情及各种治疗方案利弊的患者,完全有权利将中医纳入治疗选项,选择更贴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中医不是备选,是很多人的最优解
笔者曾治疗过有两位患者,他们的经历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
![]()
65岁的退休高工陈工,查出肺癌时左下肺有3cm占位,西医团队一致建议手术切除,可他了解到西医30%-40%的5年生存率后,坚持要试中医药治疗。
![]()
还有上海的陈某,确诊膀胱癌时,医生说必须切膀胱,但他在医院工作多年,看过太多癌患因手术治疗失去生活尊严,也找笔者求中医调理。
![]()
当时不少人觉得他们“不听话”,可结果却出人意料:陈工靠中医药稳住病情17年,最后几年还能旅游垂钓,因疫情感染而谢世,享年83岁;陈某调理7年,不仅血尿消了,膀胱癌也没再长,生活质量一点没受影响。
![]()
反观笔者接诊的一位72岁老人,子女不顾她“不想手术”的意愿,强行安排手术,术后不到半年就因身心垮掉撒手人寰。
![]()
可见中医是兼顾疗效与生活质量的最优解。
想用好中医,这3点要记牢
将中医纳入抗癌方案,不是“随便吃点中药”,而是要科学、理性地配合调理,记住这3点,能让中医发挥最大作用。
01
主动聊透
就诊时别只听一种方案,一定要找有肿瘤治疗经验的专业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症状、体质、既往治疗史,让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开方。像陈工那样摸清所有选项,才能不盲目。
![]()
02
尽早介入
很多患者觉得“先做手术化疗,不行了再找中医”,其实这是误区。中医介入越早,越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
03
保证生活质量
治疗的目的是“活得久、活得好”,不是“必须把肿瘤切干净”。要是化疗让你吃不下饭、起不了床,不如和医生商量调整中医治疗,别硬扛着遭罪。
![]()
选对方案后,做好这几件事
选对治疗只是抗癌的第一步,想要长期稳住病情,被很多人忽视的“第二治疗”—— 也就是科学的生活管理。
![]()
它比第一治疗更挑战人的耐性,却能通过修复受损生理功能、改善体内微环境,成为防范复发转移的关键防线。
0 1
饮食要合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好了,药才能吸收、身体才有劲。
![]()
调理期间要遵循“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原则。
0 2
别被坏情绪拖后腿
那位被强行手术的老人,术后天天埋怨子女,情绪一差,病情也跟着恶化。
![]()
“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哪怕偶尔难过,也别陷进去,多和家人聊天、散步,让心情放松下来;身体允许的话,不妨去看看大自然,日常也可以做做正念,帮思绪从 “病情担忧” 中抽离。
0 3
改掉伤身体的习惯
陈某康复时,把烟戒了、久坐的毛病改了,还坚持多喝水,这些小改变都帮他稳住了病情。
![]()
建议大家少熬夜、少久坐,还可以做做养生操,天气好的时候,也可以在小区里慢走一会,让身体保持适度活动的状态。
抗癌路上没有“绝对正确”的路,对很多患者来说,包含中医的方案,是更温和、更贴合身体需求的选择。
![]()
只要患者和医生彼此配合、相互信任,就一定能找到适合的活法,稳稳地走下去。
活动预告
【主题讲座】
何裕民教授携陈秋月主任,与您相约!
时间:11月16日上午10:00
地点:上海书城(福州路店)2楼
主讲:针对性纠治,量体裁【医】
【活动福利】
签到即领:
暖心礼包(明信片、热水袋)+健康盲盒
专属席位:
报名参与活动,即可与小助手联系预留席位
【温馨提示】
活动当天上午9:30开始签到,请您合理安排时间。
我们诚挚邀请您前来参与活动,共同探讨癌症治疗话题。
![]()
联系小助手参与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